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玫瑰和麵包的嫁接——生意的特色何來(3 / 3)

因此,吉拉德認為,對於銷售人員來說,如果你得罪了一位顧客,也就得罪了另外250位顧客;如果你趕走一位買主,就會失去另外250位買主;隻要你讓一位消費者難堪,就會有250位消費者在背後使你為難;隻要你不喜歡一個人,就會有250人討厭你。

這就是吉拉德的“250定律”。由此,吉拉德得出結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個顧客。

市場就是一個又一個消費者構成的消費群體——是群體,而非一個又一個單個的人。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你和我是朋友,我和他是朋友,他又和她是朋友……所以,當你爭取一個客戶時,你不能認為隻得到了一個客戶,而是得到了一大片市場,因為在這個客戶的影響下,會有很多人成為你的客戶。

開小店的店主對此應當深有體會。由於小店的口碑大多數情況下都靠口口相傳的傳播,因此,我們更應當重視每一個顧客身後的“潛在顧客”們。我們提醒,如果你想要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你就不能不在意以下幾個因素。

1. 服務的品牌形象,具有群體傳播的功能

優秀的文化,大多在群體的交流中得到傳播與承載,同樣,一個好的服務與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大多在群體中得到傳揚。忽視任何群體中的一個小小的分子,都有可能讓你失去在整個群體中樹立起來的形象。

2. 服務的優劣,伴隨著美譽度的遞增或銳減

“凡有的,給他更多;而沒有的,連他原來有的也要奪去……”這是關於“馬太效應”的一句經典闡釋,在某些方麵,“馬太效應”的特性和“250定律”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在服務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會讓企業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以遞增的趨勢得到傳播;相反,劣質的服務,換來的是潰不成軍的結局。

3. 品牌即人,個人就是市場

品牌,代表的是一種集體的認同度。誰的服務做得好,誰就更容易建立顧客的品牌忠誠度。做品牌,說到底是做人的學問。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某個群體的縮影,個人的背後,站著一片巨大的市場。

4. 重視每一個個體,意味著重視所有顧客

人常說,一個人是對的,整個世界就是對的。每個人的小世界和集體的大世界是息息相關的,服務好每一個個體,實質上是對整個消費群體的尊重和負責。

在開辦自己的小店之前,首先需要確定的就是小店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關於商店“做什麼,如何做,怎樣賺錢”的問題。商業模式,就像人體的血管,血管有毛病,血液通行就不可能順暢。商店也一樣,沒有一個合理的盈利模式或商業模式,就不可能經營成功。

從前有一個叫肯瑟斯的美國人,在參加親屬的葬禮時,他驚訝地發現,殯儀商店的利潤高得驚人。

肯瑟斯在對親屬表達哀思的同時,腦子裏的商業敏感也在本能地快速運轉。他認為,殯葬行業的高利潤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以巧妙的方式介入其中,一定可以獲得不小的回報。

但困擾肯瑟斯的唯一問題在於,采用何種商業模式來進入殯葬市場?

再三考察之後,肯瑟斯決定,通過電子商務的模式來開展這一業務。肯瑟斯首先構思了一個商業網站,通過這一網站,肯瑟斯可以低價大批量購入殯葬用品,再通過C2C的方式賣給需要的消費者,自己既能賺到中間費用,又能夠讓消費者減少支出。

肯瑟斯拿著這一方案找到風險投資商,懇求風險投資商給予投資。然而,風險投資商卻並不看好肯瑟斯的這一商業模式。他們認為,肯瑟斯的這一商業模式並不成立,因為人們是不會上網買棺木的。

受挫後的肯瑟斯並未因此放棄。他對自己最初的創意稍加改進,決定構思一個哀思網站。故人的親友都可以上網站免費發帖以寄托哀思,此舉還能有效地方便遠途的親友,不必再千裏迢迢趕去吊唁。網站收入的解決方法為:由於網站的點擊率高,所以網站可以讓生產銷售殯葬用品的商店發布廣告,收取廣告費作為利潤來源。

肯瑟斯拿著此方案再找到風險投資商,這一次的商業模式被風險投資商認可,於是,肯瑟斯的新商店創辦成功。

每一個決定開小店的人,都要先想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是什麼。說“商業模式”或許還是有點過於書麵,通俗地說,商業模式就是掙錢的方式。

