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生存細節——職場的奧秘(1)(2 / 3)

另外,在使用人才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的是杜絕人才浪費。人才的浪費要比水、電、紙張等其它方麵的浪費嚴重的多。人才浪費是企業最大的損失。一專多能、人盡其才,是人才經濟學的杠杆,也是人才經濟學工程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通常,一些企業在把選定的人才培養成為真正的人才後,卻不能合理的利用,往往因為對這位人才所做的某一件事情不滿意而否定其它工作,輕易的調換工作。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是長期積累的技術、技能被擱置,不能傳遞下去。特別是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後繼無人、技術斷層的後果非常嚴重。要想彌補這樣的技術斷層,那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又要花費多少時間呢?這筆經濟帳算完了之後,企業領導們會不會覺得人才浪費是最嚴重的浪費呢?如果三國時期的曹操當時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他統一的道路就不會那麼漫長。

總之,如果企業在人才的選賢任能、杜絕浪費等方麵,做到人盡其才,那麼這個企業的騰飛發展就指日可待了。

經濟學家

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SCHOLES)

邁倫·斯科爾斯美國著名經濟學,1961年獲工程學士學位,1964年獲芝加哥MBA學位,1969年獲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68年-1973年執教麻省理工學院,1972-1983執教芝加哥大學,1983至今執教斯坦福大學。斯科爾斯與已故的經濟學家費西爾·布萊克曾於1973年發表《期權定價和公司債務》一文,在這篇文章中,他們給出了期權定價公式,即著名的布萊克-斯科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由此獲得1997年諾貝爾經濟獎。

國王的做法 ——馬太效應

職場中的每一個人在工作過程中免不了遇到競爭,因為現在就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強者會越來越強,弱者也越來越弱了。有錢人越來越富有,沒錢人越來越貧困。這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

《聖經·新約》中馬太福音第25章講述了這樣一則寓言:一個國王準備出去遠行,在遠行之前,他把平日裏最忠心的三個仆人叫到身邊並每人給了一錠銀子,吩咐道:“我要外出一次,可能要很長時間,這期間你們用這一錠銀子去做生意吧,等我回來時候,再來見我。”幾個月過後,國王歸來.他的仆人們也都回到他的身邊。國王問起他們做生意的事情,第一個仆人說:“陛下,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現在已賺了10錠。”國王聽了不住地點頭稱好,於是,國王獎勵第一個仆人10座城邑。緊接著由第二個仆人報告:“陛下,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國王聽了也很高興,也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報告說:“陛下,我不是做生意的料子,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裏,沒有動過。”國王的臉色有些不悅了,於是國王下令將第三個仆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說:“凡是少的,奪下所剩下的。凡是多的,就讓他擁有更多。”

上麵的這個故事中,國王給三個仆人的銀子是一樣多的,可是最後,由於各自表現的不同卻使得結果相差懸殊。在經濟學上,此現象被叫做“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馬太效應”是20世紀60年代的知名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首次歸納總結的。它的意思是說任何個體、群體一旦在某一個方麵(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它的寓意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社會現象。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馬太效應”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果一個人前年是先進工作者,去年是先進工作者,那麼可能以後的每年都是先進工作者。這說明了什麼呢?這就說明一個人過去種種經驗積累和優秀成績的沉澱已經是他今後成功的基礎了,從而為以後的評選尋找到更多的機會。正所謂一步領先,步步領先;一步落後,步步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