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豐富的社會生產勞動的美
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最基礎的內容,人的本質力量最集中表現在生產勞動中。從原始氏族時代留下的壁畫、舞蹈、石器、骨器、陶器……;到建築、服飾、瓷器、詩詞字畫……;到我們現在生活的空間,幾乎沒有哪一處不是人們生產勞動的結果,這些勞動的傑作是值得讚美的。
生產勞動的成果固然讓人讚賞,勞動本身更值得稱頌。如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等這些古老的神話傳說;大禹治水、修建萬裏長城、四大發明等這些曆史事件,都是對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的讚美,也是對人類勞動本身的讚美。
社會美體現在社會領域的各個方麵,其核心是人的美。
三、社會美的作用
(一)社會美可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
社會美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直接體現,人們在勞動實踐中,不但可以獲得滿足實用需要的產品,而且還可以在精神上產生愉悅感,在心理上得到一種創造的滿足感,在情感上得以升華,能帶給人類更大的快樂和幸福感。
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
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它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築師李興剛等合作完成的巨型體育場設計,它是綜合多種技術的完美體現。社會美不但滿足了我們實用的需求,還賦予了它以豐富的內涵,來寄托人的思想、情感、理想和願望的精神需要。
(二)社會美能提高人的文明層次
生產勞動是社會美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創造出了豐富的物質生活,而且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人們也從一般的衣食住行的物質需求,轉向精神文化需求,人們摒棄了那些低級趣味的娛樂活動,不斷開辟新的、更有意義的精神生活空間,人們開始欣賞高雅的音樂,開展健康的運動,以掌握科學知識為榮。因此,人類的勞動實踐活動創造出的生活資料,既滿足著人類對物質財富的需求,也為建設、加強精神文明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條件。
(三)社會美可豐富人的社會實踐
從茹毛飲血的蒙昧時代,到當今社會,人類的生產勞動,豐富了社會美的外延,這些新的勞動產品不斷給人以自信、經驗,並強烈地激發著人類的創造熱情,鼓舞、激勵人類不斷創新,不斷豐富知識經驗、科學技術。人類已經不滿足對現有社會生活的研究,人們已經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發射衛星,登陸月球,考察太陽係……,人們的腳步也隨之跨步向前,勇攀更高的山峰。
(四)社會美能美化人的社會生活
人類在生產實踐中,不僅創造出了無限豐富的勞動產品,而且還在不斷地尋找美、發現美、追求美、創造美。人類從最初居住在潮濕的山洞,逐漸轉移到平原,修建了最早的茅草房,到木屋建設,到磚瓦結構、到今天的鋼筋混凝土;人類從最初用獸皮、羽毛遮體和裝飾,逐漸發明棉麻衣物,並打磨玉石、金銀來裝飾,到今天的琳琅滿目的服裝和各色璀璨的飾物,我們不得不感歎社會生活日新月異地發生著變化。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讓我們擦亮我們的雙眼,去發現、去創造、去更好的感悟生活,享受人生,鍛煉健康的體魄、培育崇高的品德、樹立高尚的情操、培養高雅的情趣、完美人格、與社會和諧共處。我們享受著社會美帶給我們的快樂,同時我們也要做一個美的締造者,給人間帶來更多、更美的幸福和快樂的未來。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生存都依靠著陽光、大氣和水等自然物,它們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已經有了。今天,人們欣賞著日月星辰的無窮變幻,同時也感悟著生命的變幻無常,自然和人緊密的聯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