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信中的議論基於《逼上梁山》這出劇的主題:革命是逼出來的,從統治階級營壘中背叛出來的軍官林衝上梁山更是逼出來的。毛澤東特別讚賞該劇把顛倒的曆史重新顛倒過來,著眼點不在於林衝這一形象的階級屬性,而在於他從忍受走向反抗的過程所體現出來的普遍性意義。
正像參加編導該劇的劉芝明當時在報上發表文章談創作經過時所說的那樣:“中心的問題,則是這個劇的主題,主要的不應該是林衝的遭遇,個人英雄的慷慨悲歌,君臨於群眾之上;而是在林衝遭遇的背後,寫出廣大群眾的鬥爭和反抗,一個轟轟烈烈的創造曆史的群眾運動。在這個運動中林衝被推動走向革命,而且林衝隻有與群眾結合才有出路。因此就必須明確地、對比地寫出統治與被統治的兩方麵的階級鬥爭,群眾怎樣團結了自己,怎樣爭取了朋友,並聯合起來戰勝了敵人……”正是在這樣的創作思想指導下,編導者在《水滸傳》本來的情節基礎上,增加和充實了一些內容,如“借糧”、“草料場”、“動亂”等出戲,從而“把農民表現得有力些”。(《從〈逼上梁山〉的出版談平劇改造問題》,《解放日報》1945年2月26—27日)
這就從《水滸傳》中引申出一個基本的曆史唯物主義的道理:壓迫與造反、人民與革命的必然聯係。或者說,編導者以新的思想從《水滸傳》中挖掘出了新的思想價值,其挖掘的思路,正好吻合毛澤東對《水滸傳》的理解和評論。
毛澤東激賞《逼上梁山》的出現,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推動了舊劇的革命性改造。在漫長的封建時代,由於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即地主階級的思想,因此舊文學舊藝術不可避免地滲透著濃厚的封建思想內容。即使在為數不多的表現農民和市民的較具民主性的作品中,也混雜著大量封建文化的內容,至於舊戲舞台上讓地主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當主角、人民群眾“跑龍套”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而《逼上梁山》成功地改造了舊戲,剔除了所依據舊材料中的封建性糟粕,強化了民主性內容。在《逼上梁山》問世之前,就有一出戲叫《林衝夜奔》,寫的是與《逼上梁山》大致相同的情節,即林衝由一心要建功立業的禁軍教頭被逼造反,上山入夥。《逼上梁山》主要是突出了林衝被逼的過程,反映出了封建社會舊製度的黑暗,為了加強林衝形象的革命意義,特別是為了體現當時抗日的背景,以及與投降派的鬥爭,在林衝與高俅的衝突中,又加進了是不是主張抗擊邊患的內容。其實,在《水滸傳》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中,本來就有體現梁山好漢愛國情愫的“抗遼”內容。《逼上梁山》把這層意思加在了林衝上梁山之前,強化了林衝形象的思想厚度和這出平劇的現實作用。舊劇開了新生麵,讓勇於反抗的梁山英雄和人民群眾成了劇中主角,所以毛澤東滿懷激情地說:“我想到這一點就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