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手工製品的傳統民族服裝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現代工廠無法比擬的,李小姐就是利用了這個商機,結合自己的愛好,從而做到興趣和事業合一的。當然,這其中所蘊含的營銷理念也非常好,李小姐很少為商品打折的做法值得我們探究。
什麼產品該打折,什麼產品不能打折?很多老板對這個問題認識不多,認為促銷活動的時候選幾件商品打折就行,或者跟著別的商家一起打折,這些都是不理性的,既然你是商人,那麼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該計算盈利才行。
對於品牌服裝和大賣場裏麵的服裝、消費者日常用品等,由於生產商家不一樣,適合大規模生產,店鋪競爭對手很多,屬於類似的產品,消費者可以貨比三家,因此這些產品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打折,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價格很敏感,你降幾塊錢他們都能感受得到,如果你的總體成本比較低,那麼你要根據附近競爭對手的促銷情況盡量降低這類商品的價格,這能帶來非常大的顧客流。
此外,對於庫存商品和不容易出手的商品,尤其是你懷著“買一點賺一點”的心態想盡快脫手時,不妨嚐試打折出售,而且一定要促銷廣告同時跟進營造氣氛,這樣能助你在很短的時間內賣掉商品。
那麼什麼樣的商品打折效果不明顯呢?一是可比性較低的獨一無二的商品,此外就是奢侈品。原因很簡單,對於手工製品和奢侈品,不打算購買的人往往認為這些產品過於昂貴或者根本不需要,因此你哪怕打8折,對於大部分不想買的人來說還是不想買,但是這些產品又不能打折太多,要不然就失去了產品特色和品位,因此對於像勞斯萊斯、香奈兒、古董、手工藝術品等,打折所產生的效果往往不明顯。
當然,打不打折所涉及的產品種類肯定不限於以上這些,但有一個總的通用原則需要記住:產品總利潤=產品價格×出售產品數量-產品成本。不管打折也好,促銷也罷,你的唯一目標應該是最終使產品總利潤盡量大。產品成本除了進貨成本外,其他的水電費租金等基本都是固定的,因此在保證產品售價大於成本價的基礎上,你應該讓產品價格和出售產品數量的乘積盡量大。詳細操作內容如下:如果你稍微降價,能明顯增多客流量,那麼打折往往是可行的;如果你降價打折了,但是客戶數量變化不大,那麼打折是沒有意義的,甚至還會降低你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商場如戰場,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不管什麼時候,在所有的市場領域,都是競爭為主,合作為輔,之所以會出現合作,就是因為雙方實力都很強導致相互幹不掉對方後的權宜之計。
幾年前,在山東西部一個規模比較大的小鎮上,隻有一家規模很大的超市,名字叫天樂超市,平時出貨非常多,價格不是很高,店主孫總也不亦樂乎。但是好景不長,從隔壁城市來了一個強勢的連鎖經營超市億家福超市,不僅趁新開張大肆做宣傳,很多商品的定價還比天樂超市低,這樣很多消費者迅速轉向億家福超市,天樂超市老板孫總一籌莫展,計算了成本,價格已經比較低了,也和那家連鎖店老板溝通過,但是對方態度很強硬,根本不把天樂超市放在眼裏。孫總也終於看明白了,這是一場長期艱苦的你死我活的戰鬥,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持續了接近四個月,孫總一直被這個問題所煩擾。直到最近,訪問了商圈中的一些老朋友並看了一些書,才明白了最好的解決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吃掉競爭對手。接下來,孫總做了很多工作。
由於這兩家都是地方性超市,因此大部分進貨渠道都是當地渠道商,在這一方麵,憑著多年的從商經驗,孫總占有很大優勢。孫總動員商業圈內的好友和自己多年使用的老渠道,秘密成立了一個日常用品批發公司,努力做到品類比較齊全,由於競爭對手的貨基本上是批發商供的,一個批發商不可能把所有貨供全,這個批發公司的貨比較全,就有優勢,然後這個批發公司開始和億家福進行合作並成為億家福超市的供貨商。由於這個批發公司的最大股東就是天樂超市的孫總,因此給天樂超市供貨則是成本價。給天樂成本價,給億家福批發價,這樣用億家福的錢來養活天樂,這樣就有機會等對手扛不住時,吃掉它。
