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箴言
洛克菲勒曾告誡自己的兒子說:“親愛的約翰,命運要由自己去開創,真心希望的東西一定要想方設法去得到。越是具有強烈‘貪心’的人,越能施展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成就一番事業。”是的,“貪心”不僅能讓一個人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也能促使他全力以赴,排除所有障礙,去做成一件事情。
永遠做策略性思考
不少企業領導者都認為,成功的經營和高績效的表現,來自於突破性的創意和快速的應變,不過其往往都忽略了當中所隱含著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過程,即“策略性思考”。什麼是策略性思考?策略性思考的本質是彈性的、長遠的、多麵向的、大格局的,它所強調的是如何成長或擴大利潤這類的成果,而不是某個具體的衡量標準。換句話說,策略性思考所提供的是一個大的方向,而非達到成功的唯一方式。
今天,企業中的許多主管、高級管理人員乃至首席執行官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提高效率、使工作運轉得更為流暢上。他們工作積極努力,同時也認為自己已經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真正做好,因為僅僅對現存的業務進行漸進性的改善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需做策略性的思考,預定好一個大的方向,然後鼓勵並授權下屬和員工去采用富有創造性和企業家精神的手段進行工作,以使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洛克菲勒曾說:“作為總裁,我隻為部屬設立清楚明確的方向或策略,但不會將自我局限於過分僵化的行動計劃中。相反的,我會持續探索能夠實現策略的各種可能性。”在洛克菲勒看來,成功的關鍵固然在於具體計劃的落實,但它也有致命的缺陷。計劃強調的是判斷的標準與預設的成果,人們所采取的也是認為可達成目標的固定方法。由於這些方案依據的是預期能達成目標的已知方法,因此在開始行動之前,就已經局限了範圍。換種方式說,盡管在我們提筆擬訂計劃之際,該計劃看起來似乎天衣無縫,但是局勢在計劃定稿之前情況可能已經轉變了。要如何順應這種狀況呢?“不論我們是為公司還是為單一部門擬訂計劃,我們都必須確認自己所擬訂的是策略,而非手段。”洛克菲勒如是說。
有一次,洛克菲勒和幾個朋友一塊去打高爾夫,其中的一位醫生朋友問他說:“洛克菲勒先生,您是想做漁夫呢,還是想做垂釣者?”洛克菲勒則回答說:“如果我做了垂釣者,恐怕今天就沒有資格同諸位打高爾夫了,因為我靠有效的行為策略來創造商業利益,而垂釣者的行為方式不能保證我成功。”在洛克菲勒看來,垂釣者固然不會愚蠢到隻知丟下魚餌傻傻等待魚兒上鉤,而不事先做出思考和計劃,比如要釣哪種魚,用什麼樣的餌料,需要將魚線拋到哪裏等。但是他們的方式卻限製了成功的可能——除了那條魚線所及之處,他們捕魚的範圍等於零。但是,如果能像漁夫那樣,張網捕魚,就將擴大捕魚範圍,而豐富的魚量會讓他們有許多的選擇機會,並最終捕獲到他們想要的魚。最後,洛克菲勒還告訴他的醫生朋友:“我不是刻板固執、按部就班、以簡單方式來解決問題的垂釣者,我是能夠創造多種選擇、直至挑選出最能創造商業利益的漁夫。”朋友們都笑了,說他泄露了賺錢的秘密。
洛克菲勒也曾對自己的兒子提出了這樣的忠告:“不論你做什麼,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徑,就得擁有許多想法。”“要成為傑出的領導者,我們必須讓自己成為一位策略性的思考者,而不僅是具體計劃的設計者。這也是我總能捕到我想要的大魚的原因。”在做出最完美的決定之前,洛克菲勒總是會致力於尋找創意與功效兼具的各種可能性選擇,考量多種可行性方案,並積極嚐試各種選擇,然後才將重點放在最好的選擇上。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洛克菲勒也會保持開放策略,順應時勢,不斷地對計劃進行修正,所以,即使計劃進展並不順利,他也不會驚慌失措,總能沉著應對。
很多人都認為洛克菲勒有著非凡的能力,是一位充滿效率與行動能力的領導者。其實他的秘訣也很簡單:即克服懶惰,摒棄簡單、單向的解決方案,樂於嚐試有助於達成目標的各種可行性方案,擁有在困難麵前付諸行動的耐心、勇氣和膽略,以及不達目的決不收手的執著精神。
智慧箴言
為了使企業發展得更好,贏得自己的財富人生。作為一名領導者,必須高瞻遠矚,不斷地擬定新的策略,同時調整舊有的計劃。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在與對手交戰的過程中,或與部屬進行腦力激蕩的會議中,你都不能固守幾種方式來達成遠程目標,而應每時每刻發掘獲取利潤的機會。
慎重地對待合夥經營
法國著名企業家兼時裝設計大師皮爾·卡丹曾經提出:在用人方麵,1加1不一定等於2,搞不好會等於0。言下之意是聚集一群智慧相等的人,不一定能使工作順利進行,隻有合理分工,有效搭配,方能取得輝煌的成果。全球最大零售業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有句名言:“沒有人希望裁掉自己的員工,但作為企業高層管理者,卻需要經常考慮這個問題。否則,就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前景。”他深知,企業機構龐雜、人員設置不合理等現象,會使人浮於事,從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將皮爾·卡丹和山姆·沃爾頓所提出的理論推而廣之,便是:要慎重地對待合夥經營。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兒子小約翰興高采烈地告訴父親,要與自己的幾個好朋友合夥投資一項新產業的運營,並自認為那將會是一宗能賺錢的大買賣。洛克菲勒則以一名老實業家的資曆告誡兒子:“投資一項新產業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而且必須充分考慮合夥經營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
他的告誡使小約翰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一投資事業,但同時小約翰也不甘心地問:“爸爸,您的意思是合夥經營就沒有一點好處了嗎?”
