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超一直抿著嘴不說話。他就知道李麗潔今天突然出現在家裏不會是什麼好事,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災難竟然降臨到自己身上來了。

==

而此時最頭疼的卻是汪洋。

他明知李麗潔說的每句話都對,句句都在理,可他偏偏就是不願意麵對這個事實。

汪洋隻是一位高中老師而已,平時的工資並不高,一個月下來僅僅能夠一家三口吃喝的。兩個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方麵自然不能短缺,隔三差五的還要吃點好吃的,逢年過節又要增添衣物,一筆筆下來都是錢,時時刻刻都提醒著他需要把一個銅板掰成兩個花。

可這些真要算起來,汪洋掏錢的地方都是小錢。李麗潔多年來不怎麼回家,衣食住行也不用汪洋操心,看看現在她身上的穿著,就不是汪洋能供得起的。而汪錦雙那個鋼琴課程一直都是李麗潔在聯係,據他所知,僅僅是一周上一次課的頻率,一個月下來所交的學費就頂上汪洋這個月的工資了,這還是一年前的價格,寒暑假還需要另算。

從這方麵來說,汪洋養不起李麗潔汪錦雙母女兩人。更別說家裏的水電暖等費用,都是直接從李麗潔的賬上劃走的,因為這棟房子就是李麗潔買的,也可以說,近幾年來,雖然李麗潔回家的次數不多,可也確實是她在養著這父子三人。

經濟上麵的壓迫不得不讓汪洋低頭,可就這樣認輸了汪洋又不甘心。

一個大男人連孩子都養活不起,去上個學還要挑挑揀揀的,這還是一個男人應有的姿態嗎?

==

汪洋咬咬牙,說道:“汪超的學費不用你操心,我來想辦法。”

“哼。”李麗潔輕哼一聲,也不表態,不過她顯然不相信汪洋能在短時間內能籌到錢。

午飯也沒有吃,李麗潔拿著包就走人了。汪錦雙跟著母親一起走了,下午有鋼琴課,暑假來臨,她的鋼琴課由原來的每周一次變成了每周兩次,而每次帶她去上鋼琴課的都是李麗潔。

汪洋隨便扒了幾口飯,強製著自己又多吃了兩口菜,這才對汪超說道,“爸爸下午還有事,汪超自己一個人在家行嗎?”

汪超麵前的碗筷一直沒有動過,他轉頭回道:“爸爸不用擔心,以前放假的時候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在家的。”

汪洋這才反應過來,是啊,他這是在想什麼?難道被李麗潔的話刺激到了嗎?

“那你好好在家呆著,爸爸下班之後就回來。”汪洋想安撫一下汪超,可話到嘴邊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說完之後又覺得自己的有點過分了,想把話圓回來,就又說道,“爸爸這幾天會比較忙,沒有時間陪你,等高考結束之後,帶你出去玩玩。”

汪超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

汪洋吃過午飯之後就出門了,家裏隻剩下汪超一個人。

這頓午飯汪超並沒有吃多少,汪洋出門之前還囑咐他一定要記得吃午飯,說不定晚飯也要他一個人吃,汪超口頭上答應了,在汪洋一出門後就把這事忘得差不多了。

明明是做的是四人份的午飯,可隻有汪洋一個人吃了,將幾盤剩菜放到冰箱裏,汪超在水池裏洗著僅有的幾個盤子。

細細流淌的水柱穿過手指間的縫隙,汪超單手捧起一把水,在水中幻想著紙幣的樣子。

==

錢,這個他之前從未重視過的東西,此時第一次向他敲響了警鍾。

是的,在汪超看來,錢就是個東西罷了。一個可以用來“換吃換喝”的東西。

在汪超八歲之前的流浪日子中,他並沒有對金錢有多少理解,每天知道自己活著的目的就是能找到吃的不至於餓死自己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知。跟著汪洋來到汪家,上學之後一切事情又不需要他操心,雖說買早飯買菜這種事情一直是汪超在做,可這些錢都是汪洋給他的,夠用就行,汪超也沒有為這個問題頭疼過。

==

這一天,汪超意識到自己現在突然麵對金錢緊缺的情況,他不知該如何應對。

是的,他需要錢。但是短時間內他無法賺錢。

而他所知道的賺錢的方法有限,別說是來錢快的方法,就是他現在這個年紀能做的也沒有,一個也沒有。他一個剛剛十二歲的孩子,就是去打工別人都不要他,他又能去哪裏賺錢?

仿佛是進入了死循環,汪超圍著這麼一個小圈子繞啊繞,繞了大半天依舊想不出可以解放自己的良方。

這也是汪超第一次懵懂地觸摸到所謂的三觀。

作者有話要說:  #都是為你好#有一種傷害叫做“都是為了你好”,《今夜80後脫口秀》,2013年7月14日。

☆、那一年,他十二歲

那一年,他十二歲

這一年的夏天,李麗潔不知是怎麼的了,動不動就往汪家跑。

李麗潔已經好久不出現在汪家了,汪超一時之間竟然會不習慣。可再怎麼說這都是李麗潔的家,他沒有任何理由嫌棄她,也沒有權利嫌棄她,他以什麼身份嫌棄?所以每次李麗潔過來的時候,除了做飯幹家務等時間,汪超一定躲得遠遠的,不會出現在她的麵前,任由她一個人在客廳摳電視遙控器也不會在她麵前沒事找事地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