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這其中的道理我們大抵都懂,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聽之所用,學之所用呢?
洛克菲勒曾殷切地對自己的兒子說:“兒子,很多人都容易犯同樣一個錯誤,他們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幹什麼。其實,無論你從事哪一個行業,都是在跟人打交道。了解自己、了解對手,是保證你在決戰中贏得勝利的前提。你需要知道,準備是遊戲心理的一部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不僅如此,洛克菲勒還就“知己知彼”的方法問題同兒子展開了討論,在他看來,做到知己知彼,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了解整體環境,即市場狀況如何,是否景氣等。
第二,太陽神阿波羅的座右銘隻有短短的一句話:“人貴自知。”因此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有什麼目標,實現目標的決心有多堅決,自己有什麼優點(強項)和缺點(弱勢),你有哪些資本,等等。
第三,了解對手的整體狀況如何,他的優勢、劣勢分別在哪裏。在任何競爭中,謀劃大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了解對手的優勢和劣勢。
第四,了解對手的目標和態度,要盡量判斷對手的目標,同時設法深入對手的內心,了解他的想法。
第五,要具備細致的觀察能力。了解競爭對手,並不意味著一定要與他們熟識,隻要能夠明察秋毫,在談判桌上就可以發現很多有價值的東西。當然了,有些時候,競爭對手也可能是你熟知的人,那麼你就要充分利用好這一點。如果你了解到他是一個很謹慎的人,那麼你自己最好也要小心一點;如果你了解到他總是很衝動,那麼你也應該想到,這或許是在暗示自己,要大刀闊斧,展開行動,否則你就可能被他逼上絕地。
是的,在參與競爭活動的過程中,深入地了解對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用的,因為這樣就可以預測對手的動向。主動、預期性的措施總比被動反應有效,且更有力量,俗話所說的“預防勝於治療”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次,小約翰負責代表標準石油公司同一家名為TBR的公司洽簽一項重大的合同,雙方訂立合同以後,小約翰不知不覺把公司的一些內情透露給了對方。最後,對方拒絕簽訂合同。小約翰對此一直憤恨難平、耿耿於懷,且存有報複之心。洛克菲勒則奉勸兒子:“誠實是一種永恒的美德,即使受騙了,也不要以牙還牙,因為生活會慢慢教會我們認清自己。”
在父子倆共同分析和探討遭致失敗的原因的時候,洛克菲勒問兒子是否事先全麵了解過TBR 公司,小約翰則回答沒有。洛克菲勒說:“這也是問題的症結所在。應該了解一下他的背景,哪怕多花一點時間也是值得的。權且把這次失敗當做一次難得的經驗吧,聰明的人從失敗中得到的教訓往往會比從勝利中得到的更多。”
是的,若想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準確快速地獲悉各種信息:市場有什麼新動向?競爭對手有什麼新舉措?……在獲得了這些信息後,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動,才有可能會走向成功。
20世紀60年代以前,曆屆奧運會的計時器供應權都被瑞士名表行歐米茄公司壟斷。1960年,國際奧委會將1964年奧運會的主辦權交給了日本。日本精工舍鍾表公司看到這是一個對歐米茄發動攻勢的機會,於是要借機對其發起進攻。為深入了解自己的對手,精工舍派出了一支高素質的“間諜”隊伍對歐米茄的計時器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歐米茄公司的計時器都是機械表式的,誤差較大。要想戰勝歐米茄,就必須在減少計時器誤差上下工夫。精工舍對症下藥,組織了大批研發人員開發一種誤差更小的計時器。終於,不久以後,一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951Ⅱ石英表研製出來了。這種計時器每天的運行誤差隻有0.2秒,而歐米茄的計時器誤差則在30秒以上。
951Ⅱ石英表的優勢很快贏得了國際奧委會官員的認同,不久,他們就做出了將1964年計時器供應權交給精工舍的決定。精工舍終於取得了與歐米茄在計時器上競爭的成功!
