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1 / 2)

了。我東方家雖人脈不豐,卻也不辱先祖名望。宣咎兒進宮來吧。”

東方泰情知不好,卻也說不得什麼,隻好眼睜睜看著內侍官疾步奔出殿外,急宣齊王世子東方咎去了。

不多時,咎身著錦袍朝靴,束了纓冠,急匆匆進殿而來。白淨細致的麵容因為快馬疾奔而湧上了一層漲紅。

“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俯身跪在朝堂,咎納頭便拜。

一旁站著的自早朝始便沉默不言的哲太子望向幼弟單薄的身子,心下是大大的不忍。

“平身吧。”

“謝皇上。”咎站起來,卻仍躬身低頭。

“咎兒可知道,朕叫你來,是為何事嗎?”

“稟皇伯,咎兒不知。”

“嗬嗬。你已年滿十四,當是封爵的年紀了。”

“咎愚鈍,怕有負皇伯偏愛。”

“朕已經決定了,你父子就不必過謙推辭。張禾,擬旨。”

“喳。”

“今封齊王世子東方咎為致遠侯,加封天騎都尉,襲二品爵,世子位續。他日若有功名,再行封賞。”

齊王和咎一起拜下去,“謝皇上聖恩。”

東方泰的臉上,已經是灰敗之色。

“免禮吧。咎兒,前日聽你說軍國大事,頭頭是道,伯父很是欣慰。東方子孫承襲這東榿一國,是當殫精竭慮,才不負祖先厚望啊。”東方平話音一轉,才切入了正題。

“咎一定追隨太子,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好!那麼,朕派你去北疆軍營,學排兵布陣,習得些弓馬功夫來,日後若你王父當年,縱橫沙場,如何啊?”

東方咎聞此言,抬頭望向龍椅上的東方平。眼神平和,卻透著狠決,不容反抗。

少年行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搶出一篇更新來了!

這可是我最喜歡的文,怎麼能在這麼重要的日子不更新?

兩三章以內不會有天曦出現了,需要鋪墊一些情節,順便讓一些人物出場。所以可以過個把月以後來一起看,其實我也覺得還是有主角對手戲比較好看,不過總要交待清楚前提才好。

耐心些噢。

再強調一遍,這可是我最喜歡的文,我一定要寫出來!“皇上,這怕是不妥。”

誰都沒有料到,第一個出言異議的,竟然是元帥竇毅。

東方平眯了眯眼,問道:

“有何不妥?為何不妥啊?”

“北疆窮山惡水,不見人煙,終年酷寒,雪凍千裏。軍中強健將士去得三年回來尚是憔悴,何況世子嬌弱身子?倘若有何閃失,那我東榿其不痛惜?”

“就是因為皇侄自幼嬌養,朕才送他去磨煉筋骨。不然,終是暖室花草,難成大材。”

“皇上,先皇當日托孤,囑我凡皇室子孫,不論為帝為王,都要詳加看顧。實是因皇家血脈稀薄。如今,聖上與齊王已過天命,唯餘哲太子與世子咎二人。細致嗬護尚且不及,哪有送去試險的理?”因為激動,老帥的胡子都在微微抖動。

竇毅承東方家兩世恩澤,清正耿直,忠心不二。他心裏隻有東榿國強盛和東方家興旺這兩件事重要。三十五年前更是把自己的女兒嫁與齊王為妻。雖然咎並非竇妃所生,但總有祖孫之名。此刻情勢,滿朝文武也隻有他能為咎辯上一言。

“哼!”東方平暗忖,若你知道這個新封致遠侯前日還在算計要分你的兵權,怕是不會這麼護著他了。

“我東方子孫豈是嬌生慣養,貪生怕死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這些,竇元帥不會不知吧?”

“曆練成材自是要,可是,京中禦林軍,益州、峽州兩處軍營,皆可培養世子成材,為何偏要送去北疆那不毛之地?”

“誒——,老將軍此言差矣。”慣於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左丞相孫長權見東方平臉色不快,緊步站出來,幫著說話。“北疆雖氣候險惡,卻是兵家重地。皇上送世子去盧興堡,正是托付重任與他。來日與太子文武合一,方能振興東榿啊。”

“若世子有何差池,該如何?”

“胡將軍向來謹慎細密,有他照應,自是妥當。何況盧興堡軍民若是知道世子爺駕臨,定是奉若神明,詳加照看,豈有差池之虞?”

一直沉默不言的咎轉身對竇將軍揖了一揖,

“謝謝外公為咎著想。咎已經長大成人,該是闖蕩天下的時候了。外公放心,咎定會學好兵法,嫻熟弓馬,平安康健的歸來的。”

說著,轉身跪下,對著東方平奏道:

“皇上,臣願往盧興堡駐邊。定不負聖恩,為東榿效一己之力。”

“好!不愧為我東方子孫!且去準備行裝,十日後,朕親自送你與胡將軍上路!”

“謝主隆恩。”咎又拜下去。

他身後,齊王泰和哲太子兩雙擔憂的眼睛看著,各有滋味在心裏。

而齊王府裏,小路子哭得已是梨花帶雨。

“說得那麼好聽!既然盧興堡那麼好,他怎麼不叫太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