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是一種學問,其中奧妙無窮,但最有效的讚美則是在第三者麵前讚美人。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對方愉悅,更具有表現出真實感的優點。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對你說:“我的朋友經常對我說,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動的心情會油然而生。因為這種讚美比起一個人當麵對你說:“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讓人舒坦,也更容易相信它的真實性。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有一個名叫布德的副官,他對讚美曾有過非常深刻的見解:背後讚美別人的優點,比當麵恭維更為有效。可以說,這是一種很高的讚美技術,在人背後讚美人,在各種讚美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興的,同時也是最有效果的。
因為當你直接讚美別人時,對方極可能以為那是應酬話、恭維話,目的隻在於安慰自己罷了。若是透過第三者的傳達,效果便截然不同了。此時,當事者必然認為那是認真的讚美,毫無虛偽,於是真誠接受,感激不已。
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訴你,某某人在你背後說了許多關於你的好話,你會不高興嗎?這種讚美,如果當著你的麵說給你聽,或許會適得其反,讓你感到虛假,或者疑心他是不是出於真心。為什麼間接聽來的便覺得特別地悅耳動聽呢?那是因為你堅信對方是在真心讚美你。
事實上,在我們的周圍,可把這種方法派上很多場合。例如,一個員工,在與同事們午休閑談時,順便說了上司的幾句好話,“咱們的上司很不錯,辦事公正,對我的幫助尤其大,能為這樣的人做事,真是一種幸運。”如果這幾句話傳到他的上司的耳朵裏去了,這免不了讓上司的心裏有些欣慰和感激。而同時,這個員工的形象也上升了。
不要小看這些細節,生活就是由無數個細節組成的。生活沒有多少轟轟烈烈被載入史冊的事情等著我們,我們要做的隻是細節,一個又一個。現在,我們要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堅持在背後說別人好話,別擔心這好話傳不到當事人的耳朵裏。
在說別人的好話時,當麵說和背後說是不同的,效果也不會一樣。你當麵說,人家會以為你不過是奉承他,討好他。當你的好話在背後說時,人家認為你是出於真誠的,是真心說他的好話,人家才會領你的情,並感謝你。假如你當著上司和同事的麵說上司的好話,你的同事們會說你是討好上司,拍上司的馬屁,而容易招致周圍同事的輕蔑。另外,這種正麵的歌功頌德,所產生的效果反而很小,甚至有反效果的危險。你的上司臉上可能也掛不住,會說你不真誠。與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門,上司不在場時,大力地“吹捧一番”。這些好話終有一天會傳到上司的耳中的。
“前”與“後”的關係構成一個整體。所謂“思前想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生也有“前台”與“後台”,即如何處理好人前與人後的關係,往往影響很大。堅持在別人背後說好話,對你的人緣會有意想不到的影響。背後說好話,這樣就可以人人不得罪,左右逢源,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4.“自甘墮落”也是一種讚美
成功金言:
“自甘墮落”,由此才能反襯出別人的高大。這是一種變相的吹捧,而且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與人打交道時,尤其是與職位比你高的人來往時要記住,不要讓你的光芒搶了他們的風頭,要不你會得罪自己的上司,堵了自己的後路。
對於許多聰明人來說,人生的最大害處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一旦做出一番事業,就難免要居功自傲,而這樣做的下場往往比無所作為的人更慘。所以,一個深諳厚黑之道的人,應該知道居功之害。
因此,古人很注意,不論任何好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知退讓之機,絕對不可以功高蓋主,否則輕則招致他人怒恨,重則惹來殺身之禍。自古以來,隻有那些與人分享榮譽者甚至是把榮譽讓給別人的人,才會有一個好的結局。事實證明,隻有功成身退,善於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於未然。同樣對那些可能玷汙行為和名譽的事,不應該全部推諉給別人,主動承擔一些過錯,引咎自責,具備這樣涵養德行的人才算是完善而清高的人。
戰國末年,秦王準備吞並楚國時,秦王政沒有采納老將王翦“破楚非六十萬大軍不成”的意見,而是起用了作戰英勇的青年將領李信,率二十萬大軍攻打楚國。結果被楚軍連破兩陣,李信率殘部狼狽逃回秦國。
秦王畢竟是一代梟雄,他後悔當初自己輕率,隨即下令備車駕,親自去見王翦,恭恭敬敬地向王翦賠罪,說:“上次是寡人錯了,沒聽王將軍的話,輕信李信,誤了國家大事,為了一統天下的大業,務必請王將軍抱病出馬,出任滅楚大軍的統帥。”
王翦冷靜地說:“我身受大王的大恩,理應誓死相報,大王若要我帶兵滅楚,那我仍然需要六十萬軍隊。少於此數,我們的勝算就很小了。”
秦王當即同意。隨後征集六十萬大軍交給王翦指揮。
出兵之日,秦王政率文武百官到灞上為王翦擺酒送行。飲了餞行酒後,王翦向秦王政辭行,並惶恐地說:“臣有一請求,請大王恩賜些良田、美宅與園林給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