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各方核心優勢和資源。隻有在科研、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等方麵擁有核心優勢的條件,才能成為聯合對象。
◆重視企業間的合作誠意和資信。捆綁銷售中容易被忽視但卻是非常關鍵的是合作夥伴的誠意和資信。良好的企業信譽和誠意的合作能彌補某些方麵的不足。
企業的商品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價值,原因在於顧客認為它能帶來享受,因此很願意為之付出代價。需求定律告訴我們:代價越低,顧客需要的量就越大;而代價越高,顧客需要的量就越少。商人在“捆綁商品”上具有壟斷力,這就說明了“捆綁商品”能給顧客帶來享受,對本來就可以在“捆綁商品”上賺取盈利的壟斷者來說,捆綁銷售顯然是大大有益的。
經濟學家
勞倫斯·羅·克萊因(Lawrence R.Klein)
克萊因 1920年出生於美國 曾先後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士。1950年- 1954年 在密西根大學經濟學講師。不久到牛津大學統計中心計量經濟學高等講師 。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維也納高等研究院和哥本哈根大學客座教授。重要著作:《凱恩斯革命》、《計量經濟學教科書》、《美國計量經濟模型,1929-1951》、《布魯金斯美國計量經濟季摸型》、《決策指導之計量經濟模型》。
渡渡鳥的絕種與家貓的永世繁衍——財產私有
地球上原來大約有5億種生物生存過,而如今地球上隻有2000多萬種生物生存,其中的150萬種動物生存。因為大多數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滅絕。動物絕種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把動物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瀕臨滅絕的動物,另一類則不是。在瀕臨滅絕和未遭此威脅的動物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是公共財產,後者是私有財產。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狼:1933年滅絕!
澳大利亞袋狼:1934年滅絕!
塔斯曼尼亞虎:1936年滅絕!
巴厘虎:1937年滅絕!
巴基斯坦沙貓:1940年滅絕!
亞洲獵豹:1948年滅絕!
中國豚鹿:1960年滅絕!
墨西哥灰熊:1964年滅絕!
台灣雲豹:1972年滅絕!
35億年前,當地球上第一次出現生命至今,已有 5 億種生物生存過。但是,大多數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滅絕。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物種滅絕是地球上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例如,6500 萬年前的恐龍、2.5 億年前的三葉蟲都早已灰飛煙滅了,與此類似的生物還有很多。
實際上,在地質時代,物種滅絕的速度極為緩慢。鳥類大約平均每300年滅絕一種;獸類為80000年滅絕一種。但是,據2007年12月美國斯坦福大學一研究小組估測,到本世紀末,將會有10%的鳥類消失,到2100年,至少會有1200種鳥滅絕,而這一數據僅是保守的估算。近50年間,已經有40多種獸類完全消失了。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要比自然規律條件下快1000-10000倍。
地球上生物的滅絕速度快的如此驚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一嚴重的生態危機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動物學家等的關注。1973年,美國國會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提交了《瀕臨滅絕動物種屬法案》,報告中總結說:動物滅絕的兩大主要原因是獵殺和對其生存環境的毀滅。這一結論是經過科學研究和合理分析才得出的,不得不說有很多的真實成分,但是,真相真的僅僅如此嗎?讓我們來看兩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