“那倒不是,合夥經營對於尚且處於創業之初力量薄弱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好主意,但是光是把人組織起來,並不足以保證一定可以取得傑出的成就。若想取得傑出的成就,這個團隊中每個人必須擁有自己不同於他人的特殊才能。”
“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而是複雜和微妙得多。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個人的能力都為1,那麼10個人的合作結果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因為人不是靜止的物,而更像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觸時則一事無成。親愛的孩子,你準備在這項事業中充當什麼角色呢?”洛克菲勒說。
“我為他們提供資金,我是股權人啊!”
“這麼說你就是一個旁觀者嘍,他們使用你的資金而你卻是一個旁觀者。況且,新從事的產業並非屬於我們原有的行業範圍內,而你的朋友們和你一樣經驗不足,萬一遭遇失敗,誰來承擔後果呢?當然了,我們並不能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嚐試,但嚐試的前提是對自己有一定的把握。還有,即使經營很順利,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你們幾個人當中可能就會有一位或兩位在半路失去興趣,或者互相抱怨,比如他們可能會這樣想:‘約翰這小子隻是投了一點錢,而我們卻在這裏像老牛一樣幹活……’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
“看來我還真得認真斟酌一下了。”小約翰說。
“堅強有力的同伴是事業成功的基石。不論哪種行業,你的夥伴既可能把事業推向更高峰,也可能導致集團的分裂。祝你好運,我親愛的孩子!”
在一個團隊中,隻有安排得宜,才能形成最佳配置;相反,若是組合失當,常會失去整體優勢。被稱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就認為,聚集智慧相當的人,不一定能使工作順利進行。他舉例說,三個能力、智慧超群的企業家創辦了一家公司,一般人都會認為這家公司的業務一定會欣欣向榮,但沒想到卻不斷地虧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集團總部知道此事之後,研究對策,最後決定敦請這家公司的社長退股,改到別家公司去投資。沒想到留下的兩人在齊心努力、精誠合作之下,竟然挖掘出了公司最大的生產力,而那位到別家企業投資的社長,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實力,創造了不俗的業績。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人才配合要恰當。
還有,去過寺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麵,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宇。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落四,沒有好好地管理賬務,所以經常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麵無私,錙銖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呈現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洛克菲勒曾告誡自己的兒女說:“合作有時候是成功的必要前提,但在合作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三個最重要的要素,即:專心、合作、協調。”是的,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不同能力人才之間的搭配組合。搭配不當,事倍功半;搭配得當,事半功倍。至於合夥經營,當然更是如此。
智慧箴言
在一個企業中,管理者不僅要網羅一流的人才,也要注重人才在企業中的合理配置,爭取讓一個團隊中的人才形成互補,實現人力的1加1大於2。同理,在決定與人合夥經營之前,也必須考慮合理的人才組合,使各成員之間互相補充協作,各取所長,充分發揮各成員的優勢,為團隊的共同利益而奮鬥。
拒絕不正當競爭
