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客廳裏,他不是最風花雪月的,也不是最柔情似水的,卻是一個最有別致的浪漫情懷的客人。
他是一個實幹的力學家,德高望重,似乎更適宜成為一個『標本』,被莊嚴地供奉在曆史的功勳簿上。然而,他卻用他全部的人生詮釋了一種活法:他願意虔心服從的理想。他一生忠誠的愛情,他始終不變的友誼,在一種執念的引導下,被照顧得麵麵俱到。
這樣的人生,不是隻有羨慕,更多的是尊重!
我們靜默地相愛在最美的時光裏,
“恭喜周兄弄瓦之喜啊!”
“這孩子將來要是能生得嫂夫人那樣的美貌,再加上培源的聰慧,可不得了!”
“好竹出好筍,這還用說嗎?”
……
一走進梁家的客廳,周培源就被一片恭喜、調侃之聲包圍住了。在座的都是老朋友,說起話來沒那麼多客套。是真心為他高興,卻也免不了逗趣調侃一番。
周培源剛做了父親,正是滿心歡喜的時候,聽到什麼都覺得悅耳。生命真的是太神奇了。那個軟軟的、花朵一樣嬌嫩的孩子,將傳承著他的血脈與情感,一點點地長大,為他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欣喜與感動。這是一種迥異於其他所有成就的驕傲與滿足。他的生命中有再多的成就與榮耀,也及不上這個孩子帶給他的那種純然的歡喜。
他是一位教力學的教授,可首先,他是一個女人的丈夫、一個女孩的父親。他一直在研究力學,對世間的一切“力”了如指掌。可是誰來告訴他,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給了他現在的幸福生活?
不過是短短幾年的光景,周培源的人生就像雲霄飛車一樣,翻翻轉轉,刺激中帶著無與倫比的驚喜。嬌妻、愛女、心儀的工作,生命對他的厚待,在這幾年裏體現得溫情而淋漓盡致。
那一年,周培源不過三十多歲。他的意氣風發與人品風流,如同他正當其時的年華一樣,絢爛而極致。
比起別人,比起這個客廳裏的其他朋友,周培源顯然是個幸運兒。他在最美的時光裏,遇到了最愛的人,然後,靜默地相愛、寂然地歡喜,相攜走過了風雨交加的一生。
在沒有相遇之前,誰也想不到相遇究竟有多美好。如果上天真有“注定”的安排,又在最合適的時刻讓你走進了那個“注定”裏,那麼,你一定要相信並且感恩——你是何等幸運啊!
1930年的某一天,周培源應邀去朋友家做客。如同每一個愉快的周末一樣,他對這次聚會充滿了期待。
這家的女主人叫劉孝錦,是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的高才生,為人爽朗直率,是個極熱心的朋友。聽說周培源還是單身,不免拿此事打趣他。
按理說,周培源這樣的青年俊彥是不愁沒女朋友的,人長得帥,學問又好,年紀輕輕就能執教清華,足可見他的天賦與能力,何以就一直單身呢?
周培源隻能笑著解釋:物理係的女生本來就少,“競爭”壓力之大自是不必多說了。再加上他學業緊張,出國留學總共不足五年,卻拿下了三個學位,時間也確實跟不上,哪還有被愛神光顧的機會?
劉孝錦樂得直笑,自告奮勇地要給他介紹女朋友。物理係的女生是少,可女子師範大學的女生多啊!而且,這裏還算是當時女子教育的最高學府,不乏才貌雙全之輩,足以配得上這位年輕英俊的才子。
周培源也沒拒絕,樂嗬嗬地接受了。中國人的人生習慣向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二十八歲的周培源已走完了第一步,甚至已經開始立業,他需要並且期待下一步。
劉孝錦是個“行動派”,說到做到,馬上就拿來了一遝照片給周培源看。
周培源一張張地翻看著,直到看到了王蒂澂。
彼時剛剛雙十年華的王蒂澂,擁有著最鮮亮的青春與最張揚的美麗,或許還有最燦爛的理想和最蕩氣回腸的向往。生命之瑰麗,在她身上顯得那麼慈悲和寬容。站在女子師範大學如雲的漂亮女生中,她依然風采出眾,總是能第一時間抓住別人的目光。
周培源心裏一動。這個女孩,多像他夢裏的那個人啊!容顏姣好、眼波溫柔,美得像是一幅畫、一首詩。他的眼睛亮了,笑容也柔了。對了,就是她!
劉孝錦一看,也笑著直點頭:“你眼睛可真‘毒’啊!這位小姐可是我們學校的‘校花’!哪個男生不想摘下這朵花?你既然相中了,我就幫你牽牽線,至於成不成,可就看你的本事了!”
周培源看著那張照片微微地笑了。或許,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是不全靠實力、能力這些東西來取勝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唯有“情”之一字,最玄妙,也最美妙。
這看起來不是一個多麼浪漫的開始,可他們卻用一生的時間證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浪漫。所以說,在愛情裏,怎麼開始並不是唯一且最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