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你是為顧客定做的產品,這件產品充分結合了顧客的自身情況和特殊要求,你的服務體現出了無與倫比的以顧客為本的優勢,這樣的服務使新顧客成為老顧客的概率大大提高,大部分顧客將很快成為你的回頭客,由於所有的人都希望被尊重然後再去尊重尊重他的人,你周到的獨特服務充分體現了對顧客的尊重,所以顧客往往也會和你建立良好的關係。
在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廣大消費者每天都在無奈地麵對著各種各樣的一個模具出來的產品,雖然對於大多數企業和工廠來說,規模化生產同樣的產品會使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很多,但麵對著同樣模樣的衣服和其他產品,消費者總是皺起眉頭,“撞衫”會讓我們尤其是女孩子尷尬得無語,“撞車”會讓我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傷害,“撞發型”更會使兩個很有個性的人一起沒了個性……因此“純手工、個性化”理念將重新成為市場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如果你有手藝活兒,不妨拿出來在市場上試試看,沒準很快就能成為成功的老板哦!
進入裝潢都差不多少的一家餐館,點一些普普通通的菜,迷迷糊糊地吃完,然後結賬走人,除了吃飽(甚至還吃不飽)外,你還有什麼欣喜的收獲嗎?而這,就是目前廣大餐館的現狀,所以,建立一個常規模式經營的普通餐館,隻能和大部分餐館一樣,迷迷糊糊維持現狀。
而在東南沿海的廣東,有一家名為“自定價格”的餐館,店主別出心裁地想出一個由顧客根據自身感受自定價格的經營方式,飯店店主將餐館經營的各種菜肴、點心、飲料等分成五六種一套的套餐,當然有好多種套餐,每種套餐分別規定了高低不等的三個檔次的價格,由顧客自己在用餐結束後任選其中一種價格付賬,然後在留言本上隨便寫下理由即可,店家絕對不會說什麼。
一般人覺得所有人都會付最便宜的那個價格,然而實際情況如何呢?根據這個店鋪的老板自己介紹,其實有大約60%的顧客是付二等價格的,大約30%的顧客是付一等價格的,隻有10%以內的顧客是付三等價格的。大致原因如下:因為來餐館就餐的顧客認為自定成第三等價格偏低有失體麵,所以感覺無所謂的顧客就會付第二等價格;感覺良好的顧客就很可能會付一等價格;隻有當顧客對餐館的菜肴感到不合胃口或質量不好、服務不周到時才會賭氣支付三等價錢,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因為飯店每天都會根據客戶的留言和反饋改進飯店的服務和菜的質量。
該店老板認為:讓顧客自己定價錢,一方麵可以吸引顧客,另一方麵可以根據顧客付款情況來反饋自己的服務質量,以便改進經營,提高菜肴製作水平,該餐館也因此生意興隆,顧客雲集。
試想一下,當你不是很餓但到了一日三餐吃飯的時間,在小吃街徘徊的時候,什麼樣的飯店能引起你的食欲和心情?市麵上大部分飯館都是平平庸庸,沒什麼特色,畢竟小店的飯菜品種、口味等都大同小異。但是!當你看到你可以自己定價的餐館時,你沒有想來看一下的好奇心?這個店別出心裁,推出了如此一套的付款方式,明顯從小店林立的街道中脫穎而出,人們天生就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很多顧客都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感受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畢竟,能把吃飯當成一種神奇的探索和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小店老板既然敢推出讓顧客自己定價的方式,和周邊其他默默無聞的小店相比,就說明這個老板對自家的飯菜相當地自信,就憑這一點,顧客也會來試一試,這家飯店的飯菜質量真的能比周邊好?至少這個時候,你已經把一般的消費者從其他店鋪中拉過來了。
