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武裝鬥爭,就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戰爭。
《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09頁。
筆者在《毛澤東讀〈三國演義〉》一書中,提到毛澤東在中央蘇區時期,曾經有過一場“《三國》罪案”,當然那是“左”傾錯誤製造的。毛澤東怎麼也不會想到,讀《水滸傳》也罪及他的革命事業。而且,這個打擊比“《三國》罪案”來得還早,那是在井岡山鬥爭初期。當他組織秋收起義,帶領隊伍上了井岡山後,他的“農軍”,被遠在上海的中央臨時政治局,視為水滸式的草莽英雄,受到錯誤的批判和錯誤的對待。
1927年12月21日,中央臨時政治局在給朱德的一封信中,特別批評了“在群眾眼內看來是替他們打抱不平”的“梁山泊英雄俠義行為”,並暗示毛澤東領導的“農軍”便有這種情況,認為這是妨礙土地革命的深入、妨礙發動民眾進行大規模武裝起義的錯誤。(陳晉:《毛澤東與文藝傳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156頁)
因此,中央命令朱德、陳毅等帶領南昌起義餘部,向井岡山靠攏,以便糾正毛澤東的錯誤。雖然對1928年4月下旬朱毛會師後,朱德怎樣“糾正”毛澤東的“梁山俠義行為”史無記載,但是,在1927年底和1928年初中央的這個指示以及與此內容相聯係的指示,通過各種渠道傳達到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這兩委都是井岡山的頂頭上司。他們派出糾正毛澤東“錯誤”的人是省軍委特派員、湘南特委軍事部長周魯,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年輕人。
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的隊伍上井岡山,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對待“山大王”帶領的農民武裝。當時,井岡山的袁文才、王佐兩支綠林式的農民武裝,情況複雜,他們既有“劫富濟貧”的革命性,又缺乏革命軍隊的政策觀念和紀律性。毛澤東派人做工作將他們收編。但是,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餘灑度卻堅決反對收編袁、王隊伍。10月初,餘擅自離隊,到湖南省委告了狀,說毛澤東逃避鬥爭,到山區同綠林為伍,並給了大批槍支。年底,湖南省委代表何資深到上海的黨中央彙報工作,把這些反映到中央,說毛澤東“在贛南時曾有一大錯誤”。
湘南特委的一些頭腦發熱的人錯誤地認為,毛澤東在井岡山地區對敵鬥爭不夠“激進”,燒殺太少,行動太右,沒有實行紅色恐怖,沒有把小資產變成無產,尤其對毛澤東在草林坪提出的“保護中小工商業”的政策極為不滿,他們誣蔑毛澤東是“改良主義者”,要求對地主和土豪一律實行搶、燒、殺的恐怖政策,以此來使敵人喪膽。
1928年3月上旬,周魯到井岡山,推行那些脫離實際而頭腦發熱者的“左”傾錯誤,撤銷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另行成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委,由何挺穎任書記,毛澤東隻好改任師長,還錯誤地傳達了中央臨時政治局對毛澤東的黨內處分,將“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宣布為“開除黨籍”。
對毛澤東作了組織處分,還要清算他的思想。周魯對毛澤東說:“潤之同誌,我在湖南的時候還不太相信,可到這裏後,我不能不信了,你們果然是行動太右,燒殺太少,完全脫離了中央的政策!偏隅山頭,苟且求安!”
“行動太右?燒殺太少?脫離中央政策?中央是什麼政策啊?……”宛希先、張子清、何挺穎等麵麵相覷,充滿迷惑不解的眼光一齊投向了毛澤東。
毛澤東卻神態自若,順手點燃了一支煙。他心想:自從秋收起義部隊引兵井岡山以來,內穩軍心,外聯袁、王,軍民團結對敵,先後攻克了茶陵、遂川、寧岡三個縣城,成立了三縣的工農民主政府;恢複和重建了寧岡、遂川、茶陵、永新四個縣委和縣特別區委;各縣的赤衛隊、工農暴動隊等地方武裝業已建立;袁文才、王佐的兩支農民武裝經過卓有成效的團結和改造工作,已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邊界一些紅色區域都已開展了打倒豪紳階級的遊擊暴動,為土地革命的進行打下了基礎;湘贛邊界的“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麵已粗具規模,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已初步形成。……這一切,怎麼是行動太右?怎麼脫離了中央政策?怎麼是偏隅山頭,苟且求安呢?……燒殺固然是少一點,可這又有什麼不好呢?把房子都燒光,對革命對百姓有什麼益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