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2 / 2)

屠狗翁望著他的背影,忽而喃喃道:“年輕人就是衝動,你難道認識去‘擁翠山莊’的路嗎?”

劍陣。

古有武當七星陣,相傳將威力發揮到極致,可困住千軍萬馬。

但卻從來沒有人能將那些凝聚了先人智慧的劍陣發揮出如此威力,因為劍陣需要個人的實力與眾人的配合相輔相成,布陣之人難尋,是因為絕代高手易尋,但想要找到同時代的多位登峰造極的高手齊心協力,卻難比登天。

李觀魚覽盡古往今來的名家之作後創出的陣法,六位與帥一帆同樣修為的劍客一起催動劍陣,誰人入陣後能有萬分之一的生存機會?

奇跡並非經常出現,也沒有一次會是出於偶然。

就如同帥一帆在比試之後,對這位後輩讚譽有加,才飄然遠去,使得頂替之人無論是柳無眉還是李玉函,都難以將劍陣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就如同楚留香對於當世的用劍高手略知根底,才會在細心觀察之下,從黑布蒙麵的五人之中,認出了慣使鴛鴦雙劍的淩飛閣。

#思#兔#在#線#閱#讀#

事後不過是輕描淡寫的數語,卻怎能說盡劍陣催動的片刻之中的驚險,若非依仗天下無雙的身法與對於武學的判斷力,也絕無可能躲過重重殺機、堅持到一舉破陣的那一瞬間。

也隻有他明白,這生與死的距離,究竟有多麼的微乎其微。不知有過多少次,他是在死地求生,險中求勝,他生性甘於冒險,才造就了他在江湖上無數瑰麗的傳奇,但即使是知他最深的朋友,事後聽他談及當時的情景之時,卻也忍不住後怕不已。

而楚留香自己呢,當昔日重現之時,當冰寒的劍氣迎麵而來,當死亡之光在他脖頸間帶起戰栗之時,他心中在想什麼?

後悔嗎?舉世無雙的劍陣都被他片刻間破去,卻隻為不肯傷及要取他性命之人而受困待死。

在入陣之前,楚留香出其不意地奪下了柳無眉手中長劍,卻讓人絕難想象地始終以手指捏住劍尖的姿勢來應戰,無人能想通他的用意。直到他利用淩飛閣被習慣支配的本能,下意識地接過了他遞上的長劍,使得這個計算得精確無比的劍陣,因為這柄多出的劍而受阻了刹那,隻需一刹那,楚留香已然製住了劍陣中最弱的李玉函。

所有人都沉默地立於當地,想象不到他會以如此不可思議的方式破陣。而李玉函的性命已拿捏在他的手中,天下傳言未嚐一敗的楚留香,似乎也奇跡般地再一次成為了勝者。

楚留香從來不是聽天由命之人,他跟著柳無眉走入死地之時,也絕非是深信結局會如同昔日一樣,此行終是有驚無險。所以有些錯誤他絕不會再犯,就在他右手以李玉函掌中之劍架住黑衣人長劍之時,他的左手也已製住了李玉函的穴道。

然而出人意料的變故卻再次發生了,即使是楚留香也難以料到,擁翠山莊的少莊主平生最精通的不是家傳的劍法,而是各家點穴解穴的手法,楚留香的點穴手法雖然也有獨到之處,但他並無傷人之意,匆忙之間下手並不重,卻被李玉函拚著內傷在一瞬間解開了。更讓人難以想象的事,他竟一頭撞向楚留香手中的長劍。

楚留香知道他愛妻如命,卻也不曾料到他竟如此不顧生死。而圍觀的其他人卻以為李家男兒血性如此,寧可拚將一死也不願成為他人手中的人質。

楚留香的本意不過是想讓其餘五人看到李玉函受製,因為關心情切而停下劍陣。他的破解之法隻可以阻攔劍陣一瞬,這縫隙卻頃刻間就會被彌補,但劍陣一旦停下,卻不是瞬時就能立刻發動的。楚留香的輕功天下無雙,他若要走,也再無人能攔下。

然而此時他卻不得不先撤劍,手中長劍方才脫手,李玉函已在撞上來的同時手足並用地攻向他。

時光倒流,與當年一樣,楚留香因為不忍傷及李玉函性命,終究反為他所製。

就如同人的一生中不可能踏進兩條完全相同的河流,但河流終是奔騰入海,流向一樣的結局。

楚留香心中想明白這點時,他胸`前的要穴被製動彈不得,比當初還要沒有抵抗之力。李玉函不是他,不可能給他喘熄的機會,楚留香很清楚這一點,但還是做了與當初一樣的選擇。生命可貴,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都是一樣。

即使以他自己的性命為代價,他仍不願違背不傷人命的原則。

這個原則,也許在江湖中人看來是如此的可笑,但卻是他一生所堅持的。

在他看來,自相殘殺、相互算計,本就是人類做的最愚蠢之事。動物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但人之所以生而為人,就是因為除了本能之外,還能堅持一些看起來很傻的原則。如同舍生取義,慨然赴死,這並非愚笨,而是一種源自信念而生的無畏的勇氣。

縱然被世人輕忽,也如同末世微光,理想與信念長存,終將照耀人間。

在他撤劍受製於人之時,楚留香已清楚地知道,這一次沒有胡鐵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