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泥印(2 / 2)

不敢向她們說出這樣的詩句,我隻好乖乖地聽從她們這樣或者那樣的安排。

“你說說看,我們為什麼喊你過來?”

離開了二樓的婦產科,祝蒹的話越說越邪乎……

“不知道吧?等一下邰姐會告訴你!”

祝蒹尖著手指提起一隻鴨翅,率先吃了起來,沒有去理會邰姐遞去的筷子。

“你讀過遇羅錦寫的《一個冬天的童話》吧?”

邰姐忙完以後,用毛巾擦了擦手,剛剛坐下來就拋出了十分嚴峻的話題。

遇羅錦的這篇自傳性的紀實文學,我在大學裏就看過,而且特別喜歡她的敘述風格……有些哀傷,有些浪漫,十分細膩也十分直率。裏麵的故事太糾結也太沉重……使我很難去認真思考。

她的悲劇要從她的家和她的哥哥遇羅克說起。

一九五七年,她的父親遇崇基和母親王秋琳雙雙被打成右派。

遇羅克自幼聰明好學,成績十分優秀。高中畢業後,因家庭的政治問題卻進不了大學。

遇羅克到北京的南郊當上了農民。在農村,遇羅克看到,一些地方連地富反壞右的孩子都被迫害致死,社會上把這種現象戲稱為:“連根拔”。

一九六六年七月,遇羅克寫了一篇《出身論》,駁斥了當時甚囂塵上的“血統論”。六七年四月,傳出了中央文革的意見:《出身論》是反動作品。六八年一月一日,遇羅克被捕。七零年三月五日,遇羅克被槍殺。

遇羅錦因日記和遇羅克事件受到牽連,被判到清河農場勞動教養三年。

《一個冬天的童話》,有這麼一句題記:“我寫出這篇實話文學,獻給我的哥哥遇羅克。”

讀罷這篇血寫的文字,我所有的痛苦記憶都活躍了起來……隱隱約約,我看到一個韶華女子。清臒的麵龐刻滿創痛,冰涼的目光有一種永不言棄的堅毅。她語調低沉,向眾人傾訴著生活中的苦難,把她透明的靈魂和盤托在人們的麵前:“你們看吧,誰是真人君子?”

這也是一朵血色玫瑰,在可愛和深沉的色調裏麵,又包含著騷動不安的妖豔。花瓣的下方,也明晃晃地亮著那些尖利的刺……

我看著等著我說話的邰姐和祝蒹,終於點了點頭。

“你對她的離婚事件,怎麼看呢?無論支持,還是反對,我都想聽聽你的理由……”

邰姐單刀直入地把我逼進了一片沼澤,幾乎沒有給我任何回旋的機會。

該怎麼說呢?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