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然美與社會美 (1)(3 / 3)

自然美與美的其他形式相比,具有自身獨具的審美特征。自然美和社會美的特征中最大的區別就是自然美側重於形式美。

三、自然美的欣賞

(一)欣賞自然美應選擇恰當的時間

欣賞自然美的時間主要是指季節、朝暮、晴雨等,大自然的景色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幻莫測。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一文中寫道:“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如欣賞北京的香山,應在秋天楓葉如丹時,傍晚觀景,紅葉、夕陽,更富詩意;欣賞雲南的香格裏拉,應選擇四五月份,因滿山的杜鵑花,配上雲遮霧繞,更似仙境。

自然界景色不僅變化多端,而且其變化對人的影響很大。隨著自然之景的不同,人的欣賞情緒也會隨之有所不同。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可見人的心情常常隨自然的變化而不同。

選擇恰當的時間欣賞自然界的美,就更容易達到主體與客體、情與景相互相融的最佳境界。

(二)欣賞自然美應注意其空間特點和觀賞角度

我國幅員遼闊,複雜多變的地貌和氣候,形成了瑰麗無比的自然景觀,讓我們跟著書本走進我國群山峻嶺,去領略自然界的神奇魅力吧!

雄,這是自然美中最能激動人心的美。雄的因素是巨大,它能給人一種崇高博大的氣勢和一種無限大的感覺。五嶽之首的巍巍泰山,素有“泰山天下雄”之稱,它突起於齊魯平原之上,主峰海拔1500多米,相對高度360米,它氣勢磅礴,峰巒峻拔,給人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受;它體積厚重而高聳,因而有了“穩如泰山”“重如泰山”的詞。

奇,即奇特。黃山天下奇,形成奇的原因,是由於自然特征變化無窮。黃山72峰千姿百態,雲海變幻莫測,還有臥龍鬆、迎客鬆和飛來石、龜魚石等奇鬆異石隨處可見,這奇峰、奇鬆、奇石、奇雲構成了黃山的奇絕之美。

險,即險峻。華山天下險,它西眺昆侖,北瞰黃渭,東視岱嵩,南連秦嶺,其主峰海拔1997米,像一柄利劍直刺雲天,有壁立千仞之勢,是最具險峻特征。而“自古華山一條路”,是指從青柯坪通向主峰的奇險無比的通道,觀賞者在它麵前往往會驚詫不已,讚聲不絕。

秀,即秀麗、柔和。峨眉天下秀,眉者秀也。它山勢綿亙,線條柔美,山色蔥綠,流水潺潺,真是秀而不媚,柔而不嬌,堪稱世間山水秀麗之典範。

曠,即寬曠,廣。洞庭天下曠,它地處江漢平原,南和西容納湘、資、沅、灃四水,北納長江、鬆滋、太平、藕池,調節四江汛期泄入的洪水,昔日號稱是“八百裏洞庭”。

觀賞自然美的空間特征,還會隨著觀賞者的位置遠近發生審美感受的變化。在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生在此山中”詩中,我們充分認識到位置對觀賞自然景觀的重要性了。可見,自然美的審美形態非常豐富,這也是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啊!

(三)欣賞自然美與人的心理因素有緊密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