在現代社會,硬件設施都大同小異,即使是小店,也必須從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店主必須努力提高小店的軟力量,從而更有利於和附近其他小店競爭。你可以從以下幾點增加小店的軟力量,當然,還有更多方式。
(1)經常詢問顧客對小店和飯菜的感受,聊聊天。其實大部分吃飯的顧客是非常喜歡就餐館的飯菜和特色與老板聊幾句的,這能體現出顧客至上的理念。
(2)設計一些讓客戶自主選擇的事情,比如,消費超過×××元送三件禮品中的一件等,顧客會很快記住這個店鋪的。
(3)對於客戶主動反映的問題,要熱情招呼,仔細聆聽,並對有建設性意見的客戶提供適當的小禮品獎勵,雖然區區幾塊錢,但這個顧客會經常光顧,來一次就賺回來了。
(4)培訓服務員的專業程度,像照顧嬰兒一樣照顧好每一位顧客,能讓你的小店品位上升很大一個檔次。
很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錢大家賺,規模出效益。而這就是商圈之所以出現的合理原因之一。
進入湖北省境內,當離一個小鎮還很遠的時候,就能從空氣中聞見撲鼻而來的雞湯香味,雞湯的香味是從平林鎮一家挨一家的雞湯館飄出來的。平林鎮位於湖北省廣水、安路、隨州三市的交界處,一條公路幹線正好從這裏穿過。聞到雞湯味就能叫人想到家,想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想到百姓生活的經濟實惠和溫馨怡人。所以,來來往往的司機和行人,都忍不住要在這裏停下來,喝一碗已經聲名遠揚的雞湯再走。這裏有蘿卜雞湯、板栗雞湯、枸杞雞湯、人參雞湯、老母雞雞湯、烏雞雞湯……總之你想喝什麼雞湯這裏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平林鎮村民的生活也很富足。
但在很早以前,這裏的雞湯並沒有什麼名氣,甚至連一家雞湯店都沒有,不過飯館酒家卻多得是。但飯館酒家一多生意就很不好,因為公路是穿過各個村落的,結果沿線一家挨一家的都是飯店,想想也知道,路途中的行人為什麼偏偏要在你這裏停下來呢?
剛開始生意不好大家就怪櫃台,於是沿途一家又一家的飯店就都開始比裝潢門麵。然而一個叫張全國的飯店老板,卻把心思動得更深。他一直是個喜歡動腦子的人,從窮得兩手空空到擁有第一家飯館、第一筆存款,這都是他善於動腦子的結果。因為他知道,動腦子比動手更重要,賣的東西能打動人的心思,比門麵能夠抓住人的眼睛更能讓生意興旺,這些都是他第一個琢磨出來的。
困惑了很久,終於有一天,他從“孔府家酒讓人想家”的廣告中得到靈感,因為出門在外的人都會想家,如果燉一鍋在老遠都能聞見香味的雞湯,不是比酒更能讓人想家、比酒更能養人麼?於是很快,他就打出了“張記雞湯館”的招牌,那燉得香的饞人的雞湯,也從“張記雞湯館”中飄出,飄得很遠。
生意於是日益興隆,生意一顯起色,整個鎮子的其他酒家飯館也紛紛掛出了雞湯館的牌子,用了不到一年,整個鎮子就形成了雞湯館林立的鎮子了,並且整個鎮子的雞湯味浸入了整個水鄉。雖然競爭確實加劇了,但張老板反而笑了,因為這樣一來,不僅雞湯的香味會飄得更遠,使雞湯小鎮產生更大的誘惑力和品牌力,形成了一個雞湯商圈,而且更會帶動整個小鎮的鄉親們一起致富。
俗話說“同行如敵國”,同行競爭甚至是惡性競爭的現象比比皆是。其實事實不一定總是如此,合適的同行合作能促進整個商圈的良好發展。張全國和他的鄉親們就通過良性競爭共同合作建立了雞湯館商圈。
眾所周知,經營小生意,資金少,難題多,稍有不慎,便會虧本倒閉。因此,對於一個商圈裏麵的各個生意人,要想維持一定幅度的價格和盈利,一味地和競爭對手搏殺顯然不是明智之舉,隻有聯合在一起,在價格、範圍等方麵達成一定的默契,才能共享其利,共存共榮,皆大歡喜,平林鎮所有開館的村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既然你是生意人,那麼你就應該以和氣生財、長遠生財為主要目標,就應當遵循這樣的原則:隻要是有利可圖的生意,即使你掙了100元,而別人掙了2 000元,對於你來講也是成功的,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如果你不想讓人家賺2 000元,估計你的100元也掙不到。
