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茶葉公司節前供應有聲有色(副)。
讓湯圓安全下肚(主),
省會衛生部門檢查元宵現場加工點(副)。
說明:檢查石家莊市加工點70多戶,50戶露天操作、無證經營者受處罰,沒收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元宵2000餘公斤。
豬啊,牛啊,出口創彙去!(主),
我省以出口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副)。
簡評:這幾則經濟新聞的標題,使用白話口語,動靜結合,情景交融,通俗風趣,印象深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豬啊,牛啊,出口創彙去!》,運用擬人的手法,這樣一標,使容易枯燥的經濟新聞形象活躍起來了。
(三)
《呂玉蘭》回到人民中間,
正一正保安的歪帽子。
一個醉司機撞飛三名行路客,
一頭死騾子踢倒一群莊稼漢。
簡評:《<呂玉蘭>回到人民中間》是《呂玉蘭》一書首發式消息的標題,編者沒有標“呂玉蘭一書問世”、“首發式在石家莊舉行”之類一般化的題目,而是運用述奇和一語雙關的手法,既通俗又形象,真可謂出神入化,令人叫絕。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這位農業勞動模範的愛戴和懷念之情。文中配發一幅該書封麵的照片,年輕時的呂玉蘭望著人們微笑。這稿的編發,真是獨具匠心!
《正一正保安的歪帽子》報道的是石家莊市整頓保安服務行業的消息,說的是一些保安人員擅自使用警服、警械、警用標誌,甚至違法持有槍支彈藥,極大地損害了公安機關的形象。《正一正保安的歪帽子》,既把個別保安人員的不良作風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又反映了人民群眾對這種不正警風的鄙視!愛憎分明,形象生動。
“一個醉司機撞飛三名行路客”,容易理解,“一頭死騾子踢倒一群莊稼漢”則讓人犯捉摸。這則消息說的是一頭騾子毒死了,27名農民吃了有毒的騾肉病倒了。編輯用“死騾子踢倒”的形象說法,製造了一個懸念,為的吸引讀者。當然,推敲起來,“踢倒”雖然有較強的動感,隱喻也算恰當,但是不夠準確。若用“撂倒”可能會更好一些。
(四)
伊拉克:
核查組裏老美老英太多啦!
美國人警告伊拉克:
“我走了,好好呆著別鬧!”
你倒他也倒,
韓國破產風繼續蔓延。
簡評:我們的報紙對國際新聞的處理曆來十分審慎,特別是地方報紙,對國際事件不能單獨表態,不要有傾向性。因此,許多地方報紙采用國際新聞時,往往按新華社原題標出,即使有的呆板老套,也不敢擅自更動。《燕趙都市報》不墨守成規,他們在國際時事稿麵前,沒有表現出無能為力。他們大膽地作了一些嚐試,在準確表達原意的基礎上,盡量把題目作得新鮮生動。
《核查組裏老美老英太多了!》內容是核查組裏美國人占九名、英國人占五名,俄羅斯、澳大利亞各一名,這顯然不夠合理。標題用“老美”“老英”這種中國老百姓的習慣叫法,顯得風趣。第二條新聞中,美國防部長的原話是:“不要因為美國計劃在今後幾周內減少其駐海灣的軍事力量而重新製造危機。”經編輯巧妙地一改,既符合原意,又通俗易懂,那口氣就像大人教訓孩子。這反映了我們對某些大國的鄙夷態度,含蓄地批評了他們的強權政治。諧中寓莊,分寸得當。
(五)
前麵介紹的都是單稿的標題。《燕趙都市報》的編輯們還經常把內容相同、相近或性質相反的稿件,成組地編發,標題格調一致,講究音律整齊,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例如下麵幾組:
主人祈“財神”群羊葬火海,
牛城烤“雜病”篝火照天燒。
十五放“散燈”小屋著了火。
這都是因搞封建迷信活動,引起火災的,以警示世人。
偏方害人魚膽毒死中年婦,
練功拒醫自己斷送自己命。
偷煤倒黴列車軋斷一條腿,
這幾篇則告誡人們使用偏方要慎重,氣功能健身但不能醫百病,在火車上偷煤沒有好報。
喜!萬家連鎖連萬家,
糟!出租肇事何其多。
不可思議!
一司機盜賣火車記個大過了事,
聳人聽聞!
一女子走火入魔導演血腥悲劇。
簡評:《燕趙都市報》不僅重視大稿、主稿的標題,就是對那些小稿、配稿的標題,也都是精雕細刻。即便是《讀者熱線》中的短稿,僅僅幾十個字,標出題來也是整整齊齊,字數相等,準確生動,琅琅上口。例如,《希望組織種樹》、《自行車莫亂放》、《病例應該寫清楚》、《綠地變成停車場》、《服務不休息》、《馬路常積水》、《路燈熄太早》、《攤主心真黑》。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編者的一絲不苟、不懈追求。
第三節一次漂亮的總體仗
——評《河北日報》《走村進戶話增收》及相關報道
《河北日報》認真貫徹黨中央和省委提出的“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的指示精神,經過精心策劃,從三月下旬開始,抽調精悍力量,組成小分隊,深入基層,訪農家、問實情,開辟“走村進戶話增收”欄目,連續報道農民群眾在增收增效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反映他們的疑惑和心願。“走村進戶”係列主要是介紹一家一戶一村的經驗;開辟《現場報道》專欄,主要寫鄉鎮一級,側重當前,由駐各地記者和通訊員供稿;反映當前活動的,辟有《一線寫真》。同時,與其他形式密切配合,要聞版、經濟新聞版、科教文衛版和理論版,都圍繞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加農民收入這個問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打了一次多側麵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總體戰,這個戰役性報道很出色、很成功,就個人讀後的感覺,評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