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
詹姆斯·麥基爾·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穆爾弗裏鮑爾。他1940年畢業於中田納西州師範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並在田納西大學完成了一年的研究生課程,194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48年,他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86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著作有:《價格、收入與公共政策》、《個人投票選擇和市場》《公債的公共原則》、《財政理論和政治經濟學》、《讚同的計算:憲法民主的邏輯基礎》、《民主進程中的財政》、《俱樂部經濟理論》、《公共產品的需求與供應》、《成本與選擇:一個經濟理論的探討》、《公共選擇理論:經濟學在政治方麵的應用》等。
小靈通火爆的秘密——消費者剩餘
小靈通在用戶的心中,一直以來形成了“便宜”的概念,雖然有一些缺點。但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小靈通在價格上的巨大誘惑使其弱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省錢是最實惠的。這與消費者剩餘是分不開的。
這是一則有關小靈通在各地迅速發展的最新報道:2007年最後一天的下午3點半,在某地工商聯就職的劉先生在此地電信29路營業廳辦理了小靈通業務,成為該地區第10萬個小靈通用戶。此時,該地開通小靈通還不到10天。
另有一些媒體報道:目前,小靈通已經覆蓋了全國大約310多個城市,用戶數超過1100多萬,其中去年新增的用戶就達到750多萬。而固定電話在去年新增用戶中,小靈通就占了近20%。由此可見,每個城市開通小靈通業務,都無一例外地大受歡迎,電信營業廳門庭若市,更是出現了久違的排隊現象。
小靈通為什麼能夠如此火爆呢?一句廣告語曾道出了其主要原因:“用市話的價格打手機”。對,就是因為它的價格便宜,所以才有如此廣闊的銷售市場。
小靈通屬於一種無線市話業務,它具有利用已有的固定電話網絡,實現無線接入的功能。換句話說,使用小靈通相當於把家裏的固定電話揣在了自己兜裏,而且可在市內隨便走動,非常方便。其最主要的優點是資費低廉:每3分鍾才0.2元,月租費隻有15元至25元,並且單向收費,相比手機價格更為低廉,不少地方都是由運營商“送機入網”。雖然其具有無法漫遊,在有的城市信號不太好的缺點。但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小靈通在價格上的巨大誘惑使其弱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省錢是最實惠的。
因此,小靈通火爆的秘密用經濟學術語說,就在於其為消費者提供了較多的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
消消費者剩餘,是紐約大學教授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的經濟學概念。所謂消費者剩餘,是指一種物品的總效用與其總市場價值之間的差額,換言之,就是消費者願意為一種物品支付的錢減去消費者實際支付的錢。而生產者剩餘是與此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其定義是生產者得到的價格減去其成本所獲得的利益。但我們這裏隻說消費者剩餘。就小靈通而言,消費者願意為它支付多少錢有一個很好的參照物:使用普通移動電話所支付的費用。在絕大多數地區,預付費的移動電話市內話費為每分鍾0.5元,不收月租費,後付費為每分鍾0.4元,月租費50元。而價格低的手機也要上百元,高的甚至數千元。而小靈通的綜合使用費用明顯低於普通移動電話,消費者就可欣然接受。因為,消費者願意為小靈通支付的資費要比普通手機低15-20%。而小靈通的實際資費水平僅相當於普通移動電話通話費的1/6。而且,市場小靈通手機的平均價格隻相當於普通手機的一半左右。兩者互相比較,我們很容易看到小靈通使用者獲得的消費者剩餘是多麼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