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麵旗幟。他的詩作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於政治風雲、民族戰爭、異鄉情趣、聲光化電等,無不涉獵,生動地展現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曆史變遷。如《台灣行》,以十分沉痛的心情描寫了台灣人民失去祖國的痛苦,歌頌了他們高昂的愛國熱情。作為維新派的領袖,康有為的詩作也充滿了激情,表現出非凡的理想抱負。其《東事敗,聯十八省舉人三千人上書……》一詩,表達了對統治者賣國行為的無比憤怒和不畏艱難推進維新變法的決心。同是維新誌士的譚嗣同在《獄中題壁》中則充分顯示了自我犧牲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詩界革命衝擊了長期統治詩壇的擬古主義、形式主義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時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體詩語言趨於通俗,不受舊體格律束縛,這些在當時都起了解放詩歌表現力的作用。然而,隨著改良派在政治上的墮落,詩界革命的浪潮漸漸平複。資產階級革命派和改良派於政治上對立,他們中部分人雖受過詩界革命影響。但是不願意明確地以詩界革命相號召,有的人則企圖“別創一宗”,於是,詩界革命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義和團運動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隨著帝國主義政治經濟侵略的深入,外國傳教士的活動也越來越猖狂,他們與地方官吏狼狽為奸,相互勾結,到處欺壓人民,清政府又采取反動的“扶教抑民”政策,因此,各地反教會運動洶湧澎湃。這個時期受害最嚴重的是山東,甲午戰爭期間山東遭到日寇的蹂躪,戰後德國強租膠州灣,英國強租威海衛。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達到十分尖銳的程度,1899年。終於在山東釀成大規模的反對帝國主義的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是山東、河南、直隸一帶的“反清複明”的民間秘密組織,參加者主要是貧苦農民,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義和拳開始將打擊的矛頭指向帝國主義。1899年,山東清平縣義和拳改名為義和團。同年夏天。清政府改變了以往對義和拳圍剿打擊的政策,變為撫剿兼施。毓賢接任山東巡撫後,建議朝廷承認義和拳為合法民間團練,將義和拳正式改名為義和團。從此以後,義和團得到了合法承認,各地義和拳也先後改稱義和團。毓賢對義和團的寬容招撫政策。使山東義和團很快擴展壯大,團眾四處攻打教堂。驅逐教士,與同教士狼狽為奸的地方官員作對。1899年秋,山東省平原縣義和團在朱紅燈領導下率先舉起了“興清滅洋”的大旗。此後“順清滅洋”、“保清滅洋”、“扶清滅洋”等口號都逐漸出現,後來大都統一為“扶清滅洋”。袁世凱任山東巡撫後,殘酷地鎮壓了義和團運動,山東義和團向北遷移。到1900年夏天,義和團在北京、天津地區迅速發展,東北、山西、內蒙、河南等地都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六月下旬,八國聯軍向中國發起進攻,倉皇出逃的慈禧太後為了向洋人“求饒”,下令清剿義和團,義和團運動隨之失敗。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1901年11月13日,孫中山在庇能(今馬來西亞檳榔嶼)召集黃興、趙聲、胡漢民和海外與東南各省的代表舉行秘密會議。會議決定召集同盟會精英,發動廣州起義。

1911年1月,黃興與趙聲在香港成立起義領導機關“統籌部”,正副部長分別是黃興和趙聲,負責領導起義。除了分派革命黨人前往長江流域聯絡革命團體響應外,並著手在廣州設立辦事、聯絡、藏軍械以及製炸藥的秘密據點30多處。並且發動廣州新軍、防營、巡警、南海與惠州等地會黨參加起義。他們全以同盟會會員為骨幹,從而組織成一支800人的敢死隊,並計劃分10路向廣州進攻。原定起義時間為4月13日,由於同盟會員溫生才8日單獨行動,槍殺廣州將軍孚琦,省城戒嚴,起義沒能按原定時間發動。4月23日,黃興由香港潛入廣州建立起義指揮部,並決定將起義時間定在4月27日。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率林時爽、方聲洞、林覺民、朱執信等敢死隊120餘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當時總督張鳴歧已經逃走。黃興於是率眾焚燒督署後衝殺出來,並與水師提督李準的衛隊發生十分激烈的巷戰。他右手斷兩指依然堅持指揮,最終隻剩下1人避入一家小店,改裝出城。

這次起義因未廣泛發動群眾,加上陳炯明以及姚雨平沒有率部及時響應,從而導致起義失敗,參加起義的人大多數已經犧牲,其中包括林時爽、林覺民、方聲洞、喻培倫等。事後,由善堂殮收72具烈士遺骸,合葬在廣州城外東北郊紅花崗。同盟會員潘達微認為“紅花”雖豔,卻不如“黃花”鬥霜傲雪,覺得“黃花”之風骨更能表現烈士精神,遂改名黃花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由此而來。

康熙

清聖祖康熙是順治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名愛新覺羅·玄燁。順治十八(1661)年,年僅24歲的順治患天花去世,遺詔立8歲的玄燁為皇太子。遺命遏必隆、索尼、蘇克薩哈、鼇拜四大臣輔政。然而,鼇拜自恃功高,結黨營私,專擅朝政,嚴重擾亂了朝政。康熙親政後,鼇拜仍握住大權不放。兩人矛盾越來越深。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他以下棋為名詔鼇拜進殿。當鼇拜走進大殿時,眾少年一下將鼇拜撲倒在地,捆綁起來。康熙當眾宣布鼇拜的三十條罪狀,禁錮終身。自此,16歲的康熙奪回大權。從此開始了他的宏圖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