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旅遊方式被稱為農業“嫁接”旅遊,現在,上海郊區開始流行這樣的“種菜體驗園”,這種旅遊方式也驗證了那句諺語“一個景點繁榮一個地區”、“一片山水富裕一方百姓”。旅遊農業繁榮了“江家菜地”也富裕了上海郊區的農民。 旅遊農業本質上屬於現代服務業的一種形態。所以旅遊業的繁榮也帶動了服務業及相關的運輸業、製造業,食品加工業等多種行業的發展。統計顯示,旅遊業每投入1元,相關產業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每增加1個就業人員,社會中就能增加5個就業機會,串珠成線,農民都走上了非農化的道路。這種旅遊“嫁接”農業正是利用農村特有的田園風光和資源吸引了來自城市的居民享受田園生活式的旅遊,從而帶動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進而提高農產品再生值;“種菜顧問”式的新行業也為農民就業指引了方向。據統計,去年全年赴郊區旅遊的人數達到1500多萬人次,農業旅遊總收入超過10個億。這就是產業互動創造的乘數效應。
威廉配第曾說過:“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人們用自己智慧的大腦、勤勞和雙手為自己打造了一片新的天地。
經濟學家
弗·馮·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弗·馮·哈耶克1899年出生於奧地利,20世紀西方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當代新自由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從事教學和著述,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先後執教於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德國弗萊堡大學等著名學府。他在政府幹預、社會主義製度下的經濟核算、社會結構的演化等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於1974年與綱納·繆達爾分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賣火柴的“大男孩”——稀缺價值理論
火柴,現在很少人使用了,可是街上卻有一家火柴盒專賣店,而且生意非常紅火,因為物以稀為貴,所以鑽石才會比水值錢。
“鵝毛般的雪花在空中飛舞著,她凍得蜷縮在牆角,在點燃最後一根火柴後,被疼愛她的奶奶帶進了天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童話故事裏有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然而現實生活中也有個靠火柴盒點亮生活的“男孩”——“火柴語錄”店的黃老板。隻不過現代賣火柴盒的“王子”比童話故事裏賣火柴的小女孩不知幸運多少倍,充滿創意藝術以及獨具一格的火柴盒讓黃老板在他的事業道路上打開了成功的大門。
當走進煙袋斜街時,就會看見在一家小店門口懸掛著一盞碩大的火柴燈,格外引人注目,而且店內圖案不一、五彩繽紛的火柴盒更讓人目不暇接。“火柴語錄”蘊含著對火柴文化的理解,不論是製作還是價格,一盒火柴儼然就是一件藝術品。
黃老板曾說:“在讀書時學的是美術專業,一直想幹一件可以把自己的專業與興趣結合在一起的事情——設計火柴盒、靠創意尋找商機。”
顯然目標早已確定,可是要開創一條推廣火柴的道路並不容易。尋找店鋪、設計火柴盒都曾讓黃老板費盡了心思。很明了,消費者買這種有品位的火柴主要是為了收藏,很少有人會把它當作日用品真正使用。在經過對一些繁華地帶的調查後,“火柴語錄”最終落戶煙袋斜街——這個能吸引大批中外遊客且消費檔次較高的地方。
雖然有了好的消費環境,但火柴盒設計得不吸引人也是白費心機。因此,可以看到店裏各式各樣風格包裝的火柴盒,從京劇臉譜到兵器世界,從古典名著到曆史人物,琳琅滿目的包裝讓人幾乎忘記了火柴盒裏的“實質”——被塗上各種顏色的普通火柴。黃老板說:“曾經有一位顧客一口氣買了50多套火柴盒,打算買回家放在玻璃容器中當藝術品欣賞。”而且“火柴語錄”在全國已有30多家加盟連鎖店,黃老板在商界裏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幾乎將要消失的火柴,為什麼在黃老板手裏卻成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呢?雖然在別人眼裏最平常不過,但黃老板賦予了它獨特的文化特征,使其它產品無法與其相提並論,可以說是非常稀有甚至是僅有的,恰恰應驗了一句古語:物以稀為貴,稀缺創造價值、稀缺成就價值、稀缺就是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