當今社會充滿了競爭和挑戰,大到國家、民族、企業,小到個人,沒有競爭,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就沒有發展和進步。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當年幼的藏犬長出牙齒並能撕咬時,主人就會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食物和水的封閉環境裏,讓這些幼犬互相撕咬,最後剩下一隻活著的犬,這隻犬就被稱為獒。在這個競爭的時代,企業麵臨著與藏犬相似的優勝劣汰的殘酷局麵,如果企業缺乏競爭意識,不敢競爭,不懂競爭,在生意上讓競爭對手搶了先機,就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使自己走上失敗之路,所以企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水平,在競爭中求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競爭並不等於爾虞我詐,並不意味著你死我活,作為一名企業的管理者,要學會尊重競爭對手,並與競爭對手展開正大光明的角逐。洛克菲勒曾經對自己的兒子說:“約翰,我喜歡勝利,但我不喜歡為追求勝利而不擇手段。”在洛克菲勒看來,不擇手段獲得的勝利不能稱之為勝利,醜惡的競爭手段讓人厭惡和鄙夷,也等於是畫地為牢,即使贏得了一場勝利,也可能失去以後再獲勝的機會。
事實上的確如此,做企業不是百米衝刺,而是馬拉鬆賽跑。檢驗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看這個企業能否生存下來,能否持續長久地發展下去。好企業並不一定是一年能賺幾個億或幾十個億的企業,而是長盛不衰的企業。
在現實生活中,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例如:植物間爭陽光、爭水分、爭養料;動物間爭地盤、爭配偶、爭食物;企業間爭原料、爭市場、爭銷售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競爭是一種實力的較量,實力強者得以生存發展,實力弱者被淘汰或滅亡;競爭也是智慧的較量,有才能者得勝利,平庸者遭失敗。”洛克菲勒如是說。
洛克菲勒的事業一度如日中天,他的勢力也一度延伸到了采油、煉油、運輸、市場等石油行業的各個角落。例如,他曾擊敗全美最大的鐵路公司——賓州鐵路公司,並成功製服了全美第四家也是最後一家大型鐵路公司——巴爾的摩·俄亥俄鐵路公司。這樣,連同他最忠實的盟友——伊利鐵路公司和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全美四大鐵路公司全都成為他手中馴服的工具。與此同時,標準石油公司的輸油管道也一點一點地延伸到油田,這更讓洛克菲勒獲得了連接油井和鐵路幹線所有主要輸油線的絕對控製權。
但是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乏大敵當前依然英勇奮鬥的人,例如本森先生。他是個有雄心的商人,他要鋪設一條連接賓州東北部與西部的輸油管道,去“拯救”那些欲擺脫洛克菲勒束縛的石油生產商們,當然,他最本質的目的是從中獲得利潤。
這條連接賓州東北部與西部的輸油管道如果修建成功,將會成為洛克菲勒最大的威脅——本森有可能將洛克菲勒取而代之,成為紐約煉油業的新主人。
洛克菲勒當然不能等閑視之,起初,他啟用了一套並不高明的手法與本森較量:他用高價買下一塊沿賓州州界由北向南的狹長土地,企圖阻止本森前進的步伐。但本森並沒有被嚇倒,反而采取了新策略——繞行。這致使洛克菲勒成了無所作為的“地主”,卻讓那裏的農民一夜暴富。洛克菲勒不甘罷休,接著動用了盟友的力量,要求鐵路公司絕不能讓任何輸油管道跨越他們的鐵路,本森如法炮製,再次采取繞行的策略,成功突圍。
洛克菲勒這時知道,自己遇到了難以征服的勁敵,但這無法動搖他競爭到底的決心。他甚至低下頭來,向本森提議,購買他們的股票,但被拒絕了。主管標準石油公司管道運輸業務的奧戴先生提議用武力毀了本森的管道。但洛克菲勒極其厭惡這種令人不齒的勾當,他斬釘截鐵地告訴奧戴:打消你那個愚蠢的想法!
就在本森洋洋得意,享受成功的快樂時,洛克菲勒向他發動了一係列令他難以招架的攻勢。例如,派人給儲油罐生產商送去大批訂單,要求他們保證生產、按時交貨,令他們無暇顧及其他客戶,包括本森。沒有儲油罐,采油商隻能將開采的原油傾瀉在荒野上,那麼本森先生接受的就不是待運的石油,而是大聲的抱怨了。
總而言之,在這場無比激烈、刺激的競賽中,洛克菲勒最終脫穎而出了。但他並沒有靠低劣下作的手段贏得勝利,而是通過正大光明的途徑,贏得美滿、徹底而體麵。洛克菲勒曾經告誡自己的兒子說:“任何不正當、不道德的競爭行為都無法持久,更不可能成為可靠的企業策略,相反,它隻能破壞大局,使未來的發展舉步維艱,甚至再無翻身的機會。”是的,如果誰能在背後搞鬼而沒有被人發現,他一定會獲得競爭優勢。但是,邪惡和不道德的行為非常危險,它不僅會讓人喪失尊嚴,甚至可能觸犯法律。因此,作為一名管理者,在麵對強勁的競爭對手時,一定要記得遵守規則,拒絕不正當競爭。
智慧箴言
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誌;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謝你的敵人,因為他激勵了你前進的步伐。生活中,遭遇一些競爭和壓力,並不是一件壞事,競爭創造生產力,競爭催生戰鬥力。但是,在麵對競爭時,一定要記得采用正大光明的措施和策略。洛克菲勒有這樣一句名言:“我從來沒有想到會輸,但是即使輸了,唯一該做的就是光明磊落地去輸。”或許這種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和勇氣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