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四兩撥千斤的金融衍生品(3)(2 / 3)

(4)無風險利率。當發行商發行認購權證時,需調配資金以購買標的股票,以確保當權證持有人行使權證時,發行商能交出相應的標的股票給權證持有人。高利率意味著高的借貸成本。利率上升,認購權證的價值將上升,從而反映出這種高借貸的成本。至於認沽權證,發行商會在權證行使時獲得標的股票,認沽權證持有人需調配資金購入標的股票以備屆時能交付標的股票,因此利率上升,認沽權證價值下降。

(5)股息。衡量股息對權證價格的影響,投資者須考慮除權後標的股票價格的下跌幅度。例如,兩份標的股票相同的歐式權證合約,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標的股票在短期的權證期滿之後及長期權證期滿之前派息。一般而言,股價在除權後將下調。股票價格下跌將會降低認購權證的價值,但增加認沽權證的價值。如果標的股票派發股息,則在除息日有關的認購權證價值會下降,而認沽權證價值將會上升。

權證,像期權一樣,是給予持有人的能夠按照特定的價格在特定的時間內購買一定數量該上市公司普通股票的選擇權憑證,簡稱權證。它是一種權利而不是義務,它與期權的區別是期權由證券交易所發行而權證由上市公司發行。上市公司常常把權證作為新股配售的一部分,用權證來吸引投資者認購新股。如果權證標的股票的價值能隨時間增加,那麼權證也能增強股東的信心。

相對於股票,投資權證主要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確定投資的最大風險,在標的股票下跌時,權證持有人的最大損失限定為投資權證的全部成本;第二大好處是可以利用權證的高杠杆性,在股票上漲時,充分享受股票上漲的收益。

與股票相比,權證是一種風險較高的金融產品,投資者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麵的風險:

(1)權證到期價值為零的時效性風險。權證是有一定期限的,持有者應及時在到期日或此之前對價內證行權,因為期滿後權證就沒有任何價值了。

(2)權證交易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由於權證是一種高杠杆性的產品,其價格隻占標的證券價格的較小比例,可能出現權證價格劇烈波動的情況。例如,某日權證的收盤價是2元,標的股票的收盤價是10元。第二天,標的股票大跌至跌停價9元,如果權證也跌停,按規定,T日權證的跌停價格為2-(10-9)125%=0.75元。可以看到一天內標的股票下跌10%,而權證下跌62.5%,跌幅比股票大得多。當然,另一方麵,權證上漲時的幅度也可能比股票大。

(3)權證持有人到期無法行權的履約風險。權證實質是發行人和持有人之間的一種合同關係。雖然交易所對權證發行規定了一定的條件,但發行人在到期日還是可能因各種原因而無法向權證持有人給付約定的證券或現金。這種情況屬於發行人的違約,權證持有人可以根據權證發行說明書和上市公告書的約定,追究權證發行人的違約責任。

法國興業證券(香港)衍生工具部董事李錦認為:“權證投資的基本因素是看正股的走勢,而不是看權證本身的技術走勢。權證不是像股票一樣可以長線放著的投資產品,而是需要觀察和盯盤的,以及關注權證的到期日、行權價等。影響權證價格的因素包括正股的價格、剩餘的期限、利率、股息等。”該證券公司副總裁陳立言指出:“如果剩餘期限增加,那麼無論認購還是認沽權證的價格都會上漲;利率的上升會導致認購權證價格上升、股息的增加導致認購權證價格下跌,而認沽權證的情況剛好相反,所投資的權證剩餘期限不宜太短。”

由於權證是金融期貨中風險較高的一種投資,因此對於那些一般的散戶投資者並不建議其選擇這樣的權證。要知道經濟學中的“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適用於任何一種期貨投資,雖然從一定意義上講,權證可以讓持有人有選擇性地從發行人那裏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標的股票的權證,但正如權證不同的執行方式一樣,所有的給予持有人這種選擇的權證總會有一個特定的到期日,當它到期後將如食品到期後一樣再無實效。

權證是有價值可轉讓的,而且對其進行中長期的投資會更有吸引力。權證是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工具,是一種對市場投機者和對衝者都很有吸引力的投資品種。由於高度透明,權證也是私人投資者可行的投資工具。這是因為投資權證的成本相對來說要低,為了擁有大量股票而進行的初始投資實際上是很小的。正因為它具有高度透明性,因而持有人可以花錢為自己購買一個股票選擇權,而認股價(執行價)是發行人在發行權證時訂下的價格,權證持有人在行使權利時以此價格向發行人認購或出售標的股票。認股價支付的時候,一定數目標的股票的所有權也在權證發行人和持有人之間發生了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