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陣亡(1 / 2)

下城近在眼前,巍然屹立在群山之間,這城是周國的咽喉,若能攻下此仗便贏了四五成。眺望過去,守衛重重,鐵壁銅牆,一場惡仗再所難免。

一路翻山越嶺,涼國兵馬折損不少,而且此處險峻不適於騎馬,怕還未近身就被飛箭射穿孔。涼軍就駐紮於城外三百裏處,整了士氣決一死戰,首戰之將仍是楊逸。

此次攻城多凶險,首出好比送死。阿五焦慮,不想讓楊逸一人擔這風險,與玉暄商議之後,玉暄決定親自出戰,助楊逸一臂之力。

這一石二鳥令王將軍大為高興,他既可以滅去眼中釘,又能完成國君意願,簡直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故出戰之前,其殷勤敬上生死酒,語重心長地囑咐了番,看似為他們考慮周到,暗地卻笑他們有去無回。

在楊逸與玉暄率兵前去之時,阿五現身於眾人麵前,她穿的是涼國衫,戴的是丹蘭冠,恭敬地端酒相送,且信誓旦旦道:“諸位英雄,阿五在此處等諸位歸來。”

話落,她親自斟酒敬上眾人,不管何等軍職,也不管何等年紀。嫵妃可非池中物,她親民可敬,更是令那些小兵小卒感激涕零。

阿五依自己所言,立在軍營口捧巾把酒等他們歸來,日落席地而息,日出候在原處,就如他們姐妹家人。這番言行眾將士看在眼裏,不由心生敬佩,大振士氣。

攻城之時,楊逸屢落險境,玉暄率親軍救其水火,援於後方的達喀將士也不遺餘力地相助。經過這幾個月的行軍,異族與榮軍如同一心,早已去了芥蒂,王將軍的算盤算是落空了,他沒想到如此險惡的形勢,常勝將軍又勝了一回。

眾兵高歌凱旋,阿五聞聲出營相迎,她親手遞上巾帕、敬起美酒,恭敬且得體地讚頌各位英雄。楊逸從她手上接過酒碗,四目相交,他斂起戾氣,望向她的眸柔情似水。

我回來了。

平安就好。

眼波來去,彼此心語明了,別人看不出,隻有有情人才懂。

見到兵將高興地擁作一團,王將軍自覺又被涮了臉麵,他羞惱不已,氣憤攻心。此時,阿五來了,走到其麵前恭敬鞠禮,稱讚其用兵如神,賽過諸葛。

甜言蜜語使得王將軍飄飄然,阿五錦上添花,又端起酒碗與眾將士共敬他一杯,這才順了他的氣。

事後,阿五向玉暄提及此,毫不掩其厭惡之意,輕蔑地嘲諷道:“姓王那廝不肯出力,功倒喜歡領。我看他是小人之心,定要防他。”

玉暄皺起眉,似無意地問她:“既然是這樣人物,為何宋灝把他安插在這險道上?”

聽完這話,阿五略有所思,她很清楚,如今的宋灝不似當年渾渾噩噩,或許他早就起疑心,亦或者他已經知道她與楊逸之間的事。

王將軍善妒,此仗可見其用心,是故意要將楊逸送上不歸路,安插這樣個人物,可能是宋灝有意為之。他想除掉楊逸,又不想損自己英名,這招借刀殺人使得漂亮。

想著,阿五深吸了口氣,一掃淡然之色變得憂心忡忡。她得想法子保住楊逸,亦或者讓他離開涼國,她怕宋灝對他不利,怕得要死。

她突然起身,兩手負於身後踱步道:“那人留不得,我們得想個法子……”

那年立夏,下城淪陷,經過三個月多月的攻城戰,玉暄終於破了這座重城。周國氣數已盡,百萬大軍彙集於其都城五十裏外逼周王降。

聽到下城攻陷的消息,宋灝竟未露出一絲激動之色,甚至比往常還要靜默,過半晌,他隻問:“軍況如何?”

“回陛下,王將軍所率兵馬與丹蘭玉氏所率兵馬各折損一半,王將軍不幸陣亡。”

語畢,宋灝突然嗤笑出聲。侍將莫明,不由大膽抬頭,隻見宋灝笑得接不上氣,渾身抖得如同糠篩,聲音聽來更像是哭。

“果然,我果然沒猜錯……”

侍將不明其意,也不敢多問,匆匆地鞠一禮,告退。走出帳後,他聽到後麵“乒乓”一陣動靜以及怒吼聲。這仗打贏了,國君卻在生氣。

沒過幾日,玉暄率餘兵與大軍會合,宋灝親自駕馬相迎,自是榮光無限。眾將見君,下跪施大禮,宋灝立馬先其一步,伸手扶上。

“諸位大可不必,諸位皆是英雄。”

此話說得人心暖,能平安來此與大軍相聚,未嚐不是鬼門關前走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