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莊重實在活潑瀟灑
——評《河北日報》1989年省“兩會”的四篇社論
政協、人大一年一度的例行會議,決定了社論的難度,不可能不說“祝賀”之類的話,不可能不說形勢和任務,如何寫好?如何做到圍繞中心不離譜,又引人去讀?的確不那麼容易。
今年“兩會”的四篇社論,從內容上有三個特點:一是指導性比較強。開幕社論:政協的題目是《把河北的事情辦好》、人代會的題目是《人民寄托厚望》,都鮮明講出會議的主題,希望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重要職能,緊緊圍繞治理整頓、深化改革這個主題,集思廣益,共商大計。人民代表要代表人民發揮來自基層、熟悉各條戰線、各個方麵情況的優勢,多想好主意,多出好辦法。政協閉幕的社論,總結了會議的特點之後,筆鋒一下轉到“總觀此次會議,與會委員表現出很高的參政議政積極性”,有了積極性,就會一心一意搞好治理整頓,促進各方麵工作的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要愛護這種積極性,社會各方麵對政協工作進一步理解和支持。二是思想性比較強。人代會開幕社論,針對一些來自基層的代表參政議政意識較差,提出對代表要求更高,要增強共商國是的使命感;閉幕社論強調要說實話、鼓實勁、辦實事,反對對治理整頓三心二意,甚至虛情假意;反對“說了不辦”或“辦而無果”;反對形式主義,一刀切;反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反對形形色色的“短期行為”。三是實實在在。兩篇開幕社論分析形勢,既講了成績又講了問題,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分析取得的成就同發揮委員、代表的作用巧妙地聯係在一起。比如,“一年來,同全國步調相一致,我省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又有新的進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在這期間,縱觀省政協率領全體委員完成的幾件大事,一次會議上千件提案的提出及其辦理實績,政協作出了積極貢獻,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從相當意義上說,河北省工作成績的取得,省人大,省政府在全省人民心目中威望的提高,同每一位代表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是由一位一位代表的努力奮鬥凝聚起來的。”兩篇閉幕社論,對會議的成果概括得很紮實,尤其是人代會的社論相當精煉地吸收了代表們的高見和精彩語言,對貫徹大會決議提出了實實在在的要求。
從寫法上,總的可以說是既莊重、實在,又活潑、瀟灑,也可以說有點文采、有點特色、有點風格。仔細分析,有六個方麵的可取之處:①減少了一般性的“官話”,或說俗了的純程序性的話,如每篇社論的第一段,都不盡一樣。②社論也要帶感情,如政協開幕社論中的“委員們披一路春風,懷一腔豪情,帶一串議題,聚集省會。”③文字力求新鮮活潑。如人大開幕社論中的“人民代表代表人民,這話很好。但是,與其說這是一種榮譽,毋寧說首先意味著一種責任。”“比如形勢,比如農業,比如教育,比如物價,比如廉政建設,比如社會治安等等”。“人民代表當思人民之所思,急人民之所急,言人民之所欲言,為人民操心,為人民鼓與呼。”這兩處排比修辭手段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力度。④俗話入論和引用委員、代表們的話,使嚴肅的“論”顯得比較親切。如“吃饅頭,舉拳頭”,“政協鼓掌”,如代表們說:“不能光聽喊的,要看實的。”“治理不是治死,整頓不是整垮,降熱氣不是降銳氣,放慢速度不是不要速度。”⑤行文比較輕鬆。如“要堅決反對弄虛作假,比如把一個‘紙上談兵’還算不上什麼項目(行話叫做‘影子工程’)取消了就說‘壓縮’了多少多少萬元,這種上糊弄政府,下糊弄百姓的事切不可做。”⑥恰當地引用古詩詞,使文字顯得比較瀟灑。如政協開幕社論中:“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第二節體現特色不拘一格
——《燕趙都市報》標題選評
《燕趙都市報》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歡迎,領導也不斷鼓勵。主要是報紙的內容豐富,有較強的思想性、可讀性。另外,這與他們重視標題的製作是分不開的。最近,我比較係統地讀了今年前五個月的《燕趙都市報》的標題,突出的印象是他們麵向自己的讀者群,把握都市報特點,不拘一格,努力把題目作得準確鮮明,雅俗共賞。
現選擇一些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優秀標題,略加說明和點評,呈獻給讀者和報業同行,供大家欣賞、品評、借鑒。
(一)
辛勤乃如蠶成繭繭老成絲命始休(肩),
相淑芬老師倒在三尺講台上(主)。
說明:相淑芬是邢台市第三中學教師,51歲,長年帶病堅持工作,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暈倒。
五環旗迎風獵獵好兒郎搏冰擊雪(肩)。
長野點燃冬天裏的一把火(主),
第十八屆冬奧會揭開戰幕(副)。
王府井百貨大樓堅持改革不猶豫(肩),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主)。
世代從教傳薪火舉家樹人作園丁(主),
我省表彰518戶“優秀教育世家”(副)。
簡評:這幾個標題顯示了編輯在作題上運用詩詞、歌謠、楹聯藝術的手法,力求使標題對仗工整、韻律優美、寓意深長。看起來賞心悅目,讀起來琅琅上口。
(二)
沏壺好茶給大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