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文主義哲學總評
文藝複興時代有什麼特點?對此,恩格斯有過一段精采的論述。他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曆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一一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麵,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麵的巨人的時代。給現代資產階級打下基礎的人物,決不受資產階級的局限。相反地,成為時代特征的冒險精神,或多或少地推動了這些人物。那時,差不多沒有一個著名人物不曾作過長途的旅行,不會說四五種語言,不在幾個專業上放射出光芒。列奧納多 達 芬奇不僅是大畫家,而且也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他在物理學的各種不同部門中都有重要的發現。阿爾勃萊希特 丟勒是畫家、銅板雕刻家、雕刻家、建築師,此外還發明了一種築城學體係,這種築城學體係,已經包含了一些在很久以後被蒙塔郎貝爾和近代德國築城學重又采用的觀念。馬基雅維利是政治家、曆史家、詩人,同時又是第一個值得一提的近代軍事著作家。路德不但掃清了教會這個奧吉亞斯的牛圈,而且也掃清了德國語言這個奧吉亞斯的牛圈,創造了現代德國散文,並且撰作了成為16世紀《馬賽曲》的充滿勝利信心的讚美詩的詞和曲。那時的英雄們還沒有成為分工的奴隸,分工所具有的限製人的、使人片麵化的影響,在他們的後繼者那裏我們是常常看到的。但他們的特征是他們幾乎全都處在時代運動中,在實際鬥爭中生活著和活動著,站在這一方麵或那一方麵進行鬥爭,一些人用舌和筆,一些人用劍,一些人則兩者並用。因此就有了使他們成為完人的那種性格上的完整和堅強。書齋裏的學者是例外:他們不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人物,就是唯恐燒著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
恩格斯的這段話,明快洗練,高空俯視,總體評說,形象生動地概括了文藝複興年代的時代特色。恩格斯的評述,論人兼及論時論事,將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產生的傑出人物結合在一起予以闡述。在他看來,那是人類曆史上從來沒有經曆過的最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換句話說,唯有那樣的時代才能產生那樣的巨人,也唯有那樣的巨人才能如此生動有力地代表和表現出他們所處時代的品位和精神。
這樣的情況在曆史上絕非等閑現象,而是幹載難逢的大幸運。一方麵,不是任何一個時代都有條件成為偉大的時代的;另一方麵,即使是一些非凡時代,也未必就能找出可以淋漓盡致地代表這時代的風雲人物,以致以後一見到這些人物,就禁不住擊節而歎,不錯,這就是那時代的靈魂與領袖。
而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恰恰就出現了這種千載難逢的奇麗景象,因此,我們講文藝複興時代的巨人特色.也就在相當程度上揭示了那個時代的特色;而講那個時代的特色,也就差不多在總體上說明了那個時代的代表人物的個人特點。而這些特點,也就可以稱之為文藝複興時代人文主義哲學的一般特征。這些特征包括:
1,一個巨人彙聚的世界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的巨人們,其一個突出的特色,便是他們的博學多才。可
說,凡在那個時代裏可以稱為人物的人物,個個都是全才。
對於這些全才而言,懂得兩三門外語,實在是很平常的表現。深入到兩三個、三四個、以至五六七八個貌似互不相幹的專業領域,並且很好地掌握這些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同樣平平常常,無足為怪。什麼文理分科,什麼專業界線,什麼先精後博,對他們來說,近乎毫無意義。他們似乎對後來人的所謂專業意識,若非渾然不覺,便是不屑一顧。他們仿佛個個都是500載難逢的曠世之才,要學什麼就會什麼,會了什麼就能精通什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首推達 芬奇。即便那些不如達 芬奇博學的人物,如丟勒,如馬基雅維利,如莫爾,也都是具有多種才能的人士。
達 芬奇簡直就是一個人類的奇跡,他幾乎是一個完人——如果人類確實有完人的話。他不但有很高的修養,有健美的體魄,有非常英俊的外表,有迷人的風度,而且有令人驚歎不止的各種各樣的才能。他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是一位不尋常的建築學家,又是一位對美學、哲學作出過深入思考的非凡思想家。他的才能已經無比全麵,他的設想還要更其豐富多彩,他的成就已經十分巨大,他的計劃還要更其無與倫比。他的傳記作家評價他說:“芬奇的多才多藝使他的同代人驚訝不已。‘一個小小的腦袋怎麼裝得下那麼多東西?’他的藝術活動、智力活動與心理活動是包羅萬象的。他試圖重新創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廣大無垠,解釋世界的奧秘。他是個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工程師、音樂家、解剖學家、數學家、博物學家、發明家、天文學家、舞台設計師、哲學家,一身多能。”這個且不說他,隻要看一看達 芬奇逝世後留下的未曾發表的手稿,就足以令人歎為觀止。這些手稿大約有5000頁之多,單是題目就有約50頁。人們隻消閱讀一下這50頁中的部分題目,大約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恩格斯要說那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了。這些題目包括:
