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穿雲寨(1 / 2)

這書生如何上路暫且不提,先說前路上的一處山寨。

這莽蕩山東南西北方向綿延八百餘裏,阻隔南北交通,南人北往,北人南來,皆要穿過這山脈。故而山中多盜賊強盜,以劫掠過路官商行人為生。凡經過此山的人多有遭逢不幸,也有一些人雖然臨逢大難卻又趁亂而生還的,多有不忿,一起告至官府。官府被逼無奈,隻好派出官兵前去征剿,寇匪聞官兵到則避之深山,故雖屢剿但多無功而返。緣由之一就是因這山路狹隘難行,官兵行進困難,未到山下消息卻早已傳遍各處山寨,是以官兵進山尋不到盜賊。官府甚為煩惱。

那官府中多有智能之士,有人向上獻策:選一平坦且連接南北的路徑,鑿山開路,泄水搭橋,修一條南北大道,派官兵駐守,又下令命鄉人都由此大道南來北往,不出數年,匪患因尋不到可搶劫的行人,無以為生,自然散去,這樣以來,強盜匪寇可不攻自破。此乃是釜底抽薪之計。

此計甚妙,官府遵而行之,不出二年時光,就貫通莽蕩山南北峽穀,修出一條寬闊官道。真是一條好大道:勢如遊龍身嬌健,平如明鏡映天光,峰遠山低無樹林,花茂草密有行人,不是神工下凡開此路,人間哪有南北這通渠?

南北來往的百姓富賈無不稱讚官府盛德,不再去走山中羊腸小道。果不其然,三年之後山中盜匪沒了生計,都做鳥獸散,真正呈現出來一片太平景色。

這官道行人漸多,盜匪沒有了生意,也十分苦惱,其中有人獻策,要破官府的這個釜底抽薪,於是派出幾個精明能幹的小嘍囉進入城裏,到處亂說:這麼一條好道路竟白白送於眾人行走,可笑可笑。若是設一關卡,收取少許費用,豈不更好?此乃離間之計也。

這話兒傳開,竟也就變成官府要收過路費。一時間民情動搖,官民生隙。那官府本也是人坐的,想道:我辛苦開鑿惡山惡水,修了這南北大道,反道有人不滿,埋怨於我。既然如此,収些過路費也在情理之中,竟也不能白白修了這道路。於是官府在大道南北兩頭各設一關卡,凡過路者都收三個銅板,後又見此法獲利甚多且又易行,又將費用增至每人十個銅板。民間百姓多有貧窮者,無錢不能由此路過,又漸漸尋了往日舊路,崎嶇行走。因此,山中一些小道也沒有被荒廢。由此山中盜匪死而不僵。

離此大道往東十裏,有一座山峰,名叫"穿雲峰"。這座山峰拔群而出,猶若一支箭頭,底大頭小,貫入雲端,四季雖然變幻無常,它卻終年被雲霧纏繞,奇特異常。山峰東西北三麵都是懸崖峭壁,光滑異常。隻有南麵連接群山,有一條山路蜿蜒而上,直達峰頂。

峰頂之上有一座山寨,依山峰地勢而建,隨山峰的名字喚作"穿雲寨"。寨中有大小嘍羅數百人,為首的叫"王大錘",因他善使一柄鐵錘,勇猛非常,所以才這般叫他。

王大錘原藉來夷水,距此莽蕩山總共二千四百裏地。他本是當地的一名鐵匠,精於冶煉,他獨身未娶,平日裏憨厚少語,關愛老幼貪苦,但天生一副嫉惡如仇的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