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你要不斷追求上進(2 / 3)

其實,人與人之間原本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有的隻是由於各自心態不同而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結局。

曾經,有兩個鄉下年輕人外出打工。一個要去上海,一個要去北京。在候車廳等車時,聽到鄰座的人議論說:“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問路都收費;北京人質樸,見了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舊衣服。”

想去上海的人聽說北京人好,如若掙不到錢也不至於被餓死,自己還慶幸沒上車,不然一到上海真掉進了火坑。

原本想去北京的人想,上海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幸虧還沒上車,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機會。

於是他們在退票處相遇了,兩人為省去麻煩,交換了各自的車票。

去北京的人發現,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個月,什麼都沒幹,竟然沒有餓著。銀行大廳裏的水可以白喝,大商場裏歡迎品嚐的點心也可以白吃,他整天偷著樂。

去上海的人發現,上海果然是一個可以發財的城市。幹什麼都可以賺錢。帶路可以賺錢,開廁所可以賺錢,弄盆涼水讓人洗臉也可以賺錢。隻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都可以賺錢。

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在建築工地裝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 “花盆土”的名義,向很難見到泥土而又愛花的上海人兜售。當天他在城郊間往返六次,淨賺了50元錢。一年後,憑著“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擁有了一個小小的門麵。

後來,他在常年的走街串巷時,發現一些商店樓麵亮麗而招牌較黑,一打聽才知道是清洗公司隻負責洗樓而不洗招牌。他立即辦起一個小型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擦洗招牌。慢慢的,他的員工發展到幾百人,業務也由上海發展到杭州和南京。

數年後,他坐火車到北京考察清洗市場。在北京車站,一個撿破爛的人把頭伸進軟臥車廂,向他要一隻空礦泉水瓶。就在遞瓶時,兩人都愣住了,因為數年前,他們曾互換過一次車票……

洛克菲勒說:“真正重要的不在於你有多少聰明才智,而在於如何使用你已經擁有的聰明才智……興趣和熱心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一個人要想戰勝困難、獲取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戰勝自己內心的障礙,勤奮、熱忱、積極、努力地追尋自己想要的人生,這樣你就沒有理由不成功。

智慧箴言

一個人若想有所成就,首先要做的就是戰勝內心的自卑感,對自己充滿信心,積極坦然地麵對生活賦予的種種挑戰。當然了,要想成功,單單自信還不夠,還要想方設法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而正如洛克菲勒所說的那樣,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最好方法就是興趣和熱心。

不為失敗找借口

洛克菲勒說:“借口把絕大多數的人擋在了成功的大門之外,99%的失敗都是因為人們慣於找尋借口。”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也說:“克服困難的辦法就是找辦法,而且,隻要你找,就一定有辦法。”事實上的確如此,方法總比困難多,借口就是一個掩飾弱點、推卸責任的“萬能器”,很多人把寶貴的時間用在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卻忘記了自己應該承擔起的職責和責任;借口還是一張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它扼殺人的創新精神,讓人消極、懶惰,遇到困難就退縮,最終喪失執行能力。

“路上堵車”、“今天家裏事太多”、“製度不行”、“政策不好”……日常生活中,諸如此類的借口我們總是信手拈來,它們“合情合理”,更冠冕堂皇。總是為自己尋找借口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具有拖延、懶惰、缺乏自信、沒有責任心等性格或習慣上的缺點,而性格或習慣上的缺點是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它會時時處處影響和羈絆自己發展的腳步,甚至使自己倒退。“在我看來,找借口是一種思想病,而染有這種嚴重病症的人,無一例外的都是失敗者,當然一般人也有一些輕微的症狀。但是,一個人越是成功,越不會找借口,處處亨通的人,與那些沒有什麼作為的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借口。” 洛克菲勒如此勸誡自己的子女。

洛克菲勒閑暇時常與朋友斯科菲爾德船長一起打高爾夫球。有一次,斯科菲爾德船長又輸給了洛克菲勒,他氣急敗壞,一怒之下把自己那根漂亮的高爾夫球杆扔上了天……

然而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而生氣,而且還準備買個新球杆送給他。“但願這不會讓他認為是對他發脾氣的獎賞,否則他一發不可收拾,我可就慘了。”洛克菲勒說。