精工舍的成功得益於自己對競爭對手的全麵了解,和針對其弱點進行戰略突破的策略。它的成功,給了我們不小的啟示。
值得注意的是,預測和了解競爭對手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我們要盡可能多地培養自己各方麵的能力,力爭去實現這個目標。
智慧箴言
洛克菲勒曾經告誡自己的兒女說:“那些偉大的領導者大多都有一個習慣,他們總是盡力去了解競爭對手的性格和習慣,以此來判斷對手可能做出的選擇和行動方向。希望你們也能培養自己這方麵的習慣。”是的,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事先做好調查工作,調查對手,然後發掘信息的內在價值,及時做出科學的決策,即可取得成功。
感謝你的對手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感謝傷害過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意誌;感謝欺騙過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謝蔑視過你的人,因為他喚醒了你的自尊;感謝遺棄過你的人,因為他讓你學會獨立。”同樣的,我們也應該感謝我們的對手,一個人隻有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然而,在通常情況下,碰到針鋒相對、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時,人們都恨不得把他一腳踢開,隻有這樣自己才可以安享波瀾不驚的生活。事實上,擁有競爭對手並不是什麼壞事,他往往可以給你不斷進取的動力和不斷超越自己的信心。“我需要強有力的人士,哪怕他是我的競爭對手。”洛克菲勒曾這樣說過。
每年的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2000年的這一天,澳大利亞國家公園應廣大市民的要求,放飛了一隻在籠子裏關了4年的禿鷹。事過三日,當那些愛鳥者們還在為自己的善舉津津樂道時,一位遊客在距公園不遠處的一片小樹林裏發現了這隻禿鷹的屍體。解剖發現,禿鷹死於饑餓。
禿鷹本來是一種十分凶悍的鳥,甚至可與美洲豹爭食。然而由於它在籠子裏關得太久,遠離天敵,結果喪失了生存能力。
無獨有偶。一位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河兩岸的羚羊群進行過研究。他發現東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奔跑速度也要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鍾快13米。而這些羚羊的生存環境和屬類都是相同的,飼料來源也一樣。
於是,他在東西兩岸各抓了10隻羚羊,把它們送往對岸。結果,運到東岸的10隻羚羊一年後繁殖到了14隻,運到西岸的10隻則變得懶惰安逸,至使體弱多病,最終隻剩下了3隻。
原來,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在它們附近生活著一個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為缺少了這麼一群天敵。
還有這樣一個案例值得注意。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沙丁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裏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
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歡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
“沙丁魚”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必須活躍起來,積極尋找新的出路。由此看來,擁有“天敵”,自身的發展也會逐步壯大;相反,失去了“天敵”,生活安逸,則會逐步走向衰落和凋零。
自然界中的這一現象在人類社會中也同樣存在。競爭對手的存在往往會讓一個人發揮出自身最大的潛能,創造出驚人的業績。在競技場上,各類體育運動員正是因為競爭對手的存在,才督促自己奮力創造出更好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在生意場上,企業家也因為競爭對手的存在,才不斷地改進經營和服務,創造更多的利潤。
作為頭腦靈活、首屈一指的企業家,洛克菲勒無疑深諳此中之道,他曾孜孜不倦地教導自己的孩子們說:“讓對手活著,對你是有好處的。當然,讓別人輸掉的感覺有時可能會觸動你的惻隱之心,沒有什麼比迫使他人出局更無情和殘酷的了。但是,必須要明白,經商是一場嚴酷的競爭,隻有想方設法戰勝對手,才能避免失敗的悲慘命運。更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應感謝你的對手帶來的挑戰,它促使你和你所經營的事業不斷進步,日趨完善。”
如果你在過往的歲月中曾經取得過成功,那麼隻需稍微回想一下,可能就會發現真正促使自己進步和成功的,不單是自己的能力,不單是朋友和親人的鼓勵、支持,更多的時候,是你的對手激發了你的潛能,促使你不斷成長,以致功勳卓著。“傲慢通常會讓人垮台”,洛克菲勒曾這樣說過,即便威風凜凜地戰勝了對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也不能因此而目空一切。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我們都應該給予自己的對手感激之情,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為自己有一個強勁的“敵人”而慶幸不已!
