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美國的安德魯—克拉克石油公司公開拍賣股權,其底價是500美元。洛克菲勒和他的合夥人也參與了拍賣。當價格攀升至5萬美元時,人們都認為這個價格實在是大大超出了石油公司的價值,於是洛克菲勒的對手們紛紛退出。但洛克菲勒卻下定決心買下這家公司,最後以7.25萬美元的價格得到了該公司。在當時,石油的開采和出售都是具有很大風險的事業,人們都認為這個年輕人的舉動很不明智。但不久以後,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就控製了美國市場上全部煉製石油的90%。正是石油生意為洛克菲勒的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事後,每每想起那次拍賣現場的情景,洛克菲勒都激動不已。他回憶說:“那種感覺就像在賭場上賭錢一樣,讓人驚心動魄,全神貫注。那是一場豪賭,我押上去的是金錢,賭出來的卻是人生。”其實,洛克菲勒在競拍的過程中也曾猶疑退縮,但是勝利的決心促使他很快鎮定了下來,並告誡自己:“不要畏懼,既然下了決心,就要勇往直前!”事實證明,冒險精神奠定了他的成功之路。
著名經濟學家斯通指出:“生命是一個奧秘,它的價值在於探索。因而,生命的唯一養料就是冒險。”是的,生命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次探險,如果不能主動地迎接風險的挑戰,便隻能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
約翰曾經向父親洛克菲勒借錢去闖蕩股市,並為此常常焦慮不安。因為他既想贏,卻又怕在那個冒險的世界裏輸,而輸掉的錢不是自己的,是從父親那兒借來的,並且還得支付利息。父親知道後,樂觀地說道:“兒子,借錢並不是一件壞事,它不會讓你破產。在我所熟知或認識的富翁中間,隻靠自己一點一滴、日積月累掙錢發達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是因借錢而發財,這其中的道理並不深奧,一塊錢的買賣遠遠比不上一百塊錢的買賣賺得多。”
事實上,約翰那種輸不起、怕冒險的感受,在洛克菲勒創業之初,乃至較有成就之後,也常常困擾著他,以致每次借款前,洛克菲勒都會在謹慎與冒險之間徘徊,苦苦掙紮,甚至夜不能眠,躺在床上就開始算計如何償還欠款。但是,好在每次恐懼失敗過後,洛克菲勒總能再次打起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戰。
縱觀洛克菲勒的一生,他曾多次冒著極大的風險,欠下巨債,甚至不惜把企業抵押給銀行,但最終他還是成功了,創造了令人震驚的成就。這也符合他的性格特征,他曾這樣說過:“冒險是為了創造好運。如果抵押一塊土地就能借得足夠的現金,讓我獨占一塊更大的地方,那麼我會毫不遲疑地抓住這個機會。”
當然了,冒險不是純粹的“賭博”,而是需要技巧的。一個人如果能夠掌握這種技巧,從風險的轉化和準備上進行謀劃,那麼風險並不可怕。會冒險的人看似突然做出決定,行人之所不敢行,其實他們大都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理智而從容。在決定一件事情之前,他們會先想到結果,如果失敗了會怎樣?最大的損失會是什麼?如何應對這最壞的結局?
