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點33屆學員,著名將軍布萊德利說:“麵對死亡微笑的勇士將不會畏懼任何危險,勇氣會貫穿他們的一生,犧牲是他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武器。

一名優秀的管理者,魄力與膽識是必不可少的素質,同時還要果斷地拋棄恐懼。

今天不能夠控製自己的恐懼,那麼將來置身於危險中,風險會更大,除非你能夠麵對你的恐懼,否則恐懼就會永遠如影隨形,永遠限製著你的發展和成就。

在西點,教官故意加重學員的焦慮,教官知道學員有一種理性的回避恐懼的方法,沒有恐懼,勇氣是培養不出來的,西點是拒絕逃兵的。剛剛踏入訓練營的新學員們也許還有些愛冒險,有點冒冒失失,但是生活經驗並不足以讓他們應對戰鬥中的恐懼。他們必須事先體驗恐懼,並學會在不斷有恐懼出現時如何鎮定自若。因此,西點一步一步地讓隊員接受各種令人恐懼的體驗。

學員入學後要接受許多嚴格的考驗,隻有憑勇氣才能通過這些考驗。如果學員不能忍受這些考驗,那就必須選擇離開,西點是不允許有逃兵的。

西點通過一係列軍事訓練、體育活動,包括冒險的“生存滑降”等,不斷激發學員內在的勇氣,使他們能夠在戰爭需要的緊急關頭無所畏懼地衝上去。同時,在文化教育過程中,西點著重智力開發、思維訓練,不斷提高學員認識問題的層次;使他們在有膽中有識,在有識中增膽。

巴頓青少年時代就雄心勃勃,心存大誌,並努力鍛煉自己的膽量,克服恐懼心理,發誓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勇猛無畏的人。巴頓小時候發現自己雖然勇敢,但在危險麵前並非是毫無顧慮的。於是他決定鍛煉膽量和勇氣,改變自己。他努力去克服自己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心理,並時刻以“不讓恐懼左右自己”自勉。

在西點軍校學習期間,他有意鍛煉自己的勇氣。在騎術練習和比賽中,他總是挑最難越過的障礙和最高的跨欄。在西點的最後一年裏,有幾次狙擊訓練,他突然站起來把頭伸進火線區之內,要試試自己的膽量。為此他受到父親的責備,而巴頓卻滿不在乎地說:“我隻是想看看我會多麼害怕,我想鍛煉自己,使自己不膽怯。”

通過鍛煉,巴頓的性格變得異常剛毅果斷,在為解放法國、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和最終擊敗納粹德國的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巴頓創造的戰績是輝煌的,也是十分驚人的。正如駐歐洲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將軍在戰後所指出的:“在巴頓麵前,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和不可逾越的障礙,他簡直就像古代神話中的大力神,從不會被戰爭的重負所壓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次戰役中,沒有任何一位高級將領有過像巴頓那樣神奇的經曆和驚人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