但現實社會中絞盡腦汁相互拚殺,最後往往兩敗俱傷的例子屢見不鮮。曾經有兩家對門的店鋪,店主為了招攬顧客,相互展開一場低價大戰,把自家商店的商品價格一降再降,鬥到最後,竟然降低到低於進貨價,結果自然是兩敗俱傷,真正停戰了。而顧客呢,剛開始還挺踴躍的,而經過再三降價後,反而駐足不前開始觀望,後來漸漸少了起來,原來因為價格太低,顧客反而覺得是假冒偽劣產品。
那麼,如何貢獻自己的力量維持商圈的和諧發展呢?你可以按照如下方法來做,你的生意一定比對手興旺,商圈也會更好發展。
(1)顧客在你的店裏或者廠裏沒有買到想要的商品時,你能夠把他介紹到競爭對手那裏去。這樣競爭對手會降低對你的敵對心理,並且會介紹同樣情況的客戶到你這裏來,商圈的良好氛圍就是這樣慢慢地形成的。
(2)對手的經營發生危機時,你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落井下石,這樣你能做一個有公信力的市場領導者。
(3)做廣告宣傳時候,不故意貶低對手,這是基本的商業競爭規範。
(4)同行前來參觀時,熱情接待,讓其參觀盡可能多的地方,相互坦誠相待,共同促進商圈的發展。
(5)和競爭對手保持融洽的關係,經常上門探訪,交流各種經營經驗和商品信息。
和錢有點兒不一樣的是,打折雖然也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打折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北京大紅門,做民族服裝店的門店有很多,有時候競爭也很厲害,但是像李煥麗小姐這樣開土產民族服裝店的確是鳳毛麟角,正是因為敢於見縫插針,她開的這個小店開業以來,經營一直都很順利。
李小姐去廣西和雲南旅遊過很多次,並對當地的少數民族服裝情有獨鍾,便開始琢磨這方麵的生意。開始時,考慮到北京都市居民的接受程度,她也想效仿大部分民族服裝店做改良和製作生意,然而在探訪了這些廠家之後,發現改良民族服裝特色太少,很難改出新意。在一次去廣西的旅行中,李小姐碰到了一個菲律賓籍華人,正在當地的農村收集原汁原味的民族服裝,這些服裝都是由當地婦女和裁縫親自織布、刺繡做出的,這個華人是個生意人,說這些衣服在國外特別暢銷,很多國外公司都已經在廣西、貴州等地收購了,李小姐當時想到北京很少有這樣的原汁原味商店,於是她決定試一下。
後來,她深入到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地走訪了很多村寨,經過反複比較,確定了幾個交通方便物流快捷的多民族聚居區的村寨,最後選定了首次進貨的花色品種,確定了長期合作的代理人,如村長等,由於收購的全部都是手工製品,所以每件衣服都是隻此一件。回來以後,她開始尋找店鋪,終於來到了大紅門,這個地方經營各種服裝,是北京少數幾個服裝批發市場,客流量很大而且客戶目的性強,她便毫不猶豫租下了大紅門西側的一家門麵。
小店開業後不久,由於目標客戶數量不多,李小姐即使降價也沒有什麼效果。李小姐不得不抓住每一位潛在的客戶,她著重向每一位去過雲南或對民族文化有感情的客人宣傳當地的服飾文化,展示手工刺繡的精妙與燦爛,也向其他追求服飾個性的年輕女孩傳授如何將民族服飾與現代服裝結合搭配的訣竅,並且對於光顧小店兩次以上的客戶都作了認真詳細的記錄,一旦有了特色新貨,都能及時通過短信通知他們,熱情的服務終於在3個月後使生意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雖然服務熱情周到,但李小姐一直強調原裝服飾的工藝品特性,從來不盲目打折,最低的折扣也不過95折,畢竟李小姐曾經嚐試過大幅度打折的方法,但是後來李小姐認識到:來這種店的絕大部分都是有的放矢的熟客,看中的往往是民族服裝的文化內涵與個性,打折促銷根本沒有必要,其效果有時候甚至是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