洛克菲勒認為,斯科菲爾德船長具有一個令人稱道的優點,那就是盡管輸球會令他不高興,但他認為贏本身並不代表一切,而努力去贏的做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輸球之後,他從不找借口。洛克菲勒說:“事實上,他可以以年齡太大、體力欠佳來解釋他輸球的理由,為自己討回顏麵,但他從來不這樣做。”

洛克菲勒非常欣賞斯科菲爾德船長的性格,因為他從不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不找借口是一個成功者的必備素質。如果失敗了,就找出一種借口,對自己和他人解釋:為什麼無法再做下去,為什麼無法成功。起初,失敗的人還能自知他的借口多少是在撒謊,但是在不斷重複使用後,他就會越來越相信那完全是真的,相信這個借口就是他無法成功的真正原因,結果他的大腦就開始怠惰、僵化,讓努力想方設法要贏的動力化為零。

其實,錯了就錯了,失敗了就失敗了,勇敢承擔起來,從自身找原因,提醒自己下次不要重蹈覆轍就可以了。相反,一旦犯錯或遭遇失敗就為自己找這樣那樣的借口,不僅對自己的進步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使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換句話說,如果你總是為失敗找借口,那你永遠都不會成功。成功永遠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人,而不是善於找借口的人。

美國西點軍校在其20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培養了眾多的軍事人才。在這裏,有一個廣為傳誦的悠久傳統,學員遇到軍官問話時,隻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說一個字。是的,“沒有任何借口”也應該成為我們生活、學習、工作的一條準則,任何借口都是對自己、對別人不負責任的表現,在借口和責任之間,選擇責任還是選擇借口,體現了一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態度。

洛克菲勒給兒子小約翰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蓋茨先生曾為我引薦過一位大學教授,他在一次旅行中不幸失去了一隻手臂,但就像我所認識的每一個樂觀者一樣,他還是經常微笑,經常幫助別人。那天在談及他的殘障問題時,他告訴我:“那隻是一隻手臂而已,當然,兩個總比一個好。但是,失去的隻是我的手臂,我的心靈還是100%的完整正常。我因此而感激。”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我一直在為自己的破鞋子懊惱,直到遇見一位沒有腳的人。”感激比抱怨和找借口要好得多,感激如同陽光一樣,能夠給我們帶來溫暖。不管我們從事什麼工作,不管我們是社會哪個階層的人,不管我們是貧窮還是富有,隻要常存一顆感激之心,不找借口,不抱怨,我們的生活中便會出現一處又一處的動人風景。

總之,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戒掉愛找借口的壞習慣,戰勝內心的懦弱、拖延、懶惰,不讓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囿於那些借口之中,這樣我們才能最終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智慧箴言

洛克菲勒曾說:“我鄙視那些善找借口的人,因為那是懦弱者的行為;我也同情那些善找借口的人,因為借口是製造失敗的根源。”好的方法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與其費盡心思為失敗尋找各種借口,不如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尋找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我們要做一個為成功找方法的人,而不是為失敗找借口的人。

不要拖延,馬上采取行動

拿破侖·希爾說:“不管我們是誰,也不管我們從事何種職業,我們都是自身習慣的受益者或受害者。”而拖延無疑是製約我們發展的最大的壞習慣之一,這種壞習慣常常會使人們把今天的工作和任務留到明天做,明天拖到後天做,如此往複,最終什麼都沒做好。有人說:“昨天,是一張已經注銷的支票;明天,是一張不可預測的期票;隻有今天,才是真正到手的現金。”是的,若想好好把握當下,就要下定決心克服掉拖延的壞習慣,馬上采取行動。

洛克菲勒有一句名言:“機會是靠行動得來的。”其意是,再好的構想都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計劃,但如果確實執行並且持續發展,都會比半途而廢的好計劃要好得多,因為前者會貫徹始終,後者卻前功盡棄。換句話說,成功沒有秘訣,具有過人的聰明智慧、特別的才藝當然好,沒有也不必就此放棄,隻要肯積極行動,距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或許能帶給我們啟發和教益:

有一個國王做事喜歡拖延,總是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明天的事拖到後天。一次,國王收到了一封潛伏在敵方的臥底發來的緊急情報,可由於做事拖拉,他並沒有立刻打開看,而是隨手放在一邊,心想:明天再處理吧!第二天早飯前,他又看見了那份情報,心想:等吃完飯再說吧!於是他吃完了貼身仆人給他端上來的飯菜後才磨磨蹭蹭地打開那封信,看完信後他馬上跳了起來,上麵隻有一行字:貼身仆人是間諜,他要在您明天的早餐中下毒。國王想召喚侍衛,可是一切都太晚了,他撲倒在地,掙紮著死去。

