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對宋江、吳用、李逵的描寫那樣,高俅也是《水滸傳》自始至終重點描寫的人物形象。他出場於全書開端,確有小說作者所要點明的“亂自上作”的寓意。小說於要緊處把高俅拉出來,寫他處處與梁山義軍做對,都有重要的揭示作用。揭示高俅的陰狠惡劣,不是孤立地批判個人品質不好,而是客觀上暴露出整個封建地主階級的沒落腐朽,是對統治階級的政治批判。從這個立足點著眼,《水滸傳》中的高球確是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這個人物對於人們認識封建社會,有一定的價值。
對賊臣中的蔡京,毛澤東也是了解的,雖然迄今未發現他對蔡京的評論性意見,但有記載證明,他對《宋史》中的蔡京傳是瀏覽過的。據曾為毛澤東陪讀的北京大學中文係蘆荻老師介紹:
毛澤東讀二十四史有個突出的特點:他不僅認真地讀那些所謂“正麵”的材料,同時也認真地讀那些“反麵”的材料。在這部史書中,舉凡奸臣、佞臣、叛臣等人的傳記,像新、舊《唐書》裏的安祿山、史思明等人的傳,《宋史》裏的《奸臣傳》(秦檜、蔡京),《明史》裏的《奸臣傳》(胡惟庸、嚴嵩)等等,他都在封麵上專門標出卷、冊、姓名,有的還在名字前麵畫了圈。他說,一要看看他們的奸法和壞法,二要和其他傳記參照看,弄清楚每項曆史事件的原委,分清主要的責任和次要的責任,不能隻信一麵之辭。(胡真編:《中國第一人———毛澤東》,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23頁)
蔡京被稱為“六賊”之首,《水滸傳》認定他是禍國殃民的大奸臣。小說沒有全麵來展示蔡京的罪惡,隻是通過梁中書送生辰綱,蔡九知府修家書,和童貫、高俅等人狼狽為奸蒙蔽皇上,與梁山義軍作對頭等方麵,來多側麵描寫他的劣跡惡德。其女婿梁中書憑借“泰山之恩,提攜之力”,在大名府留守,每年都要以“詐得財物”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為他祝賀,可見其貪婪。生辰綱被劫後,他命濟州府尹限期捉拿,雖府尹盡心盡力,還是被罷官,可見其勢焰。梁山義軍兵困大名府,他舉薦關勝討伐梁山以牽製,後為掩飾敗跡主張招安,大名府失陷,又轉而主戰,斥責主招安的朝臣,先後保奏童貫、高俅等率大軍征剿。梁山泊全夥受招安後,他與童貫等合謀,對宋江多方排擠限製,不隻阻撓徽宗授其官爵,還誣奏宋江喪師辱國。當宋江征遼獲勝時,蔡京受遼國賄賂,奏請徽宗允許遼國投降,並將奪回的土地仍給遼國,將士浴血奮戰的成果被他一手葬送。
不能簡單地說高俅、蔡京是一丘之貉,作為文學人物形象,他們各有其個性。小說對高俅的刻畫比蔡京更為豐滿些。但是,兩個賊臣又有許多共性,這也是一目了然的事情:比如他們都幹了許多官逼民反的壞事,都是梁山義軍的死對頭,等等。毛澤東對他們的分析解剖,有助於人們認識他們的“奸法與壞法”,強化對封建統治階級本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