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將一股雌鋒隱在肘內,出來便說:“你們不必出去再議,還你的定禮。”一麵淚如雨下,左手將劍並鞘送與湘蓮,右手回肘隻往項上一橫。可憐“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芳靈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邊去了。

饒是天尊菩薩神通,但隻一愣神,魂魄便已離了體,沒得救了。絳珠等正待懊惱時,隻見無常已一左一右拉了她鬼魂,欲往地府歸命去。那歸魂跪地泣道:“你且待我片刻,我似乎見到菩薩了,莫非是我吃齋念佛所至?還容我問個明白,便是做鬼,亦好做個明白鬼。”形狀甚悲。那無常道:“你雖則有些可憐,奈何此事我做不得主,你還是跟閻王說去吧。”

絳珠與小玉女皆有些緊張的看著,卻見菩薩已經前去,現出寶相,緩緩道:“你放了她,與你不相幹的。”那無常見到佛光閃現,哪裏敢抬頭,早不停的磕頭又是依從又是拜見的。菩薩又道:“尤氏,你前世積德,原該投生林家,奈何功德未滿,又另有天意,故而改了。卻做下那些顛倒之事,本不可恕。念在你後來誠心念佛改過的份兒上,且隨警幻去修煉幾年,若能了悟,我自度脫了你。可聽明白了?”

那鬼魂聽得有菩薩度脫她,早已淚如雨下,忙磕頭謝恩不迭,又將阿彌陀佛念了無數遍。菩薩道:“此亦是天意,你且去吧。”言畢念了幾句咒語,便見遠處有仙姑前來領她,仔細一看,竟是警幻。絳珠驚道:“為何又給發到警幻姐姐那裏去了?她是下凡投胎的還是……”

菩薩已經過來,笑道:“她原本積了些功德,要投胎林家的,隻因你要去,故而將她改了。亦是有些悟性,便欲讓她再修煉一番,積些功德,好度脫了她。奈何顛倒半生,竟又在最後陰差陽錯的念了些時日的佛。”

絳珠點頭道:“怪道看著那麼像我,卻是有緣的。且我看她秉性亦不錯,不僅視事明白,行事利落;而且說到做到,身體力行。儒教有言,‘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如此說來,則她亦可算得是仁勇之輩。想來日後亦能有些修為的。不知此時如何了?”

天尊點頭笑道:“正是,此時她已經了悟,雖則不能與柳湘蓮結緣,卻幫了警幻的忙,你日後見到便知了。”絳珠不依,亦不耐煩猜,天尊笑道:“那癡夢仙姑被罰作勞役,此職空缺,菩薩自是衝著此去的。她雖則尚未得成正果,亦無大礙。如今一邊司職,一邊修煉,想來早晚亦是能得成正果的,別事你日後找警幻便知曉了。”

絳珠恍然大悟,點頭道:“怪道前番見到警幻姐姐後麵跟著一個仙姑,看著有些似我,還未曾顧上詳詢,卻是這緣故。雖則未能救得她一命,斷了凡緣。若是她能勤謹職事,又能虔心修煉,積下功德,此事亦未為不可。隻是那柳湘蓮可該如何是好?”安頓完尤三姐,眾位方想起柳湘蓮來。隻見他才還被眾人抓住,此時賈璉又命放了手,讓湘蓮快去。湘蓮反不動身,泣道:“我並不知是這等剛烈賢妻,可敬,可敬。”說著扶屍大哭一場。

天尊道:“時候差不多,此時大概亦想明白了,且讓他將這段凡緣了了,水到渠成,我們再去收他自然便宜的很。”揮袖間,但見棺樽已經備好,柳湘蓮在一旁呆愣著,眼見入殮,又俯棺大哭一場,方告辭而去。天尊等亦一同隨著他。待得出了城,天尊方在前念咒引他。

那柳湘蓮出門無所之,昏昏默默,自想方才之事。原來尤三姐這樣標致,又這等剛烈,自悔不及。正走之間,恍惚見得薛蟠的小廝尋他家去,那湘蓮隻管出神。那小廝帶他到新房之中,十分齊整。忽見環珮叮當,尤三姐從外而入,一手捧著鴛鴦劍,一手捧著一卷冊子,向柳湘蓮泣道:“妾癡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麵,妾以死報此癡情。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虛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幹情鬼。妾不忍一別,故來一會,從此再不能相見矣。”說著便走。湘蓮不舍,忙欲上來拉住問時,那尤三姐便說:“來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誤被情惑,今既恥情而覺,與君兩無幹涉。”說畢,一陣香風,無蹤無影去了。

絳珠與小玉女正待問,天尊忙道:“你們且等著,不許多言。”咒語已止,天尊忙換了法身,坐在鄉間一農舍前等著,忽而又被天尊幻作一破廟。見天尊的落魄樣兒,絳珠心下好笑,從菩薩手裏拿過蓮花,撓了柳湘蓮幾下。片刻間,柳湘蓮警覺,似夢非夢,睜眼看時,那裏有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座破廟,旁邊坐著一個跏腿道士捕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