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老驥伏櫪酬壯誌(2 / 3)

華茂外國語學校創辦六年來,得到了神速的發展,不僅在社會上取得了很好的口碑,而且招生情況也異常火爆,特別是鄭璧如任校長的小學部,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評,更得到了華茂集團的讚賞,董事局徐主席一直在考慮,該怎麼好好地獎勵一下鄭璧如。

2003年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慶祝大會在華茂的大禮堂隆重召開了。包括高中部、初中部和小學部在內的全體教師濟濟一堂,以自己的方式共同歡慶著這個特殊的日子。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用清脆的歌聲和歡快的舞蹈,表達著對教師們的感謝之情;多才多藝的年輕教師們也紛紛上台表演自己的拿手絕活,盡情地抒發著內心的快樂,樂曲聲、歡笑聲將偌大的禮堂彙聚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當時,徐主席正在國外,無法親自出席這個盛大的慶祝活動,便特意委托集團總裁代表他出席慶祝大會。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華茂集團的總裁走到了舞台的中央,他用洪亮的聲音高聲宣布:“今天,是我們教師自己的節日,我謹代表集團董事局徐主席,向華茂外國語學校的全體教師們致以最熱烈的節日祝賀!下麵,我受徐主席的委托,宣讀他給全體教師的一封賀信。”

說著,總裁舉起了手中的一封賀信,當著全校師生的麵從容地將這封信拆開,並宣讀了徐主席的賀詞。頓時,經久不息的掌聲又如洶湧的波濤,在禮堂裏久久回蕩。

“下麵,我還要代表徐主席,再宣布一項決定!”總裁忽然提高嗓音,鄭重地宣布:“鑒於鄭璧如校長對華茂教育事業的突出貢獻,董事會決定,獎勵鄭璧如校長人民幣五萬元整!”

一次性獎勵校長個人五萬元,這在當時可是從未有過先例的!禮堂裏頓時更加熱鬧了,有的人驚訝,有的人振奮,更多的人向鄭璧如投去了祝賀和羨慕的眼光,掌聲再一次響起。

聽到這個消息,鄭璧如的第一感覺,不是激動,不是欣喜,卻是十分的突然、十分的意外。是啊,平心而論,無論是小學部、初中部還是高中部,華茂國際學校的整體教育水平都是不錯的。由鄭璧如主持工作的小學部成績固然有目共睹,可高中部的升學率很高,初中部的中考成績也在全市名列前茅,諸位校長功不可沒呀,怎麼就偏偏獎勵他一個人呢?鄭璧如突然感覺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該怎麼處理這筆巨額的獎金呢?鄭璧如陷入了矛盾之中。

那段時間,他的親家母身患癌症,在杭州住院手術,正急需大筆費用;他那年近九旬的老母樓文琴也不慎骨盆摔折,正需要安裝進口的零件,這五萬元錢對於鄭璧如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可是,想來想去,雖然這筆錢董事會是獎勵給他個人的,但要是自己真的全部拿下了,又覺得不太妥當,畢竟,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能得到董事會的獎勵,是離不開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的啊。

那天鄭璧如回到家,想跟妻子商量商量,可是還沒等他開口呢,胡賢祉就猜到了丈夫心中的想法,她說:“你是不是想把這筆獎金反饋給老師們?”

鄭璧如知道,妻子也是豁達之人,在一般情況下,她是決不會在乎這筆獎金的。可眼下情況特殊,兩家的老人都急需花錢治病,如果把這“雪中送炭”的五萬元錢回饋給教師們,公正廉潔是做到了,可對於家庭、對於親人來說,這麼做是不是又有點太自私了?

所以,此時的鄭璧如,特別在意妻子的態度,他看了胡賢祉一眼,試探著問道:“你支不支持?”