雖然說事業的成功常常屬於那些敢於冒險,能夠抓住時機的人,但孤注一擲往往會帶來滅頂之災,這一點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總之,要有敢於冒險的進取精神,要勇於打破常規,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成功的機會。正如洛克菲勒對自己的孩子們說的那樣:“你正朝著贏得一場偉大人生前進,這是你一直以來的目標,你需要勇敢,再勇敢。”
智慧箴言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是沒有荊棘、鋪滿鮮花的,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敢於冒險。否則,你就會掉入自我設置的泥潭,讓恐懼、悲觀束縛住自己本可翱翔藍天的翅膀,而終無大成。
敢於冒險才能抓住機會
我們每個人都無一例外地希望自己能夠抓住人生中的機會,有所成就。問題出在大多數人都在坐等機會來臨,且畏首畏尾,不敢行動。殊不知,機會是不會眷顧守株待兔的人的,隻有敢於冒險、積極進取的人才能把握機會,贏得成功。
麵對機遇與風險的挑戰,有準備的人從來不會放棄搏擊的機會,在“無利不求險,險中必有利”的商戰中更是如此。洛克菲勒當然更是深諳此中之道,他曾說:“我厭惡那些把商場視為賭場的人,但我不拒絕冒險精神,因為我懂得一個法則:風險越大,收益越高。”是的,“富貴險中求”,誰也避免不了。風險和回報是成正比的,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沒有一點冒險精神是不行的。
在投資石油工業前,洛克菲勒的本行——農產品代銷正做得有聲有色,繼續經營下去完全有望成為大中間商。但這一切都被他的合夥人安德魯斯改變了。安德魯斯是照明方麵的專家,他對洛克菲勒說:“嘿,夥計,煤油燃燒時發出的光亮比任何照明油都亮,它必將取代其他的照明油。想想吧,那將是多麼大的市場,如果我們的雙腳能踩進去,那將是怎樣一個情景啊!”
洛克菲勒明白,機會來了,放走它就會削弱自己在致富競技場上的力量,留下遺憾。於是毅然決然地告訴安德魯斯:“我幹!”於是他們投資4000美元,做起了煉油生意。盡管那個時候石油在造就許多百萬富翁的同時,也在使更多的人淪為窮光蛋。
洛克菲勒從此一頭紮進煉油業,苦心經營,不到一年的時間,煉油就為他們贏得了超過農產品代銷的利潤,成為公司主營業務。那一刻他意識到,是膽量,是冒險精神,為他開通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
當時沒有哪一個行業能像石油業那樣能讓人一夜暴富,這樣的前景大大刺激了洛克菲勒賺大錢的欲望,更讓他看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展宏圖的機會。
隨後,洛克菲勒便大舉擴張石油業的經營戰略,這令他的合夥人克拉克大為惱怒。在洛克菲勒眼裏,克拉克是一個無知、自負、軟弱、缺乏膽略的人,他害怕失敗,主張采取審慎的經營策略。但這與洛克菲勒的經營觀念相去甚遠。“在我眼裏,金錢像糞便一樣,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但如果你要把它藏起來,它就會臭不可聞。”洛克菲勒是這樣想的。
克拉克不是一個好的商人,他不懂得金錢的真正價值,已經成為洛克菲勒成功之路上的“絆腳石”,必須踢開他,才能實現理想。但是,對洛克菲勒來說,與克拉克先生分手無疑是一場冒險。因為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認為石油是一朵盛開的曇花,難以持久。一旦沒有了油源,洛克菲勒的那些投資將一文不值。但洛克菲勒最終還是決定冒險——進軍石油業。
後來,洛克菲勒回憶說:“我的人生軌跡就是一次次豐富的冒險旅程,如果讓我找出哪一次冒險對我最具影響,那莫過於打入石油工業了。”事實證明,洛克菲勒憑著過人的膽識,抱著樂觀從容的風險意識,知難而進,逆流而上,贏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他21歲時,就擁有了科利佛蘭最大的煉油廠,已經躋身於世界最大煉油商之列。
這種敢於冒險的進取精神是洛克菲勒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他曾告誡自己的兒子說:“幾乎可以確定,安全第一不能讓我們致富,要想獲得報酬,總是要接受隨之而來的必要的風險。人生又何嚐不是這樣呢。沒有維持現狀這回事,不進則退,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我相信,謹慎並非完美的成功之道。不管我們做什麼,乃至我們的人生,我們都必須在冒險與謹慎之間做出選擇。而有些時候,靠冒險獲勝的機會要比謹慎大得多。”洛克菲勒不愧為一位偉大的商人,他睿智、富含哲理的話語總是讓我們欽佩不已,也讓我們受益匪淺。
是的,一個人若想獲得成功,一定要先摒除規避風險、畏首畏尾的習慣,重新拾回退化的冒險本能,進而培養一種健康的冒險精神。什麼是健康的冒險精神?正如洛克菲勒告誡兒子的話:“如果你想知道既冒險而又不招致失敗的技巧,你隻需記住一句話:‘大膽籌劃,小心實施。’”
智慧箴言
洛克菲勒說:“冒險是商人征戰商場不可或缺的手段。”是的,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賺錢之道,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如果把所有風險都剔除掉的話,自然也就把所有潛在的機會都丟掉了。風險中孕育著機會,敢於正視風險,敢於冒險,才能更好地抓住成功的機會。
找到將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
有一個著名的訓練案例,它提出的問題是:回形針有多少種用途?大多數人給出的第一答案不外乎:夾文件。但是,打開思路,你也許會有新的發現:做釘子、導線、紐扣、首飾、發夾、魚鉤、牙簽……我國有一位學者宣稱,他能列出三萬多種!回形針到底有多少種用途?隻要你願意去找,答案便是:無數種!
