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如何得到同事的喜愛(3 / 3)

其實,不僅在公司,即使在大學裏,每個班裏也有這麼一些小圈子,如老鄉之間有圈子,興趣愛好相同的有圈子,長得帥的同學身邊有圈子等等。雖然那種小圈子更加明顯,但它們的作用遠遠沒有這種職場小圈子大。

在現代職場上,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存在著兩種組織形式。在一個公司內部,由上至下,有總經理、部長、部門經理和普通員工,這種組織形式像個金字塔形,它是有形的和正式的,對於絕大多數白領來說,他們承認這種組織形式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自己公司內部同時還存在著另一種形式的組織,即像小孫所在部門的由那幾個人組成的無形小圈子。這類小圈子雖是無形的和非正式的,但它對公司每個員工產生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不亞於那種正式有形的組織。比如,你在辦公室過於積極或過於落後,一些同事就會排斥你,在工作中給你製造障礙,逼得你與他們“同流合汙”,因此你隻能隨大流。這就是那個非正式和無形的組織產生的作用。

人們常說關係網,也就是說人際關係像條漁網。是漁網就有經有緯,有縱有橫,缺了哪方麵都不行。如果把那種正式的有形的組織形式比做縱向的“經”的話,那麼這種非正式的無形的組織形式則是橫向的“緯”。如果你在工作中眼睛隻盯著上司,隻注意工作中上下級這種縱向的關係,而忽視與同事之間這種橫向關係的話,那麼就很難搞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如果與同事搞不好關係,你一樣很難做好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一個人在服飾、言行等方麵獨樹一幟,不能與集體中大多數人的方向和水平保持一致的話,就很容易引起同事的“另眼相看”。“槍打出頭鳥”是中國人傳統,也是因為人們總是會對比自己優異和突出的人產生嫉妒和排斥心理。所以,一定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應保持收斂、低調、謙虛、謹慎的作風。

蕊蕊是個愛漂亮又獨立性強的女孩,因為剛到新公司上班,因此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了,每天打扮得很入時,並且力求標新立異,不隨大流。可是,蕊蕊也很鬱悶,自己到新單位都兩個月了,還是不能和同事接近,甚至大家總是用異樣的目光盯著她。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什麼了。

有一天,蕊蕊實在忍不住,悄悄地問辦公室的一位大姐,得到的答案讓她大吃一驚。“你呀,挺聰明的小姑娘,怎麼就不明白,咱們公司的人,都很保守,你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誰看得慣啊!”蕊蕊一看,可不是嘛?大家都穿著很職業的套裝,顏色也很正統,隻有自己在辦公室裏顯得很鮮豔。於是,蕊蕊按照大姐的囑咐換了裝束。第二天,她穿了一身普通的裙裝,並且堅持把那些漂亮衣服放到了櫃子裏。很快,蕊蕊就和同事打成一片了。

實際上,蕊蕊在做事方法上也沒多大改變,隻是在穿著打扮上和大多數人保持一致。她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大家的承認。總之,重要的是你的口味能不能讓大多數人接受。

推而廣之,在職場上也一樣。你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突然被推到一群陌生的同事當中,你的確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保持自己的個性,還是盡快融入這個還陌生的環境?你可能會覺得與其跟一大幫無趣的人混在一起,還不如堅守自己的空間。於是,你堅持“三大原則”,不和同事做朋友,不和同事說知心話,不和同事分享秘密。每天例行公事後,就埋頭看書,與同事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但是,你漸漸發現自己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雖然自己誰也沒得罪,可一些負麵評價老是陪伴在你左右。最後,你才明白,其實人的最本質的屬性就是社會性。人們總是尋求同類、排斥異己的。所以,與同事多“同流”會幫助你盡快擺脫困境。作為白領,不管你情願不情願,你必須與自己辦公室的那些小圈子裏的人“同流”,因為不管你看不看得慣,他們都存在,他們都會對你的工作產生影響。所以,即使看不慣同事之間的小圈子,你也得習慣與這種小圈子打交道,敬而遠之不是個好辦法。

當然,多“同流”隻是一個方麵,少“合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群同事老是算計著老板的資財,整天想著怎麼把公司的錢多貪點,那你最好遠離他們。因為“同流”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影響公司利益,不毀損個人形象。說白了,就是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多“同流”是沒有壞處的;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定要保持立場,因為一旦出了漏子,可不是你所能控製得了的。因此,你要切記幾個原則:一是你不能對不是圈子外的同事采取排斥態度,真的“拉幫結夥”;二是如果這個圈子真的開始“結黨營私”、謀取私利的話,比如統一口徑、虛報加班費等,你就要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

盡量遠離流言蜚語

我們常常被別人誤會和指責,如果你事事都去解釋還擊,往往會使事情越鬧越大。不妨把心胸放寬一些,不去理會,難得糊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某公司的幾個女同事聚在一起吃午餐,聊著聊著,就開始發揮某方麵的專長,批評起這個部門的主管不好,那個部門的主管看起來色迷迷的,甚至連董事長的兒子、女婿也難逃一劫,一個一個被拿出來評頭論足一番。

幾個女人七嘴八舌的,東一句西一句,越說越起勁,炮火隆隆。正當她們聊到精彩部分時,看到行政部門的小劉拿著飯盒走過來,就熱情地叫他過來一起用餐。多了位聽眾,女人聊閑話的功力更是發揮到了極致。陳小姐正在批評剛上任的男經理,她悻悻然地說:“哼!什麼都不懂,還老是擺個臭架子,依我看,我們小劉都比他強多了。小劉!你說是不是啊?”