當然,孫總整理並優化了這些年來使用的渠道,努力引進新的渠道,從而優化進貨成本,降低產品價格,以吸引更多的顧客,根據以前顧客留下的聯係方式,送出各種優惠。
此外,孫總挑選了一些信得過的員工和朋友們,讓他們作為商業間諜去億家福應聘銷售員等工作,從而順利得到一些內幕消息,注意對方是怎麼搞低價的,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年下來,天樂超市的產品價格體係和進貨渠道以及經營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和提升,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其銷售額不僅遠遠超出億家福超市,也比以前一家獨大的時候要多很多,但孫總一點也不敢懈怠,因為競爭對手億家福隨時可能反撲,孫總以前隔三差五去休閑釣魚的日子也越來越少了,不過正如他說:“一山不容二虎,隻有一隻老虎的時候,這隻老虎是不思進取的,有兩隻老虎的時候,這兩隻老虎都是異常凶猛的。”看著他臉上充滿著自信的微笑,仿佛回到了他20多歲時單打獨鬥創建天樂超市時候的歲月。
孫總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他也深知,億家福超市是自己的死對頭。之所以來勢洶洶,就是因為其比較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營銷手段,自己一家獨大的時候懈怠了,並沒有做持之以恒的改進,通過這次市場競爭,孫總重新跟上了新的營銷時代,他不僅計劃把天樂超市做強,還計劃進軍其他大的鎮和其他縣市,做連鎖經營模式。
幸虧孫總是一個麵對困難積極進取的人,否則就很有可能一蹶不振而導致天樂超市的衰敗。在現實中,老的品牌往往會被新生力量打敗,主要就是由於老品牌企業不思進取、故步自封,導致應對緩慢的結果。
現實中的大部分企業、店鋪和賣場裏麵的競爭,其實都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雖然相互合作很有可能使雙方共同獲得更大的利益,但擁有這種理念和氣度的老板終究不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競爭能力是一個老板必備的,隻有在這種前提下,你才能和其他老板展開合作,避免被對方策反。
另外,不管如何競爭,提高自身素質永遠是內在的最重要方法。你需要在以下幾點上下大功夫以應對激烈的競爭:
(1)讓員工了解你的努力方向和公司方針,並讓他們和你一起努力。由於競爭激烈,店長可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如何在與競爭店的競爭中獲勝。但是首先提升自己商店的服務品質才是根本。因此,店長首先要從內部提高自身效率。
(2)讓顧客知道商店的營業方針和態度,把最好的服務展示給消費者,並尋求顧客的認同,使他們成為商店的忠實顧客。
(3)一定要詳細了解並分析競爭對手商店所出售的商品及促銷活動的內容。必須不斷地和競爭對手相比較,提升自己的優勢。
(4)通過促銷活動,將商店的重點商品特色介紹給顧客。讓顧客明了商品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隻有這樣,顧客才能覺得你的商店是獨一無二的。
(5)提高店員的服務品質。提高店員的服務品質是非常重要的。提升店員的言行、態度、應對進退、處理事情的方法,都是競爭中非常有利的重點。親切的態度、甜美的笑容、正確的說明,都是零售業店員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
如果店長能切實將以上五點貫徹得很好,那麼一定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初始資金沒人家富裕,店鋪規模沒人家大,室內裝潢沒人家精致,店鋪位置沒人家好……雖然有這些不可避免的劣勢,這時候,你的競爭力就來源於如何尋找到你的比較優勢。
