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年前,烏國傾全國之力大舉西進、南下攻破天行山於烏山之間的要塞,勢如破竹連下赤城、寶郡城、黃城等大小十一城,像矛頭一樣直指宣國首都-京城。當時宣國正於西南方炎國交戰,腹背受敵讓宣國如履薄冰,宣國皇帝姬泱命大皇子姬天誌南下督戰,二皇子姬天意坐守京城,而自己親點六位大將,禦駕親征。
這一戰便是七年,宣國最終把烏國趕出北行山和烏山外,其中不少烏國兵將被宣軍逼上北行山和烏山跳了烏江,此戰以後宣國人便笑稱烏國人為“鳥國人”。而宣國皇帝姬泱並不自滿,誓要血染“鳥國”首都-薩克達城,於是便挎過烏江為七年前雪恥,可是踏入烏國不足半年時間,姬泱便患病不起,許多將士也匪夷所思病倒,眾多醫官束手無策,最後得出的病因是“水土不服”無奈宣國隻好撤兵,退回烏江。
當姬泱率眾將返回京城時病情基本得以控製,誰知噩耗傳來,其實四年前大皇子姬天誌南下督戰時被暗箭所傷,箭塗有劇毒,不治身亡。為了不影響北方戰事,二皇子姬天意和皇後、皇太後商議後決定隱瞞此事,並下密詔透露此事者誅其九族。姬泱得知此事,病情加重,再也沒有起來,兩個月後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長達八年的戰爭耗盡兩國糧財,烏國皇帝得知姬泱去世,怕宣國再次複仇,特派使節攜百車金銀,並以剛出生的八皇子為人質送到宣國京城以表誠意,向二皇子姬天意議和。
不久兩國便簽署了百年不戰條約,隨即二皇子姬天意登基,次年改國號天元,此後兩國走向和平發展道路。
天元一年,烏鎮迎了十幾個外來人,說是宣國的傷兵。無法隨軍回京城了,也不想回去了,看此地人傑地靈,打算紮根在這。開始鎮上人還頗為抵觸,不願與其接觸,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了解到這些漢子很是熱心,也很實在,經常幫**挑個水,砍個柴什麼的,沒事就跟老爺子下個棋,抽袋煙什麼的,和鎮上的年輕人稱兄道弟一起進山打獵,據說還挺有兩下子的,沒幾年這些傷兵就完全融入到烏鎮裏。
外來人除了兩個已過不惑之年其餘都是精壯的漢子,鎮上有位徐老半娘,喪夫守節十餘年,每日提著手絹、磕著瓜子穿梭於鄰裏之間,人送外號“巧嘴婆”。過了不到兩年時間這位“巧嘴婆”幫所有外來漢子都找到了媳婦,連那兩個已過不惑的中年都解決了。可賺了不少喜錢。不過據說其中一位兩年都沒人家願嫁,這“巧嘴婆”為了維護這兩年攢下來的聲譽,不得已把自己給搭了進去,算是善始善終了。具體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巧嘴婆”的男人姓福,單名一個德字,因長相過於老成,鎮上人稱福伯。
攸之義,是外來傷兵之一。為人也很熱心,但因性子有些木訥,給**挑水的活,始終輪不到他,所以隻能沒事陪老爺子下個棋。誰知陪老爺子下了一年多棋,老爺子誇他穩重、誠實、是個難得可以依靠的人,就把自己小女兒餘百花許給攸之義。餘百花乃烏鎮上有名的靚姑娘,多少漢子盼著雨天能給送把傘,雪天幫人家掃個雪的,結果讓這外人給娶走了,暗地裏沒少叨咕:“不就會下個棋麼…………”
攸之義於餘百花成婚三年,生下一子,老爺子給取個乳名叫石頭,當石頭接近一歲的時候,餘百花抱著石頭來找老爺子起個大名,當時老爺子正和攸之義下棋,老爺子手持一子,眉頭緊鎖,猶豫不定,餘百花在身邊叫了幾聲,老爺子充耳不聞,無動於衷。餘百花一氣之下從老爺子手中奪走棋子,沒看棋盤就拍了下去。
老爺子從板凳上跳起大叫:“你看……你看你……輸了。”
不過老爺子牙有些漏風,外加口齒不伶俐,聽到別人耳朵裏變成了“你看……你看你……蘇兒。”
餘百花一聽,不理暴跳的老爹,嘴裏念叨“蘇兒……蘇兒……”
此時,攸之義說話了:“那就叫小蘇吧。”
餘百花一動不動嘴裏又念“小蘇……小蘇……攸小蘇?”眼睛越來越亮。
然後抱著石頭把老爺子扶到板凳上,輕拂著老爺子後背美滋滋的說:“爹,你這名起的比石頭強多了。”
攸之義坐在對麵笑而不語。
老爺子左手扶著棋盤,右手摸著腦門,呲牙、皺眉,盯著剛才落下的棋子說:“哎呀,我說你這丫頭……”
此時正是天元十一年,攸小蘇,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