正文 第58章 落實環節要細致入微(1 / 1)

一位精細化管理專家曾經直言: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製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忽略細節就不會有工作的真正落實,甚至會把落實工作搞的麵目全非。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精細化時代已經來臨,忽略了細節,工作的落實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要關注細節、重視細節,因為細節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

先來看一個案例:

著名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他認為自己一生的作品中最大的敗筆是北京香山賓館。原因是在貝聿銘本人嗎?

實際上,在香山賓館的建築設計中,貝聿銘對其中裏裏外外每條水流的流向、大小、彎曲程度都有精確的規劃,對每塊石頭的重量、體積的選擇以及什麼樣的石頭疊放在何處最合適等等都有詳盡的安排,對賓館中不同類型鮮花的數量、擺放位置,隨季節、天氣變化需要調換成什麼樣的鮮花等等都有明確的說明,可謂匠心獨具。

可工人們在建築施工的時候完全無視這些“細節”的要求,根本沒有意識到正是這些“細節”方能體現出建築大師的獨到之處,他們隨意“創新”,改變水流的線路和大小,搬運石頭時不分輕重,在不經意中“調整”了石頭的重量甚至形狀,石頭的擺放位置也是隨隨便便。如此,它被貝聿銘稱為一生作品中的最大敗筆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此,香山賓館建築的失敗不能歸咎於貝聿銘,而在於落實中對細節的忽視。

一個計劃的成敗取決於設計,更在於落實。如果落實得不好,那麼再好的設計,也隻能是紙上藍圖。惟有落實得好,才能準確地體現設計的精妙,而落實過程中最重要的則在於對細節的重視。

豐田汽車公司的社長豐田英二曾說:豐田汽車最為艱巨的工作,不是研發與技術創新,而是生產流程中技術工人對每一個零件不大不小、不偏不倚、沒有任何偏差的製作與擺放。

某乳品企業營銷副總針對他們在某市的推廣活動稱:“我們的推廣非常注重實效,不說別的,每天在全市穿行的100輛嶄新的送奶車,醒目的品牌標誌和統一的車型顏色,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廣告,而且我要求,即使沒有送奶任務也要在街上開著轉。多好的宣傳方式,而別的廠家根本沒意識到這一點。”

然而,沒過多久,這個牌子的牛奶在這個城市的銷量一路走低,原因正是送奶車惹的禍。原來,這些送奶車用了一段時間後,由於忽略了維護清洗,車身粘滿了汙泥,甚至有些車廂已經明顯破損,但照樣每天在大街上“招搖過市”。人們每天受到這種不良的視覺刺激,還能堅持喝它嗎?

推出這種廣告方式的廠家沒想到,“成也送奶車,敗也送奶車”。對送奶車衛生這一細節問題的忽視,導致了這一創意極佳的推廣方式的失敗。

同樣的問題在各企業的各個營銷環節中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很多企業在營銷環節出現問題的時候,一遍遍思考營銷戰略、推廣策略中哪兒出了毛病,卻從不重視對細節的落實。

對一個營銷活動的落實而言,細節的意義遠大於創意,尤其是當一個方案在全國多個區域同時展開時,如果落實不力,細節失控,最終很可能麵目全非。而每一個細節上的疏忽,都可能會導致整體的失敗。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著陸前意外地發生爆炸,飛機上的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全世界感到震驚。美國宇航局負責航天飛機計劃的官員羅恩·迪特莫爾被迫辭職。此前,他在美國宇航局工作了26年,並已擔任4年的航天飛機計劃主管。

事後的調查結果表明,造成這一災難的凶手竟是一塊脫落的隔熱瓦。

“哥倫比亞”號表麵覆蓋著2萬餘塊隔熱瓦,能在經受3000攝氏度的高溫下不被熔化。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升空80秒後,一塊從燃料箱上脫落的碎片擊中了飛機左翼前部的隔熱係統。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機對這一過程作了記錄。

從整體性能等很多技術標準來說,“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都是一流的,但就因為一小塊脫落的隔熱瓦使所有的這些都不再有價值,還有無法用價值衡量的七條寶貴的生命更是讓人惋惜。

在落實上,不僅要注意細節的實施,還要注意細節的創新與突破。落實環節的創新雖然與整體方案的創新相比微乎其微,但往往正是這些微乎其微的細節,能使整體方案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