一根小小的回形針既然都能有無數種用途,那麵對一個難題,一定也有“無數種”解決方法,前提是你願意去找。
洛克菲勒經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說:“最大的成功都是留給那些擁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態度的人。”確實,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在遇到困難時能否主動地去尋求解決的方法。失敗者往往過分地看重困難,成功者則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尋找方法上。
洛克菲勒曾在信中對自己的兒子小約翰說了如下的話:
“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是將任何事情做成的保證。這不需要有超人的智慧,重要的是要相信能把事情做成,要有這種信念。當我們相信某一件事不可能做到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為我們找出各種做不到的理由。但是,當我們相信——真正地相信,某一件事確實可以做到,我們的大腦就會幫我們找出各種方法。 ”
相信某一件事可以做成,我們的大腦就會為我們提供創造性的解決之道,將我們各種創造性的能力發揮出來。相反,不相信事情能夠做成功,就等於關閉了我們創造性解決問題之道的心智,不但會阻礙發揮創造性的能力,同時還將破滅我們的理想。所謂有誌者事竟成是創造成就的根本,不過如此。
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些事情不是難以做到,有些困難不是難以解決,而是我們並沒有竭盡全力地去尋找方法。打破思維的框框,取締自我設限,你會發現:方法總比困難多。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往一個玻璃杯裏放一隻跳蚤,發現跳蚤立即輕易地跳了出來。再重複幾遍,結果還是如此。根據測試,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達它身體的400倍左右,所以說跳蚤可以稱得上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
接下來,實驗人員再次把這隻跳蚤放進剛才的杯子裏,不同的是,這次在杯子上加一個玻璃蓋,“嘣”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會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段時間後,這隻跳蚤再也沒有撞擊到這個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麵自由地跳動。
一天後,實驗者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跳蚤不知道蓋子已經被拿走了,它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地跳。
一周以後,這隻可憐的跳蚤還在這個玻璃杯裏不停地跳著——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難道跳蚤真的跳不出這個杯子了嗎?絕對不是。隻是因為它在內心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換句話說,跳蚤並非已經喪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由於一次次的受挫和失敗學乖了,習慣了,麻木了。捫心自問:我們有時候是不是也像杯子中的跳蚤一樣,在與逆境的抗爭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以後,漸漸地學會了順從了命運,漸漸地失去了和命運抗爭的勇氣,漸漸地連抗爭的想法都沒有了,以至於我們有能力擊敗困難時,卻依然頹喪地安於命運的擺布,不敢再去嚐試。
“心理高度”是人無法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我們一定不要自我設限。每天都應該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
洛克菲勒曾對自己的兒子小約翰說:“我厭惡我的手下人說‘不可能’。‘不可能’是失敗的用語,一旦一個人被‘那是不可能的’想法所支配,他就能生出一連串的想法證明他想得沒錯……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徑,就是擁有許多想法。我會不斷地為自己和別人設定較高的標準,不斷尋求增進效率的各種方法,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多的報酬,以較少的精力做更多的事情。”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兩扇大門,一扇叫做“我能行”,另一扇叫做“我不行”。打開“我能行”的大門,你看到的將是智慧、潛能、創造、自信;打開“我不行”的大門,你看到的會是愚昧、膽怯、保守、自卑。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說:“克服困難的辦法就是找辦法,而且,隻要你找,就一定有辦法。”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避免不了要與困難、挫折、逆境等麵對麵,不逃避,不抱怨,不懈怠,就一定能夠找到將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那麼一切障礙必將逾越,一切困難都會被你踩在腳下。
智慧箴言
