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會美側重於內容
自然美側重於形式美,而社會美側重於其內容。社會美重在內容,是指一種社會生活現象美或不美,主要決定於內容。社會美的內容,是與符合社會生活客觀規律的真相聯係的,顯現著人類進步的社會理想和生活願望。平常所說的“心靈美”“精神美”“性格美”“內在美”這都是在強調社會美的內容。如果社會美的內容離開了它固有的形式,那就無所依靠,無從顯示,人們也不可能欣賞它。就好像隻有這個“人”真實存在,我們才能談他的內涵、風度、氣質一樣的道理。就是說在欣賞社會美時,比較注重它們的內容,而不太考究其形式。
(三)社會美的功利性
社會美的功利性是指對社會有益、有利、有用的特性,社會美的產生使之與社會實踐所追求的一定功利目的有著密切的聯係。人類最初對生產用品的製造,首先是要具備一定的實用性,發展到現在,還要求符合時代的審美標準,可見人們對生活用品的追求更精益求精了。如人們對衣服的追求,不僅隻是能遮體和保暖;對房屋的需求,不再是隻能遮風避雨;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不能是求溫飽就行,諸如這些,無不體現了社會美的功利性的驅使。也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社會美的功利性有直接的聯係,並且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社會美的特征還包括時代性、民族性、階級性。在人類文化的曆史長河中,社會美不斷地發展、豐富和壯大,它承載了人類所有關於理想、夢想、期望,人類的每一步進步的腳印都留下了社會美的豐碑。
社會美的產生發展,與人類曆史進程相伴隨,曆經了漫長的歲月。它是勞動實踐的產物,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的曆史進程中,逐步把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有機地統一起來的自然創造的結果。
二、社會美的內容
(一)內容生動的人的美
世界上一切美的事物中,唯人最美、最能打動人心,引發審美感受和共鳴。人的美是社會美特殊的集中體現,它分為人的外在美(人體美)和人的內在美(心靈美)兩方麵內容。人的外在美包括人體美、容貌美、語言美、行為美、風度美和服飾美等;人的內在美包括道德美、才識美、情感美和性格美等。人的外、內在美相互聯係,起主導作用的是人的內在美,即心靈美。
孩童有孩童的天真之美、青年人有青年的激情之美、中年人有中年的成熟之美、老年人有老年的滄桑之美,人生百年,各個階段都呈現出的美,又由於個體自身的特征,而更加豐富多彩了。
(二)多姿多彩的生活美
生活美包括社會鬥爭的美和日常生活的美。人類曆史進程中,總是合合分分,充斥著被壓迫者的反抗鬥爭,一種摧枯拉朽的力量改變著曆史。我們不能不肯定社會鬥爭的美,它的絢麗、強大,具有振奮人心的動人力量。
日常生活的美就太豐富了,主要滲透在人們的衣食住行玩等各個方麵,又由於人們的共同生活,形成了團結友好、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和支持的社會風尚,以及對生活空間的改變創造。大到地球的生存和發展,小到房間的布局,無所不透露出生活美的氣息,所以我們用多姿多彩來形容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