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48年春天,解放戰爭進入了我軍戰略反攻的階段。黨中央作了新的戰略部署。這年3月20日,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黨內通報中寫到:
“本年內,我們不準備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因為時機還未成熟。在本年蔣介石的偽國大開會選舉蔣介石當了總統,他的威信更加破產之後,在我們取得更大勝利,擴大更多地方,並且最好在取得一二個頭等大城市之後,在東北、華北、山東、蘇北、河南、湖北、安徽等區連成一片之後,便有完全的必要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其時機大約在一九四九年。目前我們正將晉察冀區、晉冀魯豫區和山東的渤海區統一在一個黨委(華北局)、一個政府、一個軍事機構的指揮之下(渤海區也許遲一點合並),這三區包括隴海路以北、津浦路和渤海以西、同蒲路以東、平綏路以南的廣大地區。這三區業已連成一片,共有人口五千萬,大約短期內即可完成合並任務。這樣做,可以有力地支援南線作戰,可以抽出許多幹部輸往新解放區。該區的領導中心設在石家莊。中央亦準備移至華北,同中央工作委員會合並。”(《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299頁。)
黨中央由陝北“移至華北”這個戰略舉動,使毛澤東有機會途經五台山。
1948年4月11日,從陝北經晉綏軍區向晉察冀進發的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經過近20天的行軍,到達了五台山。毛澤東是從五台山北麓的鴻門岩上山的,雖然是4月天氣,卻刮起漫天風雪。山高路險,風狂雪猛。汽車爬坡有危險,毛澤東一行就下車踏著沒膝的積雪步行。
來到五台山塔院寺的山門,毛澤東感慨地說:“真是一個神仙住的地方呀。”接著,他問衛士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這是五台山上的大寺廟。”有的衛士說。
周恩來說:“魯智深醉打山門的故事,你們知道嗎?你們誰看過《水滸傳》,就能回答主席問的這個問題了。”
可惜,當時身邊的衛士誰也沒讀過《水滸傳》,都回答不上來。
當晚,毛澤東一行夜宿塔院寺。
塔院寺是五台山的五大禪處之一,佛教聖地,古跡甚多。第二天,毛澤東在當地黨政領導陪同下,由兩位方丈引導,參觀塔院寺。
其間,毛澤東問方丈:
“五台山上有兩個名人出家,一個是魯智深,一個是楊五郎,他們是在哪個寺廟裏當和尚的?”(閻長林:《警衛毛澤東紀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279頁)
方丈說:“說法不一樣。五台山有幾個山門,塔院前也叫山門,菩薩寺也有山門。傳說魯智深大鬧五台山,是在菩薩頂的寺廟。這個寺廟是五台山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寺院。菩薩頂寺廟也是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魯達打死鎮關西以後便逃到了代州,在趙員外的協助下,來到五台山菩薩寺當了和尚,起名叫魯智深。一次他喝了酒,就醉打山門,大鬧僧堂。他隻當了7個月的和尚,就被送下山,去東京汴梁大相國寺安身。楊五郎一次打敗了仗,在突圍中憤恨奸臣當道,殘害忠良,便棄甲在興國寺出家當了和尚。遼兵見他是個和尚,沒有理睬他。這樣,楊五郎才沒有當俘虜。他到興國寺當和尚以後,人們就把興國寺叫五郎廟了。”
方丈說完後,毛澤東便對周恩來說:“五台山也到了,又實地看了一些古跡,這總比隻聽傳說要實際多了。以後有機會,我們一定再來看看。”
說著,毛澤東又向兩位方丈講了共產黨的宗教政策,說共產黨允許宗教存在,對宗教實行保護的政策,希望他們保護好古跡。
把魯智深看成是“名人”,要搞清楚他是在哪個寺廟裏當和尚———這隻有滿懷求知欲和好奇心,並對小說人物魯提轄十分感興趣如毛澤東者,才能如此行事。更為引起我們注意的不僅於此,還在於毛澤東為何向方丈講起“共產黨的宗教政策”呢?是否由魯智深的出家想到了他的“大鬧五台山”呢?我們不得而知,也無從猜測。但有一點很明白,毛澤東所講的“宗教政策”與梁山好漢的“宗教政策”判然有別。“新的魯智深”在宗教問題上決不同於舊的魯智深,這應該是不成問題的。這也許正是白求恩說的兩個魯智深“不一樣”,一個“醉打山門”,一個“保護廟宇”的因由吧。白求恩的看法,何嚐不是毛澤東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