胡賢祉望著丈夫有點緊張的神情,輕聲地笑了,她十分豁達地說:“老師們也都不容易的,你既然已經有主意了,就按你的意思辦吧,我沒意見。”

“賢祉,謝謝你!”雖然妻子一直都是這麼地體諒自己、支持自己,但是這一次,鄭璧如還是禁不住對妻子充滿了感激之情。他緊緊地握住妻子的手,由衷地說道。

有了妻子胡賢祉的支持,鄭璧如的心情頓時釋然了。可是,該如何把這五萬元回饋給教師們呢?直接給大家分錢吧?也太俗氣了點兒吧?況且總裁都已經在大會上宣布了這是給他個人的獎勵,萬一大家要是不肯收錢呢?

“這還不簡單,發錢不合適,那你就給大家發一樣紀念品唄。我看雅戈爾襯衫大家都喜歡,要不就當夏季校服一人發一件襯衫吧?”賢內助胡賢祉又及時給丈夫提出了建議。

鄭璧如覺得妻子的話挺有道理。華茂外國語學校的小學部有近兩百名員工,再加上學校的幾十名校務會議成員,算算錢,也剛好給大家一人買一件雅戈爾。

襯衫買來了,鄭璧如讓辦公室的同誌分給大家,有的老師不好意思地說:“鄭校長,這錢是獎勵給你個人的,你怎麼拿來買東西給大家呢?這襯衫我不能收。”

鄭璧如懇切地對大家說:“非常感謝老師們對我工作的支持,我們學校能取得一些成績,工作是大家做的,大家都有一份功勞,所以我把這錢拿出來買東西,大家高興高興,也算是我對大家的一片謝意吧!”

這筆意外的獎勵,最後就這麼得體地處理了,鄭璧如也因此進一步贏得了教師們的敬重。

此事很快就傳到了徐主席的耳朵裏,他感慨地說:“老校長處理問題就是不一樣啊!”

時光如流,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十年光陰又悄然逝去,驀然回首,鄭璧如已即將踏入古稀之年。在民辦教育的領域裏漫漫求索了十個年頭,白霜早已染盡了他的雙鬢,可鄭璧如卻仍舊是一頭老當益壯的孺子牛,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民辦教育這片沃土上。

然而歲月不饒人啊。2004年的初冬,當鄭璧如還在華茂外國語學校幹勁十足地忙碌著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降臨了。

那段時間,他又是到北京去講學,又是到廈門去考察,連續的出差打亂了鄭璧如一向很有規律的生活。在出差途中,有幾次他突然感覺胸悶,可是坐下來靠在椅子上歇一歇,便又感覺沒事了。所以,鄭璧如以為是旅途勞累的緣故,並沒有當回事兒。

幾番奔波回到寧波後,鄭璧如偶爾跟女兒說起了近段時間自己的身體不適,身為醫生的鄭芸馬上引起了重視,她對父親說:“爸,您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像您這個年紀,對自己的身體可千萬馬虎不得了。”

鄭璧如嘴上應承著,可思想上還是沒有引起重視。2004年11月4日,剛過完68歲生日的鄭璧如又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上班,剛剛在辦公室坐下,胸口又隱隱地疼了起來。他靠在椅子上歇了好一會兒,疼痛雖然沒有再加劇起來,但是女兒前幾天要他去醫院檢查的話卻在腦海裏跳了出來。看看手頭暫時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鄭璧如決定去學校的醫療中心看一看,讓校醫給檢查檢查。

他慢慢地向著校醫療中心走去。可能是在辦公室休息了一會兒的緣故吧,等來到醫療中心的時候,胸悶胸痛的症狀已經消失了,鄭璧如的精神狀態隨之也恢複了。

聽了鄭璧如的描述,校醫為他仔細地做了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不過校醫也說了一番跟鄭芸一樣的話,讓鄭璧如千萬不要麻痹,一旦有胸悶胸痛的情況再度發生,要立即來檢查。

檢查的結果讓鄭璧如放心了不少,他離開醫療中心,打算回辦公室繼續工作。可是沒想到,剛走到辦公室的樓下,胸口驟然間又疼痛起來,而且來勢十分凶猛。鄭璧如用手扶住牆壁,想緩口氣,卻怎麼也緩不過勁來,他趕緊硬撐著重新往醫療中心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