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向老板提出加薪有技巧(1)(1 / 3)

秘密 58

巧開“金”口,向老板提加薪要慎重

在職場浮浮沉沉很多年,薪水卻始終停滯不前,這恐怕是不少員工心中的痛。在薪水方麵,公司和員工之間不能達到雙贏,很多人對自己目前的工資並不滿意。那該怎麼辦呢?等著老板主動給你加薪?很多人認為如果自己做出業績,公司肯定會給予加薪。沒錯,公司會根據你做出的業績給你加薪,但是,加薪的幅度或許不能滿足你的期望。很多人害怕自己提出加薪的要求以後老板會有想法,所以不敢提出來。但是,如果你不敢提出加薪的要求,公司是不可能主動給你加薪的。在一個工作群體中,在利益麵前你不應該逆來順受,也不能過分謙讓,而應該善開金口,大膽地向老板爭取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

付出十二分努力後再要求加薪

當然,善開金口的前提必須是你所爭之利屬於你的當得之利,是建立在你已經為公司作出了相應的貢獻的基礎上,這時你才有資本向老板提加薪的要求。

無論薪水高低,工作中都盡心盡力、積極進取,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安寧,這往往是事業成功者區別於失敗者的地方。

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一定要放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想法。對於薪水的問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我們拿1 000元的錢,就應該做1 000元的事”。如果反過來思考一下,我們做了1 000元的事,是不是就隻能拿1 000元的錢呢?因為,主管找不到給我們加薪的理由。若拿1 000元的錢,做了10 000元的事,那麼加薪必定是自然的事。小付出,小回報;大付出,就有大回報。將工作僅僅當做賺錢謀生的工具,這種想法本身就會讓人蔑視。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相信大多數企業經營者是明智的,希望能吸引更多富有才幹的員工,並且會根據每個人的努力程度和業績來晉升、加薪。

俾斯麥,這位德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雖然有許多做法並不能令我們認同,但他還是有一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俾斯麥在德國駐俄外交部工作時,薪水很低,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工資低而放棄努力。在那裏,他謙恭處世,學到了很多外交技巧,結交了許多有地位的朋友,也鍛煉了自身的決策能力,這些對他後來的政治活動影響很大。

世界上大多數人希望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如果你能改變這種想法,你的職業就超越了一份普通工作的意義,你也就邁出了人生成功的第一步,你的職業生涯也必將有所成就。

在你真正為公司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之後,你還應該弄清楚自己的“價值”,而且這個“價值”必須是站在公司的立場上去考慮。你也許會說,我都為公司付出那麼多努力了,難道這些不是我的價值嗎?為什麼還不能要求加薪?你付出了努力沒錯,但是你所做的努力是不是為公司帶來了老板期待的結果呢?如果你的努力隻是無用功,絲毫沒有為公司帶來效益,那麼你仍然不是公司不可缺少的人才。

善開“金”口,要求加薪有技巧

當然,如果你的努力為公司贏得了利益,你在人事部的考評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你就可以勇敢地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要求,來爭取自己應得的利益了。

可是,有許多人因不會爭利而頻頻“吃虧”。不會爭利一般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不敢爭利。對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不敢開口向領導要求,既怕同事有看法,也怕給領導造成壞印象,大有“君子不言利”的味道。另一種是過分爭利。利不分大小,有則爭之,結果整日跟在領導屁股後麵喋喋不休地講價錢、要好處,把領導追得很煩。這兩者都是不會爭利的表現。

依前輩們的經驗,爭利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不爭小利。不為蠅頭小利傷心動氣,以顯寬廣胸懷、大將風度,在領導心目中形成“甘於吃虧”和“會吃虧”的好印象,在小利上堅持忍讓為先。

2. 要明白“一分汗水,一分收獲”的道理,不要有“少勞多得”的想法。

3. 按“值”論價,等價交換。不能擴大要求,也不要讓領導削減對你的獎勵。

除把握好以上分寸之外,你還要想好要求老板加薪的理由以及如果被拒絕後又該怎麼辦。由此可見,向老板提加薪這件事要慎重,不能盲目。如果沒有方法和技巧,要求加薪的結果很可能會與你的願望背道而馳。下麵有六個技巧,也許能成為你的有力參考。

1. 單獨約會

進行薪酬談判時,不要試圖聯合集體的力量,沒有人比老板更懂得利用人在利益追求上的私心。幾個人擰成一股繩去談加薪,領頭的那個往往會成為犧牲品,跟從者倒多少能得到一點實惠,因此,切勿帶一幫“小弟”前去磋商,一切要依靠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