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是違反高考政策,為什麼要製定這樣的政策?是因為有人把往屆生當作應屆生報考,別人能我們為什麼不能?隻要計劃周密,就不會被人發現,人不知鬼不曉,不會出問題的。”
施先初心動了,這畢竟關係到自身的利益,他估計到了沈士亮已經有了計劃,要沈士亮具體說說他的計劃。
沈士亮的這個計劃是分兩步形成的,第一步的形成已經很久了,他答應找個複讀生代替卿一民參加畢業會考,實際上他心中已經就有了人選,他早就知道遊先初的內弟是個複讀生,憑他和遊先初的私人交情,請遊先初幫這個忙不成問題,也不要你白幫,到時多多少少給你一點報酬,反正不用自己花錢。
第二步則是剛剛在教工大會上形成的,通過成績單可以看出,文二班比文一班有一定的差距,文二班本來就比文一班要好一點,有差距就不正常了。他太需要出成果了,沒有成果就沒有獎勵,以後評職稱也少了打分的條件。要怎樣才能填補上這個差距?單靠師生的主觀努力很難實現,你努力,人家也在努力,不會像兔子一樣,半途中睡一覺,讓烏龜趕超上來,最好的辦法是班裏多一個有把握考上大學的學生。他想到了,既然要卿亦仁代替卿一民參加畢業會考,為什麼不能頂替卿一民參加高考,這是送給遊先初的一個天大的人情。他說:“實施這個計劃有一定的風險,必須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好。”
遊先初聽了是又驚又喜,說:“這樣好是好,問題是怎樣才能冒充應屆生,關鍵是檔案。”
沈士亮介紹了卿一民的情況,因為是在高三分的班級,老師也變動了,恐怕沒人知道文二班有個卿一民,除了沈士亮以外,隻有謝正龍知道,他的事情多,並不清楚其中的具體情況,隻要計劃周全了,是沒人會知道的。”
遊先初說:“好是好,關鍵是檔案。”
沈士亮說:“檔案也好辦,作點技術處理。”
沈士亮說,我們都填過高考報名表。報名表第一欄是姓名。姓名還得填“卿一民”,因為要用他的學籍號,學籍號是在進校時就編製好的,這個造不了假。但姓名後麵還有一欄“曾用名”,曾用名就填“卿亦仁”,你內弟的名字。最好到當地的派出所搞一個改名的證明,就說“一民”太俗,第一個孩子叫“一民”,第二個孩子叫“二民”像是排隊報數似的,所以改成“亦仁”,“亦”和“一”同音,“民”和“仁”同音,名字也就上檔次了。
遊先初說:“應該沒問題,我老婆的衛生院距離派出所很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很好。”
沈士亮又說,報名表的其他內容,履曆一欄得照卿亦民的填寫,其餘的就照卿亦仁的填寫,特別是家庭地址要填卿亦仁的,要是上線被錄取了,錄取通知書就直接寄到家裏,不要寄往學校。學校也隻看高考成績單,有多少人上線,是否錄取,不是學校管的事,學校也管不了。
遊先初不放心,說:“高考報名表要經過層層審核,會不會漏餡?”
沈士亮說:“審核的第一關是班主任,也是最主要的一關,有沒有問題全在班主任手裏,我就是班主任。”他得意的笑了。
遊先初說:“學校和招生辦還要審核。”
沈士亮說:“學校的審核歸謝正龍管,他也隻能審核填寫是否完整,是否有錯誤,至於內容是否真實,他不會去一一核對。全校200多考生報名,要是一一核對考生的報考信息,十個謝正龍也忙不過來。最後由招生辦審核,全縣有幾千考生,審核也是走過場,誰吃飽了撐的,雞蛋裏麵挑骨頭。”
遊先初還是不放心,說:“要是在考場被熟人認出來了,怎麼辦?”
沈士亮說:“這就更不會了,我們學校曆來在一中考點參考,除一中和七中的考生外,還有其他好幾所學校的考生,全縣一半的考生都在一中參考,是打亂了學校的界限,混合安排考室的,同學校的考生在一個考室的沒幾個人,大家都不認識,憑的是準考證,誰都不會去關心你是哪個學校的考生,不管你叫什麼名字,是應屆生還是往屆生。”
遊先初聽了又驚又喜,說:“沈士亮,你真不簡單,真有一套。”
沈士亮得意地笑了笑說:“還叫策略。”
遊先初說:“要是成功了,我真得好好地感謝你。”
沈士亮說:“用不著感謝,你我是什麼關係,是弟兄關係,在朱桂芬的問題上,你也幫了我的大忙,我幫你的忙也是應該的。”其實,他是在幫自己的忙,卿亦仁上了線,是自己班裏多了一個上線人數,他沈士亮也獲得了利益。
接下來倆人就一些細節問題商討了一番,最後的結果是,卿亦仁冒名卿一民,作為七中的應屆生在七中報考,報考的流程和手續就由沈士亮負責,前提條件是卿亦仁無償的為卿一民參加語數英的畢業會考,沈士亮一下子就辦好了兩件事。
5月份,卿一民順利地拿到了高中畢業證書,他無須付給卿亦仁的代考費,他已經將卿亦仁作為文二班的應屆生報考了,這就是付給卿亦仁最好的代考費。
7月5日,七中的考生在嶽平和謝正龍,還有班主任的帶領下,前往縣城,參加高考,入住銀杏賓館。遊先初帶著內弟也到了縣城,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們是另找住宿,沒有跟沈士亮他們一起。
7月6日下午,考生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到一中熟悉考場,最主要的是要找到自己考室的具體位置,免得明天開考了,還不知道自己的考室在哪裏,像隻無頭蒼蠅一樣的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