“古代寓言、中世紀哲學、海潮的起因、空氣在肺部的運行、地球的大小、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貓頭鷹的夜生活習慣、人類視覺的自然規律、火焰的性質、把圓周變成正方形的公式、地心吸力、樹枝在風中有節奏的擺動、一種飛行器的草圖、治療膀胱結石的處方、用充氣皮夾克作為遊泳的一種工具、一篇關於光和影的論文、一個遊樂園的設計圖樣、一套新的作戰武器、香水的一種製作法、一套最早的幾何原理、關於噴泉水壓的一係列水力學研究、鳥獸習慣的多方麵觀察、一篇研究真空的文章、用蒸汽作動力的一種裝置、關於最早期格言的一個篇章、一篇關於月球性質的專題論文。”
夠博大夠廣泛夠不可思議的了。然而這不過是他手稿中全部題目的1/5罷了。
他們博學,但他們絕不因為博學而淺薄一淺薄還能算作巨人麼?以達.芬奇為例,他不僅是一位人類藝術史上的曠世奇才,而且是一位饒有建樹的大科學家,還是一位具有卓越思想才能的大智者。他的哲學思想是嚴格地以經驗為認識基礎,以藝術和科學實踐為主要依據的。雖然他不似後代哲學人士那般傾其全力,治於一端,但他的很多哲學見解,亦足以啟迪後人,讓人們在研究他身後那些哲學大家如英國經驗主義和大陸理性主義哲學家的時候,也能在他身上看到某種曆史淵源與發生軌跡。
達芬奇的哲學思想,首先是他的“科學必須是經驗與理性相結合”的主張。這主張,在達 芬奇來講,既是一種智慧的思考,又是一種典型的經驗之談。因為他本身具有多方麵的科學實踐和藝術實踐,所以他的哲學思考,永遠不會流於空泛。他的文章,仿佛信筆為之,卻能言之有物。他重視經驗,認為“智慧是經驗的產兒”,認為“我們的一切知識,全都來自我們的感覺能力”。他說:“在我看來,經驗是一切可靠知識的母親,那些不是從經驗裏產生、也不受經驗檢定的學問,那些無論在開頭、中間或末尾都不通過任何感官的學問,是虛妄無實、充滿謬誤的。如果我們懷疑一切通過五官的東西,以為不可靠,那就應該加倍地懷疑那些背離五官的東西,如上帝和靈魂的本質之類,因為在這類問題上是爭執不休、永無定論的。”
達 芬奇相信經驗勝過相信上帝,至少在上麵引述的這段話裏是如此。在他看來.上帝比感覺更靠不住。達 芬奇並非無神論者,但為了自己的科學和經驗,那麼隻好讓上帝委屈一下了。
達 芬奇的哲學思想,大多體現在他那些浩繁無邊的日記體中。因為是日記體,所以很多意見,仿佛是不經意而為之,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特別是缺乏一定的體係安排,但並不因此使他的哲學思想顯得淺碎沒有深意。後代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者爭論不休的問題,在他那裏,也許隻消三言兩語便有形象而中肯的說明。比如:講到科學與實踐的關係時,他說,“科學是統帥,實踐是士兵”;講到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時,又說,“最大的不幸是理論脫離實踐”。當然,在後來居上的那些更為成熟的西方哲學家看來,這些議論太像格言而不類乎哲學思辨。殊不知,達,芬奇原本與中世紀經院哲學無涉,對於抽象艱深的哲學命題,直言破的,瀟灑為之,正是他的英雄本色。
2,高舉複興旗幟,開拓新的文明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的思想界,雖然做的是一番前無古人的事業,然而他們所高擎的卻是複興古典文化的旗幟。
何須如此?
.
因為,一方麵,對於這一代人來說,從中世紀的前輩那裏實在找不到可以借鑒與繼承的有價值的內容了。這自然不是說,他們與中世紀思想家之間齊刷刷劃清界線,一絲一毫的聯係也不曾發生,而是說,就他們的思想基礎、思想主旨和整個理論體係而言,他們與中世紀經院哲學的舊思想、舊體係已絕然不同,甚至勢不兩立。另一方麵,他們猶處在發展的初始階段,他們還未形成成熟的思想體係,還需要請出古人的權威和言論來為自己的事業服務。於是,他們的目光便越過中世紀,而向古希臘的賢人們問詢求索。
中世紀本質上是神的世紀,是宗教的世紀,而神和宗教的世紀正是文藝複興者們要反對的內容。倒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學說,與他們所追求的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主旨相契相合,於是,便將古人請來,以為自己的事業張目。但畢竟時代不同了,文藝複興時代的社會文化基礎已經發生新的深刻的曆史性變化。雖然此時的情形依稀如同彼時的情形——此時重視商業,彼時也重視商業;此時重視科技,彼時也重視科技;此時重視人的藝術與文學,彼時也有相近似的文學藝術形式。然而,畢竟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古希臘時代的市場行為怎麼比得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古希臘的城邦典範雅典怎麼比得上佛羅倫薩?亞裏士多德的物理學怎麼比得上哥白尼和伽裏略對天文物理學的認識?古希臘時代的藝術和文學人物又怎麼比得上薄伽丘和莎士比亞?
如果說,古希臘時代還是入神共在的一種初始的人文狀態,文藝複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就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主張去掉“神”氣,讓人來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如果說,古希臘時代的城邦經濟還是古代商業經濟的一朵絢麗的花朵,還很難結出豐碩的果實,那麼文藝複興時代的城市經濟已經開始形成一條奔騰不止的長河,它將日益顯示出無比強勁的生命力和延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