矽穀最著名的風險投資顧問之一羅伯森·斯蒂文曾這樣解釋商業模式的概念,“一塊錢通過你的商店繞了一圈,變成一塊一,商業模式就是指這一毛錢是在什麼地方增加的。”有人把商業模式比作一個黑箱,我們從這頭把錢放進去,另一頭就有更多的錢出來,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商業模式。如今,商店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通俗地說,商業模式就是我們辦企業賺錢的方法。比如,電子商務(通過網上銷售產品)公司分為三大類:一是B2B模式(商家對商家在網上交易買賣商品);二是B2C模式(商家對個人在網上交易買賣商品);三是C2C模式(個人跟個人在網上買賣商品)。盡管你經營網站賣商品,但是因為你的商業模式不同,需要的人員專業技能和經營方法不同。比如,在B2B模式中,你需要組織好各家商業企業,提供一個讓他們相互交易的平台,而一般不需要你自己去進貨或者找商品,商家們自己在網上尋找合適的商品,進行買賣交易。你的收入就是他們交易成功後向你交納的交易傭金(服務費),或者你還收取各商家的會員費,規定隻有會員之間才能交易,等等。

所以,商業模式主要是我們經營一個企業,如何經營,如何準備產品/服務,如何向客戶收費,如何向產品提供方進行結算,是通過代理方式還是加盟方式經營連鎖性質的商業項目,是以產品差價形式還是以收入分成的方式銷售商品,你的獨特優勢所在。這些都是我們在開店之前必須要弄清楚的。

思思的服裝店裏經營各類民族特色服裝,大多數都是找雲南、貴州等地婦女親自織布、刺繡的,每件衣服都是由思思親自選定首次進貨的花色品種,確定了長期合作的代理人,質量上乘,品位獨特。不過,造價不菲的民族服裝能夠吸引的顧客卻有限,這讓思思挺犯愁。

思思收購的每一件民族服裝都是自己親自走訪村寨聯絡定製的,件件都是純手工成品,因此每件商品也隻此一件,成本沒法低,價格自然也不便宜。因此,她心裏也很明白,自己店裏的顧客,都必須是對民族服裝有興趣且具備一定購買能力的人,因此,客源非常有限,必須抓住每一個潛在客戶。

基於這樣的考慮,思思著重向每一位去過雲南或對民族文化有感情的客人宣傳當地的服飾文化,展示手工刺繡的精妙與燦爛,也向其他追求服飾個性的年輕女孩傳授如何將民族服飾與現代服裝結合穿著的訣竅,等等,這些手段漸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人。熱情的服務終於在3個月後使思思的生意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不過,由於小店的貨源不完全穩定,何時更新服裝並不像其他服裝店一樣完全根據季節而定,因此,思思覺得需要找到更有效的與顧客保持聯係的方式。

思思對於光顧小店兩次以上的顧客,尤其是在小店達成了購買交易的顧客都作了認真記錄,留下了她們的聯係方式,一有了特色新貨,思思便立刻通過短信或是電子郵件的方式通知這些顧客——短信能夠與顧客及時保持聯係,而電子郵件可以發送新貨的圖片等。精明的思思甚至記下了每個顧客購買的服裝風格,在為他們發送信息的時候更具有針對性,這樣也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與命中率。

思思的服裝店雖然服務熱情周到,但由於她始終強調原裝服飾的“工藝品”特性,從來不盲目打折,最低的折扣也不過9折。她認為,來這種店裏的絕大多數都是有的放矢的熟客,看中的是產品的文化內涵與個性,打折促銷根本沒有必要。事實也證明,在思思的經營下,即便沒有太多的促銷,她的小店照樣給顧客留下了不錯的口碑,經營得如火如荼。

思思通過短信與電子郵件的方式聯絡顧客,看起來有些費事,但是,其實卻是“精確營銷”的完美實踐。也正是通過這一營銷方式,讓思思取得了經營的成功。

麵對市場風雲變化,粗放型的營銷方式已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商家認識到,要想保證營銷的長期成功,必須要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因此,“精確營銷”應運而生。

“精確營銷”的定位原則是“全程互動、專業指導、多源盈利”,以信息收集、處理為基礎,以直遞廣告、權威推薦、免費服務為主要信息載體,實現全麵直接的溝通,建立專業的、方便的消費服務平台。現在的店老板更應當追求市場目標的精確溝通、市場機會的精確把握,以精確營銷的方式降低成本與風險,達到利潤最大化。

傳統的營銷模式有些類似於戰爭中的狂轟濫炸,而精確營銷就如同現代戰爭中利用先進的定位係統來有效打擊目標的做法。當產品日趨同質化、價格戰使得利潤空間日漸趨薄的時候,企業為了在競爭中體現出差異性,紛紛高舉服務牌、文化牌和品牌等。麵對這種情形,誰能夠把握客戶的需求,分析趨勢、把握潮流,將個性化服務視為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誰就能夠將營銷工作做深、做細、做透,能夠牢牢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正如思思為不同的顧客提供“精確”的信息,“精確營銷”為我們的經營找到了更高效率的方式,即用更低的成本,去做更多具體的事情。在現代追求高效率以及存在諸多需求的市場中,精確營銷無疑會讓企業獲得巨大優勢。可見,“有的放矢”的戰略,更能為你贏得“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