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號,沈士亮挑著行李去七中報到,他的行李很簡單,還是他讀師專的那套裝備,一根小扁擔一頭掛著一口老紅漆的舊木箱,裏麵裝著他的秋衣秋褲,還有在師專讀過的幾本專業書籍,教書先生當然離不開書本。另一頭是一個鋪蓋卷,時過立秋處暑,但天氣還是很炎熱,跟盛夏酷暑無異,隻是夜晚稍稍涼爽一點,他也就帶了一床薄棉被,一床床單,一個枕頭和一床草席。七中離家近,隨時都可以回家拿厚實的鋪蓋。另外還掛了一個白鐵皮的提水桶,裏麵放著洗漱吃飯的用具。
從石橋村到鎮上,有10裏路程,有一條機耕道,原本是大躍進時修的,現在早已廢棄了,但小型的農用車還是可以行駛,隻是路麵坑坑窪窪,車子顛簸得很厲害。沈士亮走得很快,走得慢就會在陽光下暴曬的時間長,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七中。
七中一麵臨公路,一麵與街上的民居相連,另外兩麵為稻田所圍。從公路左拐,不到10米,是一棟三層的紅磚樓房,底層的中間開了一個大門洞,是七中的校門,此時校門洞開。
沈士亮走進門洞,放下行李休息,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看到這個寬大的門洞,一麵牆上張貼著迎新標語和“入學須知”,另一麵牆上張貼的是“七中校園平麵示意圖”,不時有學生或是家長進出門洞,這一切告訴人們,新的學期開始了。
沈士亮沒在七中讀的高中,對七中是陌生的,他仔細地看著示意圖,這棟三層的樓房,也就是學校的辦公樓,辦公樓前是一個不大的操場,立了兩副破舊的籃球架,再也看不到其他的體育設施,更談不上有田徑跑道了。
操場的正前方是學校的教學樓,也是三層,每層四間教室,共計12間教室;操場的左邊是學生宿舍,右邊是教工宿舍。從示意圖上可以看出,教學樓和學生宿舍的背後,還有學校食堂、浴室、廁所。在教工宿舍的背後,零亂的有些小方塊,有的小方塊上寫有字,如器材室、庫房,貯藏室等,有的沒有寫字,不知是何時用途。給沈士亮的印象是,比他就讀的一中,規模小多了,也破舊多了。
門洞旁邊有一個樓梯間,沈士亮上到二樓,很快就找到了校長室,門開著,從裏麵傳出爭吵聲。他把行李放在校長室的門口,朝裏麵望去,裏麵有幾個人在爭吵,是一對幾的爭吵,一是個穿白襯衫的中年人,看上去50歲的樣子,沈士亮聽出來了,此人就是校長嶽平,其餘的便是當地的農民。他們爭吵的內容是,學校的生活汙水流到了農民的田裏,毒壞了他們的禾苗,要求學校賠償。
嶽平說,這事就奇怪了,七中在這裏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從未聽說過生活汙水流到你們的田裏,況且這兩個月學校放假,學生都不在學校,哪來的汙水?
農民說,我不管放不放假,汙水反正是流到我們的田裏,不信我帶你去看就知道了;臭襪子髒內褲,還有月經帶,還堆在那裏。
嶽平說,這些髒東西也不能說明,是從我們學校裏流出去的。農民說,不是你們學校裏流出去的,還會是我們家裏流出去的?我們家住得遠,流不到自己的田裏。
農民說是,嶽平說不是,雙方爭吵起來,但爭吵的態度很友善,沒有一個臉紅脖子粗,凶神惡煞的,還不時說幾句俏皮話,逗得雙方都笑了。沈士亮看出來了,嶽平是一個很隨和的人。
嶽平看到了沈士亮站在門口,問:“你有什麼事?”
沈士亮說:“我是新分配來的沈士亮,今天來報到。”
嶽平馬上對農民說:“你看看,我很忙,我會要楊主任去看看,要真是我們學校的汙水,我們答應賠,你們滿意了吧。你們還是走吧,現在開學了,我的事情蠻多。”
嶽平好說歹說,才把農民打發走。沈士亮走進去,把調令交給嶽平。嶽平看了一眼,說:“歡迎你來七中工作,先安頓下來,具體安排明天開會宣布。”
沈士亮說:“嶽校長,我家在石橋村,離學校有10裏路,我得住校才行,請給我安排一間住房,我的行李都帶來了。”
嶽平說:“學校房間倒是有,隻是不好,但能住人,我給你寫個條子,要總務主任楊成山給你安排。”
嶽平返身從抽屜裏拿出一張紙,伏在辦公桌上寫條子。沈士亮到門外的提桶裏拿出一個紙包,進來說:“嶽校長,我給你帶了點火焙魚來。”說著把紙包放在桌上。
嶽平真的很隨和,他打開帶有油漬的紙包,裏麵是一條條三寸來長烤得焦黃的幹魚。他聞了聞,說:“不錯,噴香的,謝謝你了。多少錢?”
沈士亮說:“自家田裏養的,沒花錢,不用謝。”
稻田養魚,是一項農業技術,春暖花開,早稻分孽,將買來的鯽魚苗放入稻田裏,不用特意投放飼料,稻田水中含有的有機物,特別是穀粒灌漿時,稻花落到水裏,都是上好的魚飼料。稻田養魚,還可以為水稻中耕,除害蟲,有利於水稻的生長。收割早稻時,農民腰係魚簍,一邊割稻,一邊抓魚,一般情況下,一畝稻田能收獲20、30斤小鯽魚,一舉兩得。當然,這種淺水養魚,生長的周期短,魚兒長不大,二三兩一條,最大的也不超過半斤。
製作火焙魚的方法也很簡單,用清水把魚兒洗淨,劃破魚肚,扔掉內髒,放進容器裏,用鹽醃上一至兩個小時,撈出來風幹表麵的水份,再放進鐵絲編製的篩子裏,用柴火細細的熏烤,將魚兒裏麵的水份基本烤幹,表麵成了焦黃色,即可。火焙魚有一股柴火烤製的香味,肉質緊密,很有口感,隻是顏色欠佳,不中看,上不了高檔宴席的桌麵,倒不失是家常便飯的一道好菜。沈家剛剛醃製了幾十斤的火焙魚,放在生石灰墊底的壇子裏,細水長流,慢慢享用。
沈士亮知道,他已經步入社會了,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重要,尤其是與領導的關係,與領導搞好關係,能得到領導的關照,自己在奮鬥的路上就可以少走彎路。校長是他的直接領導,首先得和校長搞好關係,送點土特產打開局麵。今天早飯時,沈士亮向父親提出,要帶點火焙魚到學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