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在荒島上迎接黎明(1 / 2)

王小波

我在荒島上迎接黎明。太陽初升時,忽然有十萬支金喇叭齊鳴。陽光穿過透明的空氣,在暗藍色的天空飛過。在黑暗尚未退去的海麵上燃燒著十萬支蠟燭。我聽見天地之間鍾聲響了,然後十萬支金喇叭又一次齊鳴。我忽然淚如雨下,但是我心底在歡歌。有一柄有彈性的長劍從我胸中穿過,帶來了劇痛似的巨大快感。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時刻,我站在那一個門檻上,從此我將和永恒連結在一起……因為確確實實地知道我已經勝利,所以那些燃燒的字句就在我眼前出現,在我耳中轟鳴。這是一首勝利之歌,音韻鏗鏘,有如一支樂曲。我摸著水濕過的衣袋,找到了人家送我劃玻璃的那片硬質合金。於是我用有力的筆跡把我的詩刻在石壁上,這是我的勝利紀念碑。在這孤零零的石島上到處是風化石,隻有這一片堅硬而光滑的石壁。我用我的詩把它刻滿,又把字跡加深,為了使它在這人跡罕到的地方永久存在。

在我小的時候,常有一種冰涼的恐怖使我從睡夢中驚醒,我久久地凝視著黑夜。我不明白我為什麼會死。到我死時,一切感覺都會停止,我會消失在一片混沌之中。我害怕毫無感覺,寧願有一種感覺會永久存在。哪怕它是疼。

長大了一點的時候,我開始苦苦思索。我知道宇宙和永恒是無限的,而我自己和一切人一樣都是有限的。我非常非常不喜歡這個對比,老想把它否定掉。於是我開始思考是否有一種比人和人類都更偉大的意義。想明白了從人的角度看來這種意義是不存在的以後,我麵前就出現了一片寂寞的大海。人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些死前的遊戲……

在冥想之中長大了以後,我開始喜歡詩。我讀過很多詩,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詩。好詩描述過的事情各不相同,韻律也變化無常,但是都有一點相同的東西。它有一種水晶般的光輝,好像是來自星星……真希望能永遠讀下去,打破這個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寫這樣的詩。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星: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於是我開始存下了一點希望一一如果我能做到,那麼我就戰勝了寂寞的命運。

但是我好久好久沒有動筆寫,我不敢拿那麼重大的希望去冒險。如果我寫出來糟不可言,那麼一切都完了。

我十七歲到南方去插隊。旱季裏,那兒的天空是湛藍湛藍的,站在小竹樓裏往四下看,四處的竹林翠綠而又苗條。天上的雲彩又潔白又豐腴,緩緩地浮過。我覺得應該試一試。

開始的時候像初戀一樣神秘,我想避開別人來試試我自己。午夜時分,我從床上溜下來,聽著別人的鼻息,悄悄地走到窗前去,在皎潔的月光下坐著想。似乎有一些感受、一些模糊不清的字句,不知寫下來是什麼樣的。在月光下,我用自來水筆在一麵鏡子上寫。寫出的字句幼稚得可怕。我塗了又寫,寫了又塗,直到把鏡子塗成暗藍色,把手指和手掌全塗成藍色才罷手。回到床上,我哭了。這好像是一個更可怕的噩夢。

後來我在痛苦中寫下去,寫了很久很久,我的本子上出現了很多歪詩、臭詩,這很能刺激我寫下去。到寫滿了三十個筆記本時,我得了一場大病,出院以後弱得像一隻瘦描。正午時分,蹲下又站起來,四周的一切就變成綠色的。

我病退回北京,住在街道上借來的一間小屋裏。在北京借到很多書,我讀了很多文藝理論,從亞利士多德到蘇聯比西莫夫,試著從理性分析中找到一條通向目標的道路,結果一無所成。

那時候我窮得發瘋,老盼著在地上撿到錢。我是姑姑養大的,可是她早幾年就死了。工作遲遲沒有著落,又不好意思找同學借錢,我轉起各種念頭,但是我絕對不能偷。我做不出來。想當臨時工,可是戶口手續拖著辦不完。剩下的隻有撿破爛一條路了。

在天黑以後,我拿了一條破麻袋走向垃圾站。我站在垃圾堆上卻彎不下腰來。這也許需要從小受熏陶,或者餓得更厲害些。我拎著空麻袋走開時卻碰上一位姑娘從這兒走過。我和她隻有一麵之識,可她卻再三盤問我,我編不出謊來,隻好照實招了。

她幾乎哭了出來,非要到我住的地方去看看不可。在那兒,我把我的事情都告訴她了。那一天我很不痛快,就告訴她準備把一切都放棄。她把我寫過的東西看了一遍之後,指出有三首無可爭議的好詩。她說事情也許不像我想得那麼糟糕。但是我無論如何也想不起那三首詩是怎麼寫出來的了。我還不是一個源泉、一個發光體,那麼什麼也安慰不了我。

後來她常到我這兒來,我把寫的都給她看。因為她獨具慧眼,很能分出好壞來。她聰明又漂亮。後來我們把這些都放下,開始談起戀愛來,晚上在路燈的暗影裏接吻。過了三個月她要回插隊的老家去,我也跟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