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三殺老功臣(2 / 2)

劉基以張良自命,朱元璋也的確將他視為自己的“張良”。如果就智謀而論,劉基不比張良遜色,但是,他缺乏張良功成身退的勇氣與遠見,他還想為新建的王朝盡忠效力。可是,朱元璋已經不需要他了,就在朱元璋登上了帝位半年多以後,便將他打發回到浙江青田的老家,此後處處對他加以防範和偵察,最後還是利用他和丞相胡惟庸的矛盾,借胡惟庸之手將他毒死,這距大明王朝的建立剛剛十年。

李善長、劉基相繼除掉後,朱元璋把矛頭直指最後一位功臣——徐達。徐達,被視為朱元璋的“韓信”。徐達不但戰功卓絕,而且品德高尚。平時,他與士卒同甘共苦,打起仗來,衝鋒在前。他不貪財、不貪色,沉穩大度,少言寡語,一心一意為朱元璋效命,對軍中朝中大事,從來也不說長道短,更不參與大臣之中的派係之爭。像這樣的大功臣,想找一個殺害的借口都不好找,但朱元璋依然不放過他。

公元1385年,一輩子鞍馬勞頓的徐達背上長了膿瘡,這也是由於他常年衣不解甲,皮膚磨破,汗水浸漬所致,隻要熬藥調養,並非不難好。可當朱元璋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卻命令正駐防邊關的徐達立刻回南京就醫。可是,徐達不能不遵旨,待回到南京後,病更加重了。

據說得了這種背瘡的人,最怕吃蒸鵝,一吃蒸鵝必死。可朱元璋偏偏賜給徐達一隻蒸鵝,並命他立刻吃下。徐達知道,這是皇帝對自己在下毒手,可他不能不吃,否則會給家人帶來更大的災難。於是他含淚謝恩,食鵝而死。朱元璋就以這樣卑劣的手段,最後殺害了他的童年夥伴。

手段點撥:

李善長、劉基、徐達已經屈死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這正是“狡兔死,良弓藏,走狗烹”的曆史應證。朱元璋為了他朱氏的江山能千秋萬代地傳下去,曾屢次不擇手段除掉有功之臣。一殺李善長時,朱元璋先封他為開國第一丞相,又將自己的大女兒臨安公主下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拉攏、穩定他,然後再出其不意以李善長是“胡惟庸一黨”的罪名,將其逮捕入獄。二殺劉基時,朱元璋則采取了借刀殺人的手段,利用劉基和丞相胡惟庸的矛盾,借胡惟庸之手將其毒死。三殺徐達,朱元璋則使用卑劣之手段,明知徐達生了背瘡最怕吃蒸鵝,並且一吃蒸鵝必死,可朱元璋偏偏賜給徐達一隻蒸鵝,並命他立刻吃下,最後以卑劣的手段殺害了這個童年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