王明是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兩年前進入某技校學習廚師,如今畢業後單身一人來到北京打拚事業。由於做菜是他的強項,因此打算開一家餐館。但自己資金很有限,不過唯一讓他自信的是,他做菜的手藝很好,人也很勤快,他相信自己努力打拚幾年一定會有些成就。
於是經過一些研究和調查,王明選擇在某一個繁華的小區附近開設了一家快餐廳。由於資金有限,王明的店鋪不僅店麵不大,布置也不精致美觀,至於菜品上,和其他餐館相差也不是很大,可想而知,剛開始的經營差強人意,王明為此頗為苦惱。
不過王明很快發現,經常有一些顧客匆匆忙忙走進店裏,然後說吃什麼無所謂,隻要快就行。經過王明細心地調查,小區周圍有很多寫字樓,年輕人也很多,生活節奏普遍很快,由於附近飯店都不大,因此每到中午12點,白領們吃飯就成了大問題,經常出現吃一次飯要等1個小時的情況。
後來,王明根據自己的條件,製作了一個招牌掛在小店門口“上菜超時,獎勵顧客100元”,他把這句標語訂在牆壁上,並嚴格規定“第一道菜必須在10分鍾內提供,其餘的菜在35分鍾內上齊。超時將補償客人100元!”果然,前往飯店用餐的客人大幅增加,幾個月後生意特別好。
王明深知,自己的店鋪生意完全是因為這個“上菜超時,獎勵顧客100元”的牌子頂起來的,因此不管將來怎麼發展,這個信念堅決不能改變,這是餐廳發展的靈魂核心。後來王明有點忙不過來了,就聯係到幾位曾經一起學廚師的同學,每個月開給他們高工資。過了半年,王明資金比較充足的時候,還好好裝潢了一下門麵和內部環境,並雇傭了更多的優秀廚師和配菜師,也擴大了店麵,王明的小店成為該小區附近盈利最高的飯店。
剛開始時候,王明的飯店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優勢,畢竟,比他的店鋪大的有很多,比他的店鋪高檔的有很多,比他的店鋪幹淨衛生的有很多,比他的店鋪有特色的有很多。但是他並沒有因此絕望,王明深知:飯館要想生存,必須有自己的比較優勢,有優勢當然要上,沒有優勢製造比較優勢也要上,這才是精明的店主應該做的事情。
比較優勢的意思是說,生產一種產品或服務所使用的總體成本比競爭對手少,如你上菜時間快,上菜時間就是你這個小店的比較優勢。在經濟學上,比較優勢主要是用來衡量兩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一般情況下,每個存在的店鋪都有他自己的比較優勢,比如,有的店鋪幹淨衛生,有的店鋪環境優雅,有的店鋪價格便宜等。
其實,隻要有競爭,每個店鋪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比較優勢從中獲益。這些利益的產生是因為每個人集中於他總體成本低的活動。
由於有比較優勢的存在,因此你要經常分析自己所經營的業務和產品,看看你經營這些業務和產品是否有自己的優勢,如果一部分產品要耗費你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收益並不高,還是建議你委托給其他人來做或者放棄這個業務,比如,木匠不想製作他自己穿的褲子,而向裁縫購買。裁縫不想製作他自己用的衣櫃,而到木匠處購買等。為了自身的利益,應當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競爭對手處於某種有利地位的方麵,而使用錢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
正是這種對各自生產單位資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況的區別,造成了比較優勢的產生,而且直接導致了社會分工和貿易的產生。這種專業化的結果是,當每個人都能夠專門地從事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時,生產就會變得更加有效率,從而整個社會可創造物質財富總量與其整體經濟福利便會有所增加。專業化所帶來的總產量增量,就是貿易的好處。那麼,貿易的進行,也就由此變得順理成章。
因此,我們在經營自己的店鋪過程中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優勢,自己的產品優勢,自己的服務優勢等,拿自己的優勢跟對手進行對比,而不是盯著對手的優勢而忽視自己。將自己的優勢最大化,重點出擊,就會贏得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