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對《水滸傳》的研究
毛澤東不僅愛讀《水滸傳》,而且也很關心對《水滸傳》的研究。
“文革”前,《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的有關《水滸傳》的研究和評論文章,毛澤東幾乎都看過。他的存書中,有一本《水滸研究論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這本書中茅盾撰寫的《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一文,毛澤東閱讀的時候,還用黑鉛筆在書上畫了許多的道道。(徐中遠:《毛澤東讀評五部古典小說》,華文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24頁)
茅盾本名沈雁冰,以長篇小說《子夜》成就文名。毛澤東的老朋友老同事。兩人初識於1923年夏,是在上海。1926年1月,毛澤東代理國民黨中宣部部長,茅盾擔任宣傳部秘書,做毛澤東的助手。1949年10月開國大典後,茅盾任新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長。《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原載《文藝報》1950年第2卷2期。在延安時,毛澤東與茅盾曾暢談《紅樓夢》。讀到老朋友論《水滸傳》人物與結構的文章,想來也有如見故人之慨。
茅盾舉林衝、楊誌、魯達(魯智深)這三個人物為例,以行家的眼光和筆力論述《水滸傳》的人物描寫和結構布局。他說:“《水滸》的人物描寫,向來就受到最高的評價。所謂一百單八人個個麵目不同,固然不免言之過甚,但全書重要人物中至少有一打以上各有各的麵目,卻是事實。”茅盾概括的《水滸傳》人物描寫特點有兩條:“善於從階級意識去描寫人物的立身行事”;“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動去說明,作者絕不下一按語”。
對於小說的結構,茅盾說:“從全書看來,《水滸》的結構不是有機的結構。我們可以把若幹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別編為各自獨立的短篇或中篇而無割裂之感。但是,從一個人物的故事看來,《水滸》的結構是嚴密的,甚至也是有機的。在這一點上,足可證明《水滸》當其尚為口頭文學的時候是同一母題而各自獨立的許多故事。這些各自獨立、自成整體的故事,在結構上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發展,前後勾聯,一步緊一步,但又疏密相間,搖曳多姿。第二,善於運用變化錯綜的手法,避免平鋪直敘。”
不動筆墨不看書,是毛澤東的讀書習慣。他在讀茅盾評論《水滸傳》的文章時,畫下許多黑道道,說明他讀時很用心。
《水滸》發行了
十年“文革”鬧書荒,沒有文學作品讀,人民群眾不滿意。毛澤東也了解到這個情況。
1975年7月,毛澤東提出要調整黨的文藝政策。在這之前,他已經指示重新印行古典小說,提倡讀《紅樓夢》和《水滸傳》。
7月初,他在同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談話時說:“樣板戲太少,而且稍微有點差錯就挨批。百花齊放都沒有了。別人不能提意見,不好。”又說:“怕寫文章,怕寫戲。沒有小說,沒有詩歌。”
7月14日,毛澤東在同江青的談話中提到:“黨的文藝政策應該調整一下,一年、兩年、三年,逐步擴大文藝節目。”毛澤東批評“四人幫”把持下的文藝戰線“缺少詩歌,缺少小說,缺少散文,缺少文藝評論”。毛澤東又說:
“已經有了《紅樓夢》、《水滸》,發行了。不能急,一兩年之內逐步活躍起來,三年、四年、五年也好嘛。”(《毛澤東文藝論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231—232頁)
在當時“沒有小說”的情況下,毛澤東特別提倡大家都來讀《紅樓夢》和《水滸傳》等古典小說,正是他擴大文藝節目、逐步活躍文藝的一個重要措施。
十年“文革”鬧書荒,沒有文藝節目看,沒有文學作品讀是因為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所致,所以這有毛澤東的責任,所謂“晚年錯誤”,即包括此點。但是,“四人幫”大搞文化專製主義,加劇了“四缺”現象。所幸毛澤東生前發現了這個問題,提出調整黨的文藝政策,擴大文藝節目,重印古典小說,活躍文藝戰線,部分地補救改正了這個過失。
一生視讀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為完整中國人必備條件的毛澤東,豈能容忍“沒有小說”、“缺少小說”的現狀。他津津樂道《紅樓夢》、《水滸傳》的重印發行,正是藉此為突破口來調整黨的文藝政策,來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毛澤東還是十分懂得廣大讀者渴望閱讀名著的閱讀心理的。
毛澤東晚年好追懷往事,他是否想起:韶山私塾讀《水滸傳》,東山學堂講《水滸傳》,文化書社售《水滸傳》,長征路上找《水滸傳》,延安窯洞引《水滸傳》,將領麵前薦《水滸傳》,改革教材選《水滸傳》,緩解書荒印《水滸傳》……《水滸傳》幫助他成就偉業,他也幫助《水滸傳》更為廣泛傳播。
施耐庵有一肚子火氣才寫《水滸》
毛澤東在天津視察的談話中說過:……《紅樓夢》、《水滸傳》也不是因為稿費才寫的。這些人是因為有一肚子火氣才寫的……
陳晉:《毛澤東之魂》,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1版,第3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