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三打祝家莊》很有教育意義(1 / 3)

毛澤東寫信祝賀,說:“我看了你們的戲,覺得很好,很有教育意義。繼《逼上梁山》之後,此劇創造成功,鞏固了平劇改革的道路。”

陳晉主編:《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1369頁;白金華:《毛澤東談作家作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6頁。

1937年,毛澤東在其哲學著作《矛盾論》中對“三打祝家莊”故事的分析,是從思想方法角度來看待《水滸傳》這部作品的意義的。也許就是從這時起,“三打祝家莊”故事在毛澤東的腦海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利用何種形式發揮好這個故事的教育作用。

1942年10月,延安平劇院成立不久,毛澤東就曾指示該院根據他的論述作構思的主題,來創作劇本。可是,由於戰事繁忙,大家都忙於別的工作,這件事並沒有立即付諸實施。

1944年1月9日晚,毛澤東在中央黨校副校長彭真陪同下觀看平劇《逼上梁山》。該劇由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員楊紹萱和教務處文教科科長齊燕銘編導,中共中央黨校俱樂部演出。毛澤東一邊看,一邊對彭真說:

《水滸》中有很多段落都是很好的戲劇題材,如三打祝家莊就是一個。你們把《逼上梁山》搞完了,可以接著編個《三打祝家莊》。(《延安中央黨校的整風學習》,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冊,第205頁)

看完這場演出以後,毛澤東又連夜寫信給楊、齊兩人,給予讚揚,說他們新編的《逼上梁山》推動了平劇的改革。

時間又過去了半年,毛澤東關於創作平劇《三打祝家莊》的指示才得到落實。1944年7月初,正式成立了“三打祝家莊”創作小組。可是,當年延安書籍很少,大家都在鬧書荒。毛澤東那裏倒有一部120回的《水滸傳》。創作小組就從毛澤東那裏借到了這部書。在具體的創作構思當中,又得到了齊燕銘的幫助。劇本的創作有了眉目以後,創作小組又主動向毛澤東彙報,毛澤東也認真地聽取彙報,再次作了具體指示:

該劇要寫好這樣三條:第一,要寫好梁山主力軍;第二,要寫好梁山地下軍;第三,要寫好祝家莊的群眾力量。(陳晉:《毛澤東之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68頁)

毛澤東的這個指示,指出了劇本的思想主旨和創作方向。所謂梁山主力軍,就是宋江帶來的梁山進攻祝家莊的大隊人馬;所謂梁山地下軍,就是孫立、孫新從登州帶來的協助梁山攻打祝家莊的內應部隊,當時已經設計使人馬潛伏進祝家莊;所謂祝家莊的群眾力量,是指以鍾離老人為代表的、深受祝朝奉欺壓的、擁護梁山義軍的貧苦農民。這種對《水滸傳》的全新解讀,滲透進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新的實踐內容和思想理念,表達了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要求。同時,從這項指示當中,也可以清楚理解毛澤東要求創作《三打祝家莊》這出戲的具體目的,那就是使新編曆史劇為現實的民族抗戰服務。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創作小組撰寫劇本成功。《三打祝家莊》取材《水滸傳》第46—50回中三打祝家莊的故事,描寫梁山農民起義軍第一次攻打地主武裝盤踞的祝家莊,由於貿然進兵,被困盤陀路中,險些全軍覆沒。又派石秀探明盤陀路,並采取各個擊破策略,爭取了李家莊、扈家莊,孤立了祝家莊。但因祝家莊城高塹深,梁山農民起義軍隻靠強攻猛打,第二次進兵又遭失敗。梁山再聯絡孫立、孫新、樂和等人打入祝家莊,作為內應,終於攻克了祝家莊。平劇《三打祝家莊》刪除原小說中時遷偷雞、李逵血洗扈家莊、吳用計賺李應上梁山等情節,吸收昆曲傳統劇目《扈家莊》、《探莊射燈》的一些表演藝術,從策略鬥爭的角度,描寫梁山義軍總結戰爭失利的教訓,摸索出依靠群眾、調查研究、分化敵人、裏應外合等經驗,終於取得勝利。1944年,抗日戰爭即將轉入全麵反攻階段,解放區軍民麵臨著奪取敵占城市的重要戰略任務。這出戲的創作正適應了當時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