另外,有競爭存在的地方就有成敗輸贏之別,洛克菲勒曾告誡自己的孩子們說:“即使輸了,也一定要光明磊落地去輸。”這是何等的一種英雄氣概!事實上,做人做事都是如此,拿得起,亦要放得下。輸了並不可怕,用卑劣得令人不齒的手段去實現“贏”的目標才可怕。因為這個世界有它運行的原則,埋下了邪惡的種子,就別想收獲成功嬌豔的花朵,即便有所收獲,也隻是暫時的。
智慧箴言
人隻要活著,就一定會有對手,這個“對手”可能是具體的人、具體的事,也可能是困難、挫折、逆境、厄運等。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必要厭惡、憎恨你的對手,而應該感謝你的對手。因為認真思考一番,我們會發現,真正讓你成熟起來的不是順境,而是逆境;真正促使自己成功的不是別人,正是對手。
獨具慧眼,坐擁財富
一個企業家若想遊刃有餘於商戰中,需要具備的品質和精神有很多,比如誠信為上、不屈不撓、勇於創新等,其中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項,即獨具慧眼。一般來說,企業家的眼界有多遠,企業的發展就會有多遠。因為隻有具備了敏銳的洞察力和遠見卓識,才能發現潛在價值,把握無限商機。
洛克菲勒曾經告誡自己的兒子小約翰說:“凡事都需要看得遠一點。你在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心中必須裝著第二步——這幾乎是我一生的經驗。”眼光獨到確實是一個企業家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戰勝國舉行會議,幾經磋商以後,決定在美國紐約建立一個協調處理世界事務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當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全球性的組織居然連基本的辦公場所都沒有。
買一塊土地?紐約寸土寸金,聯合國剛剛成立,沒有那麼多資金可供使用。讓各參與國集資?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各國國力空虛,大家都忙於戰後重建,經濟上都很困難。而且聯合國剛剛成立就向各成員國攤派巨額的費用,對於自身聲譽的影響也不好。聯合國的領導人愁眉不展,這件事情讓他們進退維穀。
就在這時,得知此事的洛克菲勒家族做出決定,出資近千萬買下了一塊地皮,無條件地贈送給了這個剛剛掛牌、身無分文的國際性組織,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陷入了蕭條之中,洛克菲勒家族如此之大的手筆讓人震驚。美國的一些地產商人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紛紛嘲笑這是“愚蠢的行為”,而且他們還說:“照這個樣子經營下去,不出十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財團便會變成洛克菲勒家族貧民集團。”
但是這些商人很快便為自己的言行感到後悔了。聯合國大廈竣工不久,毗鄰它的土地價格便不斷飆升,而這些土地,早已被洛克菲勒家族一並買下。洛克菲勒家族通過這些土地,獲得了巨額的利潤,遠遠超過了他們贈予聯合國的地皮的價值。
“風物長宜放眼量”,洛克菲勒的“贈予”不隻體現了他對世界和平的積極支持,更體現出了作為傑出的投資經營者所應具備的獨到眼光,他對局勢的精準把握不是一般的經營者所能達到的境界。出資近千萬贈予聯合國地皮,在當時,這樣的實力其實別的財團也具備,但是他們隻局限於自己的眼前利益,不懂得一時的舍棄,於是失去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洛克菲勒家族的遠見卓識,讓他們鑄就了百年輝煌,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讚歎的商業奇跡,不得不讓人敬佩。其實,洛克菲勒的成功,還應歸功於他的逆向思維。當一些大財團為了在常人心目中所謂的中心地段覓得一塊寶地而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洛克菲勒則獨辟蹊徑,在當時看來“前途未卜”的地皮上玩起了逆向思維。從最初的招致嘲笑,到後來演繹成令眾人目瞪口呆的經典,洛克菲勒用逆向思維在同行中創造了一個投資奇跡。逆向思維總是在競爭處於焦灼狀態時顯示其異軍突起的超常魅力,誰敢於適時打破常規,誰就有可能率先在“山重水複”中迎來“柳暗花明”。
在今天,開闊自己的視野,用獨到的眼光看待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企業家們的必備素質之一,一味坐井觀天、悶頭算賬不僅積累不到財富、難以發展壯大,而且,還有可能遭遇被淘汰出局的厄運。
國際著名企業海爾集團的總裁張瑞敏在談及企業與機遇的問題時,也提出了獨到的“眼睛論”,他曾把企業劃為三大類:一類是一隻眼睛的企業,觀念尚處於計劃經濟時期,眼睛隻盯著政府;一類是兩隻眼睛的企業,一隻眼睛盯用戶,一隻眼睛盯員工,以滿足雙方的需求,他認為這是市場經濟法規相對完善的條件下比較普遍的現象。然而,海爾卻擁有第三隻眼睛,即盯住“機遇”。張瑞敏說:“企業和人生一樣,缺少的不是機遇,而是缺少發現機遇的眼睛。”正是這隻獨特的“第三隻眼睛”,使他在短短的幾年內抓住了一次次機遇,讓海爾集團從低穀中崛起並不斷邁上了新的台階。
總之,新時代的年輕人要想使自己的事業經久不衰,就必須掌握多項過硬的本領,練就自己的遠見卓識無疑也是很重要的,要知道,成功和財富都屬於在事業上積極奔走,勇於開拓,能夠獨辟蹊徑的人。
智慧箴言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曾經說過:“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懂得何時抓住機會,次要的就是懂得何時放棄利益。”是的,機遇是不可多得的東西,一旦錯過,不複回來。同樣的,舍不得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懂得適時放棄,那麼最後得到的必然也不會太多。慧眼獨具,即可坐擁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