相信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曾被美麗的夢想填充,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很多人都會發現,最初的夢想已經像肥皂泡一樣一個接一個地破滅了。原因很簡單,我們總在自我設限,自我貶低,認為這個是沒有辦法做到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其實,困難隻是表象,方法則是人想出來的,一個一心執著於成功的人,會盡自己的一切努力尋找方法,戰勝困難,實現夢想。
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
曆數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樹者,無一不惜時如金。我國古代有許多珍惜時間的故事,像“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抓緊時間發奮苦讀的典範。漢樂府《長歌行》有這樣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晉朝陶淵明也有惜時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曾經說過:“你熱愛生命嗎?那麼你就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居裏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裏從來不放坐椅。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隻希望還有若幹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歌德是舉世聞名的大詩人,他說:“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
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在於他為人類社會所作出的貢獻,但這種貢獻卻是需要隨時間的延續來實現的。曆史上但凡有所作為的人,無一不是通過“惜時”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豐富而有意義。熱衷於慈善事業的洛克菲勒也不例外。他曾告誡自己的兒女說:“能否構築幸福生活,能否實現理想,到達成功的彼岸,都與如何利用時間有關。我希望你們能將‘珍惜時間’這條凝聚著偉大智慧的箴言,變成自己的思想信念和價值信條,並永遠融入自己的血液中。”
洛克菲勒不僅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們,且自己就是一個惜時如金的人。在他未退休之前,除了工作和教主日祈禱,他幾乎無暇休息、遊樂。有一次,他的合作夥伴賈德納與其他人合夥買了一艘遊艇,洛克菲勒不但反對,而且拒絕坐遊艇出遊。
賈德納是一個比較愛玩的人,一個周末的下午,他發現洛克菲勒仍舊待在公司裏孜孜不倦地工作,就央求他說:“來吧!約翰,我們一起出海,暫時忘掉你的工作,給生活來點樂趣吧!”洛克菲勒卻一臉正色說:“喬治·賈德納,你是我所見過最奢侈的人,你損害了你在銀行的信用,連我的信用也受到牽連,你這樣做,會拖垮我的生意。我絕不會坐你的遊艇,我甚至連看都不想看。”結果他在辦公室裏工作了一個下午。
回憶過往,洛克菲勒曾說:“‘珍惜時間’的箴言一直與我相伴。我沒有理由浪費生命,浪費生命就等於糟蹋自己,世界上沒有比糟蹋自己更大的悲劇了。我也不把安逸和享樂看做是生活的目的本身,因為我稱其為豬的理想。”也許正是因為對時間的珍重,才使得洛克菲勒在有限的生命裏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並將這些財富奉獻於人類社會。
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愛迪生是與洛克菲勒同時代、同國家的人,他依靠刻苦的鑽研精神,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曾說過:“人生太短暫了,事情是這樣的多,能不兼程而進嗎?”
愛迪生一生隻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愛迪生從小就對多種事物感到好奇不已,並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麵的興趣,一心一意地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兩千餘種東西。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愛迪生經常對助手這麼說。
一天,愛迪生和助手一起在實驗室裏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然後就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助手:“容量是多少?”助手沒有回答,愛迪生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著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在裏麵注滿了水,交給助手,說:“將裏麵的水倒在量杯裏,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一個人對待時間的方式,可以決定他的命運。我們的手中握著的,可能是失敗的種子,也可能是成功的無限潛能,讓我們珍惜時間,全力以赴,奔赴錦繡前程!
智慧箴言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麵去。”我們常常驀然回首,感慨時間不留痕跡地匆匆而過。事實上的確如此,在我們的一生中,時間是最容易流失的。而我們生命的價值及意義的體現不可能脫離有限時間的束縛,因此,我們要珍惜時間,並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要知道,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