隻不過把事情拖延了一個晚上,國王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他在收到情報後能立即打開的話,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了。

一件事情,隻要開始行動,就等於成功了一半。世界上牽引力最大的火車頭停在鐵軌上,為了防滑,隻需在它8個驅動輪前麵塞一塊一英寸見方的木塊,這個龐然大物就無法動彈。然而,一旦這隻巨型火車頭開始啟動,這小小的木塊就再也擋不住它了;當它的時速達到100英裏時,一堵5英尺厚的鋼筋混凝土牆也能輕而易舉被它撞穿。從一塊小木塊令其無法動彈到能撞穿一堵鋼筋水泥牆,火車頭威力變得如此巨大,原因不是別的,隻是因為它開動起來了。其實,人的力量也會變得巨大無比,許多障礙和困難也會被你輕易地突破,當然其前提是:你必須行動起來。

洛克菲勒曾對自己的兒子小約翰說:“如果你不采取行動,世界上最實用、最美麗、最可行的哲學也行不通。”一位哲人也說過:“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並沒有記取這條成功法則。

據心理學家分析,拖延的惡習更多地來自於人們內心深處的恐懼感。首先,恐懼失敗。似乎凡事拖一下,就不會立刻麵對失敗了,而且還可以自我安慰:我會做成的,隻是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同時,拖延為失敗留下潛在的借口,拖到最後一刻,也有借口可以說,在如此短的時間裏能有如此表現已經是很不錯了。其次,恐懼不如人。拖到最後,能不做便不做了,既消除了做不好低人一等的恐懼,還滿足了虛榮心,告訴別人,換成是我的話,做得肯定比他們好。

在美國某公司的一次促銷會上,銷售經理請與會者都站起來,看看自己的座椅下麵有什麼東西。結果每個按照要求做的人都在自己的椅子下麵發現了錢——最少的撿到一枚硬幣,最多的撿到了100美元。經理說:“錢誰撿到就歸誰了,但你們知道我為什麼這樣做嗎?”人們麵麵相覷,不明白經理的用意。經理一字一頓地說:我隻不過想告訴你們一個最容易被忽視甚至忘掉的道理:坐著想是永遠也賺不到錢的!

是的,坐著想是永遠也不會有所收獲的,即便是天上真的有可能掉下餡餅,也需要你彎下腰來才有可能撿到。洛克菲勒曾說:“積極行動是我身上的另一個標誌。”是的,拒絕拖延,立即行動恐怕是所有成功者都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因為一個沒有被付諸行動的想法,永遠隻能停留在想象的完美階段,思考得越久,可能與成功離得就越遠。

智慧箴言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是湍急的河流,而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我們都熟悉這樣一句名言,事實上的確如此,隻有行動,才可以讓你無限接近成功。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行動都會帶來成功,但這總比坐以待斃要好。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現在就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展開行動吧!

要敢於競爭

現代社會,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之間,都存在著廣泛的競爭與合作。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如若離開了競爭,無論是誰都將喪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動力。競爭從本質上來講是指人們為獲得自身利益和發展所進行的爭奪、較量或競賽。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正如達爾文所說的那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從古至今,人類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競爭之中,一個缺乏競爭意識的人,終究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要知道,未來永遠隻屬於那些具有競爭意識、敢於競爭且善於競爭的人。洛克菲勒曾經對自己的兒子說:“約翰,每一場至關重要的競爭都是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戰,後退就是投降!戰爭既已不可避免,那就讓它來吧!而在這個世界上,競爭一刻都不會停止,我們也便沒有休息的時候。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帶上鋼鐵般的決心,迎接紛至遝來的各種挑戰和競爭,而且要情緒高昂並樂在其中。”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隨隨便便就可獲得的,作為石油帝國偉大的締造者,洛克菲勒更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奮發圖強,不斷探索,敢於麵對對手的挑戰,敢於競爭,善於競爭,隻有這樣才能迎來最終的勝利,做笑到最後的那個人。他有一句名言是這樣的:“我的信念是搶在別人之前達到目的。”這也充分體現了他強烈的競爭意識。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石油大都集中在賓州西北部一個不大的地方,如果在那裏建設一張輸油管道網絡,將一個個油井連接起來,那麼隻需要借助一個閥門,洛克菲勒便可以控製整個油區的開采量,從而徹底獨霸這一行業。可是洛克菲勒也有自己的擔心:用管道長途運輸會引起與他合作的鐵路公司的不安與恐懼。為了維護曾經幫助過自己的鐵路運輸公司的利益,洛克菲勒一直都沒有啟動鋪設輸油管道的計劃。