小劉正低著頭吃飯,卻無端地被卷入這場話題裏,感到很無奈。為了阻止這個話題繼續,小劉忽然抬起頭來,望望四周,神秘兮兮地說:“我聽經理說過,他非常欣賞你,還想約你出去看電影,到底他約了沒?”大家聽了,原本一肚子的話頓時卡在喉嚨裏,眾人眼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陳小姐泛紅的臉上。這下子,陳小姐可成了八卦新聞的最佳女主角。

新上任的經理,人才和品德都出類拔萃,暗戀他的人數不勝數,哪裏會去喜歡一個成天在背地裏說人是非、唯恐天下不亂的女人呢?這隻不過是小劉為了耳根清淨,虛晃一招罷了。

小劉的這招還真管用,接下來的時間裏,大家都低著頭默默無語,幾個狐疑的目光輪流在陳小姐臉上打轉。說人者人恒說之,陳小姐終於嚐到被人在背後論長論短的滋味了。

當八卦製造機成為八卦中的主角,這台機器的運轉功能一定會大大削減。在工作的空當說些無關痛癢的是非,可以有效地促進同事間的情誼,為平淡的工作增添一些色彩。但是這種行為一旦變成了不實的謠言,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了。

報載,某市對“上班族”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其中當被問到“什麼是吸引你每天上班的理由”時,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不上班,就聽不到許多小道消息、謠言、傳言”後麵打了對號。這個結果既讓人啼笑皆非,又令人深思。

搬弄是非的人,就是那些把不該傳的話有意傳來傳去並品頭論足的人。雖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智者畢竟很少,謠言總是會被不停散播。言者捕風捉影,信口開河;傳者人雲亦雲,添油加醋;聞者半信半疑,真偽不分;被害者莫名其妙,有口難辯。搬弄傷害他人的是是非非,不是出於嫉妒、惡意,就是為了嘩眾取寵、自抬身價。不論是哪種情況,都應視為不光彩的行為。

同樣,同事間相處,大家整天在一起聊天說話、談論問題的時機多得很,誰能保證這種交談就一點也不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呢?又有誰能夠做到每說一句話都思考再三,每一句話都是絕對與別人無關,且對別人一點褒貶都沒有呢?關鍵是要實事求是、心地純正。同事在特定場合說的話,不能全盤照“搬”;對於同事無意中說出的話也要“不當回事”。

在辦公室裏,一定要做到不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理是非,任憑再多的流言蜚語,都要裝作不知道。這樣才能保證的自己的職業生涯一路順利,不被一些家長裏短的小事所牽絆。

讓同事說出自己的成就

有些人喜歡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總以為這樣就會讓人高看自己,使別人敬佩自己。殊不知,別人並不願意聽你吹牛。因為你的得意會襯托出別人的倒黴,甚至會讓對方認為你炫耀自己便是嘲笑他的無能,讓他產生一種被比下去的感覺。特別是失意的人,如果你在他麵前炫耀,他會非常惱火,甚至討厭你。

一次,有人約了幾個朋友來家裏吃飯,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其中一位目前正陷入人生低穀的朋友心情好一些。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倒閉了一家公司,他的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內外交迫,他實在痛苦極了。

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談與事業有關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姓吳的朋友因為目前賺了很多錢,幾杯酒下肚,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和花錢功夫。他那種得意的神情,連主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後來他猛喝了一杯酒,就匆匆離開了。主人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憤憤地說:“老吳會賺錢也不必那麼神氣地炫耀啊!”

主人了解他的心情,因為多年前他也遇過人生的低穀,正風光的親戚在他麵前炫耀薪水、年終獎金,那種感受就如同把針一根根插在心上一般,說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如果你不想失去同事或客戶,就要時刻注意把得意放在心裏,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要把它當做炫耀的資本,否則隻會令你失去得更多。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當我們讓同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會有一種得到肯定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還優越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甚至對我們產生敵視情緒。

在這個世界裏,那些胸懷豁達的人總能贏得更多的知己;相反,那些小看別人、高看自己的人總是令別人反感,最終在交往中使自己到處碰壁。

何先生是人事局的骨幹,且為人很好,按說搞人事調配工作很難不得罪人,可他卻是個例外。在他剛到人事局時,幾乎在同事中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因為他正春風得意,對自己的機遇和才能十分滿意,所以每天都使勁吹噓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績,每天有多少人找他幫忙,哪個幾乎記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給他送了禮,等等。但同事們聽了之後不僅不讚賞,而且還極不高興。

後來還是由當了多年領導的老父親點撥,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毛病到底出在哪裏。從此以後他便很少談自己而多聽同事說話,隻有在同事停下來問他的時候,他才輕描淡寫地說一下自己的情況。過了一段時間,有幾位同事成了他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相處得十分開心。

我們必須適當地抑製自己的優越感,收斂銳氣,學會謙虛。隻有這樣,我們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卡耐基曾有過一番妙論:“你有什麼可以值得炫耀的嗎?你知道是什麼原因使你沒有成為白癡的嗎?其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隻不過是你甲狀腺中的碘而已,價值並不高,才五分錢。如果別人割開你頸部的甲狀腺,取出一點點的碘,你就變成一個白癡了。在藥房中五分錢就可以買到這些碘,這就是使你沒有住在瘋人院的東西——價值五分錢的東西,有什麼好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