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李逵之大忠大義大勇(李逵之一)(3)(1 / 2)

李逵是有幸的,他和弟兄們的“剪拂”,與紅軍的打土豪,都“有充分的理由”,是劫取“不義之財”。這從正麵下啟人民公社領導者不要劫取社員群眾的“義財”。用李逵們的正義之舉來反對“公社黨委”的不當之為,李逵當了一把“正麵教員”,豈不幸哉!

李逵太急一點

1959年的廬山會議,圍繞彭德懷的一封信,黨的核心領導層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分歧焦點問題中,就有怎樣看待“全民大煉鋼鐵”這件事。

彭德懷在7月14日寫給毛澤東的信中,這樣寫道:“在全民煉鋼鐵中,多辦了一些小土高爐,浪費了一些資源(物力、財力)和人力,當然是一筆較大損失。但是得到對全國地質作了一次規模巨大的初步普查,培養了不少技術人員,廣大幹部在這一運動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雖然付出了一筆學費(貼補二十餘億)。即在這一方麵也是有失有得的。”(《彭德懷自述》,人民出版社 1981年12月版,第283頁)

今天看來,彭德懷的話也難免時代的痕跡,對“左”的錯誤講得十分客氣,乃至充滿溫情,說全民大煉鋼鐵“有失有得”,貼補二十餘億元隻是“付出了一筆學費”。有人說這仍然有“左”的色彩,其實這有點苛求前人了,彭老總畢竟說出些實話,他說全民大煉鋼鐵浪費“三力”,造成了“一筆較大損失”,如果核心決策層頭腦冷靜,虛心納諫,應該仔細分析他提供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可惜的是,彭老總的信遭到了是非顛倒的批判。

7月23日,毛澤東在全體人員會議上講話,從“右傾”角度分析批判彭德懷的意見,其中講到全民大煉鋼鐵時說:

鐵還可以煉。浪費是有一些,要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降低含硫量,為真正好鐵奮鬥。共產黨有個辦法叫做抓。共產主義者的手,一抓就抓起來了。鋼鐵要抓。農林牧副漁,糧棉油麻絲茶糖藥煙果鹽雜,農中有12項,要抓。……黨不管黨;計委不管計劃,不管綜合平衡,根本不管,不著急。總理著急,無一股熱氣、神氣,辦不好事,李逵太急一點,列寧熱情磅礴,可以感染群眾,實在好,群眾很歡迎。

(李銳:《廬山會議實錄》,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36—137頁)

這裏說李逵“太急”,聯係上下文的語氣和文義看,不僅是指急躁、急性、急速,而且是指熱烈、熱情、熱氣,是指對革命事業的滿腔熱忱。

李逵的內心世界裏奔騰著一團火,他急切地企盼江湖好漢都造反起義上梁山,急迫地希望一夜之間就奪了宋室江山。小說第四十一回,壯大了隊伍的梁山眾好漢回到山寨,“吃慶喜筵席”,興奮的李逵又“跳將起來”,發表了一通演說:

“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公孫道士便做個國師。我們都做個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裏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裏!”

這篇通通是“李逵式語言”的演講,激情滿懷,激昂慷慨,激奮人心,像地下岩漿突然噴發那樣火辣辣,熱烈烈,洋溢著炙人的熱度。

毛澤東一生,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幹社會主義事業,他主張人多幹勁大,熱氣高。煉鋼煉鐵,他也搞全民上陣,形成一股熱氣,形成澎湃的群眾運動。他批評國家計劃委員會“不著急”,同情周恩來總理“著急”,從國外蘇俄舉出列寧熱情磅礴的例子作為楷模,從古典小說中引來“太急一點”的李逵這個樣板,以為領導者應該向他們那樣,以自己的熱忱熱情去感染群眾,帶動群眾,並主觀地認為這會受到群眾的擁戴。

一般地說,幹革命也好,搞建設也罷,激發廣大群眾的熱情,團結一致齊上陣,是必要的。但像煉鋼煉鐵這樣的大工業生產建設,是要講科學技術,講客觀規律的,靠幾乎沒有文化的農民,靠土法上馬的小高爐,隻能煉出廢渣。曆史事實證明,全民大煉鋼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學費”交得太多太重,這不隻是“浪費有一些”。

雖然小說中李逵的造反精神革命熱情是該肯定,毛澤東也是從正麵引證的,但李逵的熱情用到肯定和推動全民大煉鋼鐵上,則隻能導致不良的後果。這次,毛澤東錯用了李逵,李逵隻能幫毛澤東的倒忙。當然,這並非毛澤東的初衷,也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李逵不願意投降

李逵的上梁山,不是被逼上去的,而是自覺地造反起義的,用以往時髦的話講:他的階級覺悟最高。李逵的階級立場也站得最牢,堅決造反不投降。

毛澤東在1975年8月那個關於《水滸》評論的著名談話中,這樣談到李逵:

(梁山)這支農民起義隊伍的領袖不好,投降。李逵、吳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願意投降。(《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13卷,第4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