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研究隔壁商販——店主的競爭營銷學(1 / 3)

隻要做對了,富貴自然逼人來。

競爭是手段,共贏是境界。

給別人留活路,就是給自己留退路。

——生意名言

在美國費城西部的一個小鎮的一條街上,非常湊巧,有兩個一直都非常敵對的商店,一個叫紐約貿易商店,一個叫美洲貿易商店。更巧的是,兩個商店是隔壁鄰居,店老板是死對頭,他們之間經常展開常人來看異常慘烈的價格競爭。

當紐約貿易商店的窗口上掛出:“出售愛爾蘭亞麻被單,該被單質量上乘,完美無缺,價格低廉,每床價格6.50美元。”而美洲貿易商店的窗口馬上就會出現:“人們應擦亮眼睛,本店床單世界一流,定價5.90美元。”

此外,兩店老板還常走出商店,相互咒罵,甚至大打出手。當然,在每次競爭的最後,他們中間有一個人會從競爭中退出來,並宣稱另一個店老板是瘋子,在他那裏買東西的人都是瘋子。

於是每次競爭的結果就是:人們紛紛跑到競爭獲勝的商店買完所有的床單。在這一帶,由於他們的不斷競爭,吸引了四麵八方的顧客前來購買,人們買到了各種自認為物美價廉的商品。說起來也十分有趣,有一天,紐約貿易商店的老板不幸去世了。而幾天以後,美洲貿易商店的老板便開始了停業清倉大展銷,然後,他搬了家,這個小鎮的人們再也沒看見他。這是為什麼呢?當房子的新主人進行大清理時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兩位老板的住房有一個暗通道,他們的住房就在商店上麵,甚至還共用了一個倉庫。後來經過進一步的核查,才知道這兩位老板竟然是親兄弟。

而原來所有的咒罵、恐嚇和人身攻擊都是在演戲。所有的價格競爭都是騙人的,誰獲得勝利,誰就把兩人的商品一起拋出去。就這樣他們的騙局維持了三十多年始終未被人發覺。直到其中一個死了才真相大白。

這兩個兄弟聯合經營的案例表明競爭能夠有效刺激需求,其實這種觀點是已經被證明了的。很多時候使用一些技巧性的謀略來製造一點競爭,遠遠比回避競爭要收獲得更多。就像在中國的各大城市中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之間的競爭,通過這兩大電器零售商的努力宣傳,大部分購買電器的顧客不是選擇蘇寧就是選擇國美,而越來越少地關注其他小的電器店了,這明顯增大了蘇寧和國美兩個家電賣場的總市場份額,總體獲益方就是蘇寧和國美兩家。

此外,長期來講,有效的自由競爭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好處,雖然這會使生產者和銷售商壓力倍增。正常的市場競爭能夠降低產品的總價格,這是因為隻要商品有利可圖,就總有老板能夠以更低的價格進行出售,其他老板會再次降低價格,直到價格降到成本附近,如果遇到慘烈的殺價,降到成本以下也是有可能的。當然,在實際的經營活動中,如果能夠像上述案例一樣進行聯合經營肯定是最完美的事情,遺憾的是大部分情況都是競爭對手之間多有競爭而少有合作。

降價、打折似乎是目前中國市場上的一大特色,盡管廠家和商家各有各的看法和算盤,有主動拉起價格戰的,也有被動或被迫降價的,但是更多的商店則是隨波逐流,人家降他就降,從而失去了主動權和控製力,商店的成敗隻能聽任市場安排。

你必須做一個習慣理性思考的老板,要時時刻刻計算自己能不能盈利。通常來說,如果不能讓更多消費者來購買,商店是沒有什麼理由降價的。如果某一件或者某些商品降價以後其銷售量大增,使本商店的總成本下降,這種降價就是有積極作用的;如果降價以後,消費者數量沒有什麼明顯增加,且銷售額明顯虧損甚至威脅到商店的長遠利益時,這種降價就是消極的、不可取的。此外,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降價給商店帶來各種優勢的時間差越來越短,競爭對手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跟進,有時候甚至是一兩天的時間,而那種寄希望於通過短期競爭讓競爭對手退市的想法已經不現實了。

