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阿凡達:一個回不去的童話?(1)(2 / 2)

不過,對於《阿凡達》,很多影評家的評論如同對《泰坦尼克號》一樣,“傻子電影”—這是他們給予的蔑稱。

這種輕視可以理解,在我看來,在劇情上,尤其是細微的感情處理上,《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都過於臉譜化。還有他另一部作品《真實的謊言》,情節走向,很像傳說中的美國導演的經典處理模式,多久一個小高潮,多久一個大高潮,多久一個……似乎如行雲流水,但都停留在表麵上,可以調動觀眾粗糙的情緒,令觀眾興奮,但缺乏細膩的感觸,無法令人回味無窮。

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卡梅隆其實根本處理不好自己的所有親密關係,這就很難要求他去很好地處理電影中的親密關係了。

但假若不去看《阿凡達》中的愛情,而去看其他,或許會有細膩的東西被觸動。

這部電影的奇幻之處很多,最吸引我的是兩個地方。一個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人類如男主人公傑克,可以通過一個儀器,與自己的化身戰士即阿凡達(人類的基因和潘多拉星球的土著居民納威人基因的合體)取得完整鏈接,從而可以操縱阿凡達進入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世界。

另一個是,在納威人中,他們騎六腿馬和飛禽伊卡蘭時,他們不是用韁繩等控製它們,而是將自己辮子上的神經末梢插入它們一個辮子樣的東西,從而與它們取得心念上的鏈接,於是就完全可以隻用心念去指揮它們。

第一個奇幻之處,很多人說,這不就像是《黑客帝國》中的意象嗎?但有一個聯想會更直接,那就是我們睡覺時。當我們睡覺時,我們就可以進入一個奇幻的世界。當我們醒了,從床上爬起,又重新進入了一個平常、乏味,甚至麻木的世界。

在《阿凡達》中,經常在兩個世界中穿行的傑克最終有了一種幻覺,到底是所謂的現實世界真實,還是作為阿凡達在納威人的世界中真實。對他而言,他越來越不能忍受人類世界中的乏味生活,他越來越覺得,納威人的生活更為真實。

那麼,對於我們而言,到底是白天的世界真實,還是在睡夢中真實?在我看來,很不幸的是,我們的確是在睡夢中更真實。對於無數人而言,白天,我們是靠意識來支配自己,而這意識,絕大多數時候是自欺欺人的,隻有在夢中,我們才能直接和潛意識取得聯係,才能允許自己真實的內心展現出來。

萬物有靈—原始人和孩子的童話

至於第二個奇幻之處,第一次在電影中看到這一畫麵,是納威部落的公主奈蒂尼在教傑克騎馬,她向他示範將自己的辮子插入到六腿馬的“辮子”中,我的眼睛一下子濕潤了。這是對的,事情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我心中不斷發出這樣的感歎,這不就是武俠小說中常說的人馬合一嗎!這不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嗎!

納威人曾熱心地教來到他們部落的“外星人”,他們試圖讓人類的阿凡達明白,萬物有靈,你要用自己的靈與萬物的靈取得鏈接,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靈感應。但是,在傑克以前,所有的阿凡達都是“油鹽不進”,根本就無法取得一點進展。

在學心理學時,我們最需要學的,也許就是這樣的工作。所謂共情,就是治療者與來訪者取得心靈感應。

假若真是這樣,那麼,這是不是太難了?有多少人會“油鹽不進”,甚至窮其一生都未抵達這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