但是,野心勃勃的賓州鐵路公司卻極力想取代洛克菲勒,將煉油業徹底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中。他們首先采取的措施便是把油區兩條最大的輸油管道並入了自己的鐵路網絡,想以此控製標準石油公司。而肩負完成這一使命的人,就是賓州鐵路的子公司帝國運輸公司的總裁波茨先生。

洛克菲勒明白坐視對手的實力增強,就是在削弱自己的力量,甚至會顛覆自己的地位。洛克菲勒是好勝心極強的人,他迅速任命精明強幹的奧戴先生組建了美國運輸公司,與帝國公司展開了一場自衛反擊戰。

後來,經過努力,洛克菲勒以及部下終於獲得了應有的回報,一年後,他們便控製了油區四成的石油運輸業務,壓製住了波茨先生的進攻。

麵對強勁的競爭對手,洛克菲勒並沒有退縮,而是迅速製訂了出擊的方案,成功“製服”了對手。事實上,競爭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不僅可以充分激發一個人的內在潛力,還可以給人帶來強烈的成就感。洛克菲勒曾說:“我不喜歡競爭,但我每次都努力競爭。每當遇到強勁的對手,我心中競爭好勝的本能就會燃燒,而當它熄滅時,我收獲的是勝利和快樂……好勝是我永不磨損的天性,那些譴責我貪欲永無止境的人都錯了,事實上我不喜歡錢,我喜歡的是賺錢,我喜歡的是勝利時刻的美好感覺。”

有競爭的地方,就有風險,甚至有時還要承擔因失敗所致的責任。但是,在對自己有一定把握的前提下,迎著風險向前,有時候恰恰是收獲成功的良機。

有位記者在訪問某位登山專家時問:“如果我們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麼辦?”登山專家說:“向山頂走。”“為什麼不往山下跑?山頂的風雨不是更大嗎?”“向山頂走,固然風雨可能更大,卻不足以威脅你的生命。至於向山下跑,看來風雨小些,似乎比較安全,但卻可能遇到暴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專家嚴肅地說,“對於風雨,逃避它,你隻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卻能獲得生存!”在人生的戰場上,你有沒有直麵挑戰的勇氣呢?麵對競爭,要勇敢地迎上去,而不是逃避、退縮,這樣你才可以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

洛克菲勒曾在信中對自己的兒子小約翰說:“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勇氣隻是贏得勝利的一方麵,還要有實力。拐杖不能取代強健有力的雙腳,我們要靠自己的雙腳站起來,如果你的腳不夠強壯,不能支持你,你不是放棄和認輸,而是應該努力去磨煉、強化雙腳,讓它們發揮力量。”讓我們記住世界首位億萬富翁的話:用自己的勇氣和實力去麵對競爭,贏取勝利。

智慧箴言

無論在學習還是在工作方麵,競爭都可以賦予我們壓力和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我們的潛能,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不僅如此,競爭還能夠使我們客觀地評價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也應避免競爭給我們帶來消極影響,即滋生獲勝之後的驕傲情緒或失敗之後的自卑情緒。

想成功就要敢於冒險

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或取得卓越的成功,就必須把自己從膽怯和懦弱的思想中解救出來,具備獨立自主、敢於冒險的精神。有人說:“人生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冒險,整個生命就是一場冒險,走得最遠的人常是願意去冒險的人。”事實上,冒險不止是一種勇氣和魄力,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不論最終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你從沒停止奮鬥和拚搏,這種精神是彌足珍貴的。

風險與機遇並存,風險與成功同在。如果你想獲取財富,贏得成功,最大的秘訣就在於敢於冒險。冒險不是成功的唯一保證,但不冒險絕對與成功無緣。冒險有可能讓你傾家蕩產、窮困潦倒,但強者還是願意去嚐試。縱觀世界富豪們的發家史,冒險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特質之一。洛克菲勒也不例外,他以自己的自信、超強的判斷力以及少有人及的魄力創建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他曾對自己的兒子說:“人生就是不斷抵押的過程,為前途我們抵押青春,為幸福我們抵押生命。因為如果你不敢逼近底線,你就輸了。為成功我們抵押冒險難道不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