總而言之,價格戰在很多行業都難以避免,要想避開價格戰的衝擊,關鍵是商店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定位,競爭和合作相結合並且靈活使用,才能明明白白地去經營,掌握主動權。

很多時候做買賣就和玩遊戲一樣,大家一起玩才能更熱鬧更開心,自己一個人玩反倒沒什麼意思了。

在北京南二環附近的一條街上,有一家建國時期建立的很老的一個國營企業,由於剛建立時附近不是什麼居民區,因此廠房建得比較大,當時就沿著馬路建了很多門麵房。隨著北京市的飛速發展,在這個街巷附近,迅速建立了很多居民區。20世紀90年代,由於這個公司業務不景氣,財政狀況也不好,就清空了這些門麵店,開始對外招租。

有一對夫婦看到附近居民區龐大的潛在消費市場後,率先在這裏租了一個門麵,辦起了一個風味小吃店,不到一個月,這個小店生意竟出奇地好。還不到一年時間,這個國企的門麵店就被租完了,許多風味小吃全聚到了這條街上來,這條街上人聲鼎沸,很快成了遠近有名的小吃一條街,就連海澱區的很多大學生,為了過一把特色癮而專門坐車來這條街品嚐。

但是好景不長,看到租房的這些小吃店老板生意這麼好,對外租房的這個國有企業再也坐不住了。不多久大部分租房合同到期後,公司收回了對外招租的全部門麵房,攆走了所有在這裏經營各種風味小吃的人,搖身一變,竟然自己經營起小吃生意來。但比較悲哀的是,僅僅一個月,這條街巷又冷清起來,許多常來常往於這條街上的食客,竟然不再來了。

此後這個公司小吃業務部門的效益也出奇地差,財務部門的計算結果更是尷尬:公司自己獨家做生意的收入,竟然還沒有原來租房一項的收入高。

公司經理甚是鬱悶,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去詢問了一個經驗頗深的市場研究專家。專家聽了經理的陳述後,微笑著問他說:“假設一下,如果你要吃飯,是到一個隻有一家餐館的街上去,還是要到一個有幾十家餐館的街上去?”

經理似有所悟地說:“當然哪裏餐館多,哪裏熱鬧,選擇餘地就大,我就會到哪裏去。”專家聽了,微微一笑說:“對的。你的公司壟斷了那條街巷的小吃生意,同一條街上隻有一家餐館,沒有了熱鬧的氣氛,沒有了良好競爭的局麵,特色小吃也不如原來哪些人熱鬧,關鍵是各個小吃店的員工積極性也不高,你不應該把那些全國各地來的特色小吃店老板趕走。”

經理幡然醒悟,感謝了專家,飛奔回公司的經理室。過了沒幾天,企業迅速縮減了自己經營的生意門店,盡力聯係到原來租房子的那些特色小吃店老板並將門麵房重新對外招租。過了不到一個月,這條街巷的生意又恢複了昔日的紅火。

不隻是你,很多人都會納悶,怎麼會出現小吃一條街、服裝一條街甚至花鳥一條街;每當傍晚來臨,在小區門口、繁忙的步行街等地方就會聚集起各式各樣的地攤小販,他們是很明顯的競爭關係,卻總是喜歡聚在一起,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就像這種小吃街式的功能單一的組合越來越多,在新的城市規劃理念中,越來越重視城市功能區,也就是把功能相近的服務和生產等規劃到一整塊區域,這樣便於實現專業化和規模效應,讓需求基本一致的顧客集中來一個功能區域,能提高個人和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

也正是因為“規模效應”和“商圈效應”,即使你的生意做得非常優秀,也應該給你的競爭對手留下一點發展的空間,這有利於你贏得更加繁榮的市場。

如果一間生意本來很興隆的零售店,因為店主嫌棄鋪麵太小而搬到非鬧市中心去,即使你的店鋪麵積擴大了三倍,營業額也不一定比原來的小地方高。原因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地點偏僻,顧客稀少,你隻能整天拍蒼蠅。由於“規模效應”和“商圈效應”的存在,所以你開店的時候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地點:

城市核心商業區:如北京的西單,上海的徐家彙等,這是城市的中心地帶,是主要商業活動的集中地點。這個地區的主導力量是百貨商店、超級大商場等大型商號,商品的品種繁多,規格齊全,客流量大,而且大多是身帶相當數額現款或信用卡的有心購物的顧客。如果這個地帶有麵積較小的店麵出租,即使昂貴一點,也應該爭取到手,然後你用來專賣高級服飾、快餐食品等效益較高的經營。

次級商業區:這是指中心商業區的外圍或邊緣地帶。這些地方租金和不動產價格比鬧市區低廉,交通比較好,不過行人不是那麼擁擠,因此,帶有娛樂性和優雅氣氛的服務比較受顧客的青睞,如娛樂場、咖啡廳、歌舞廳、健身房、家具店、書店等。

街頭商店區:這一般賣同類型的產品,為同一階層的顧客服務,如五金超市、各種修理和花鳥等。

一般街坊區:這是居民區的中心商業區,街坊區吸引的是在附近居住的人,這些商店多為顧客提供方便的貨物食品或個人服務,適合開辦全日營業的飯店、修理店、發廊、藥店、水果店、蔬菜食品店等。

此外,對於所處位置與交易額沒有太大關係的企業和加工店鋪來說,可以把工廠或企業開辦到郊區,如加工廠、小車間等。

趕潮流,追時尚,誰都想擁有一件獨特而又美麗的衣服,但社會化大生產的優勢注定著大部分產品都是一批一批加工出來的,最為可笑的是,當你和一個人“撞衫”後,你心裏什麼感受?你是不是強烈渴求一件永遠都不會撞衫的衣服呢?

在北京,有這麼一家服裝店,它沒有品牌,也不花錢打廣告,但是,這個店鋪不僅有很多回頭老客戶,其盈利水平也相當高。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小店吸引著這一群消費者呢?

踏入這家店的店門,你就能馬上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這個小店門麵並不是很大,但古木的結構卻顯得特別優雅,並且有一股淡淡的木香輕輕溢出,所有的衣架也都是古木製成。吸引你的不隻是這些,更有架子上的衣服,每件衣服都是純手工製作,小店老板心靈手巧,衣服做工自然十分精細,而且設計也十分獨特,對於一些長久居於都市的人來說,平時閑著沒事就自然喜歡轉轉這類店,即使不買任何產品,在這種環境中自然也會心情舒暢,如果遇到喜歡的衣服,那更是收獲不小。

這家店裏定做的生意很多,多數是一些老顧客。店主都是自己進布料,自己設計,此外也可以根據顧客的要求進行設計製作,重要的是,這個店每個季度都換新產品,所以每次顧客來的感覺都不一樣,小店基本沒有存貨。小店還有一個特別的優勢,就是在這個店買衣服,僅此一件,不再是規模化的產品一批一批進了,這會讓顧客有種如獲至寶般的感受,此外價格和普通商場區別不大。誰都願意花同樣的錢去買一件獨一無二的衣服,穿在身上,既自信,又個性,擁有這樣一件衣服,當然是件美事,至少,再也不用“撞衫”了。

這個店鋪很成功,相信知道它的人基本都會光顧至少一次,目前這種個性化定製產品的店鋪在北京北二環上的小型商業街中越來越多了,畢竟每個人都喜歡獨一無二的產品。

如果這個店鋪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服裝賣場,那麼我們看到的將是另一番景象:店內一排一排同樣款式的衣服,門前匆匆而過的人流,看到產品不滿意然後繼續逛下一家的年輕消費者們,看到大同小異的衣服直搖頭的家庭主婦們……這也意味著普通服裝店很難有什麼吸引力,並且還得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但這個店的老板動了心思,專門製作獨特的手工縫製的衣服,這將直接避免大部分的市場競爭,讓自己的店鋪更有品位,也讓店鋪和品牌迅速脫穎而出。

其實這不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服裝店,而是融合了最新的現代服務意識理念。在當今物品豐富的時代,麵對同質化產品積壓和惡性競爭的殘酷現實,差異化產品將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追求的目標,這些企業就應該包括你的小店。

由於市場上很難有直接競爭的參照物,因此獨一無二的衣服款式能讓前來看衣服的顧客模糊了和其他同類產品作比對的意識,這就會更大限度地提高顧客的滿意度,顧客高興,才會掏錢,才會經常光顧你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