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夏在四兄弟裏最為低調,可他的檄筆卻是四筆之中最為強悍的一管,試問誰能夠一口氣接下五百多枚可以自由操控的炸彈?更何況,還有「天涯若比鄰」的滕王閣封鎖了全部的空間移動,想不死都難。

「二哥也真給麵子,難得見他一口氣把整篇檄文都念完。」

諸葛秋從虛空中探出頭來,笑嘻嘻地說道,隨即他的身軀和長槍從一道空間縫隙中慢慢鑽出來。他剛才靠著諸葛春的能力躲藏在空間之中,伺機要給羅中夏致命一擊。雖然邊塞槍終究不敵青蓮筆,但他成功把對手困在滕王閣內,也算是大功一件。

「青蓮筆畢竟是管城七侯之一,對先賢我們還是要保持尊敬的。」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諸葛春說是那麼說,可嘴角還是流露出一絲抑製不住的笑意。堂堂的青蓮筆都被他們四兄弟聯手滅掉,這可是多麼值得誇耀的榮譽。他們四個人都是筆靈寄身,一直被家裏那些神會的筆塚吏看不起,若不是費老一力維護,他們四個恐怕在家裏就是二等公民。這一次,他倒想看看那些人還有什麼話說。他們四個是第一批突入了藏筆洞的,是第一批幹掉了青蓮筆的,而且是第一批擒獲了韋家族長的。

諸葛秋此時身體已經完全從空間縫隙中走了出來,隻剩下半截長槍還留在裏麵。他輕鬆地一抖手腕,想要把筆靈帶出來,卻覺得手頭一沉。諸葛秋不在意,隻是往手腕加了些力道,可長槍卻不動,仿佛另外一端被什麼東西死死鉤住一樣。

「有古怪……」諸葛秋嘟囔道,卻也沒太放在心上。他運起全力,雙手握住槍杆奮力往外一拽。這一次整杆長槍都被拽出裂隙了,可長槍的槍頭上,還掛著一個古怪的鉤子。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一個清秀的聲音從縫隙裏傳了出來,那鉤子聽到這聲音,把長槍勾得更加緊密。諸葛秋拽了幾拽,竟再也拽不動了。

一隻手扶住了空間縫隙的邊緣,兩條腿從容跨出,勝似閑庭信步,聲音再度響起:「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最後那「鉤連」二字,被咬得十分清晰。

羅中夏手裏握著鉤子的另外一端,從裂隙中悠然出現。於是,就出現了這麼一番古怪的場景:諸葛秋拽著長槍,長槍鉤住了鉤子,鉤子卻被羅中夏握在手裏。兩個人、一把長槍和一柄鐵鉤連綴成了一個整體。

諸葛春瞳孔陡然縮小,他「天涯若比鄰」的能力,是可以無視距離傳送一個整體——即是說,所有與被傳送者有物理接觸的,都會被算作一個整體被傳送出去。通過這種古怪的連接,羅中夏顯然和諸葛秋也算成了一個整體,當他把諸葛秋拽出空間裂隙的時候,羅中夏亦隨之而出。

「你,你怎麼能逃脫!?」諸葛春駭然問道。他明明看到羅中夏被困在滕王閣內,什麼時候又鉤住諸葛秋了呢?

羅中夏冷笑道:「多虧我運氣好,平時讀書讀得不少,要不然幾乎被你們給炸死了。」他得意地晃了晃腦袋:「愧在盧前,恥居王後。連我都知道這典故,你們不會忘了吧?」

全場登時一片寂靜。

當年「初唐四傑」這一說法剛剛提出來的時候,人多以「王楊盧駱」排座次。也是知名文人的張說與崔融曾經問楊炯對這個排名有什麼意見。楊炯的回答是:「愧在盧前,恥居王後」。意即我很慚愧排名比盧照鄰靠前,但是居然排在王勃之後,這讓我很不爽。

這一段公案,費老自然熟諳於胸,並悄悄作了調整,讓老二諸葛夏拿駱賓王的筆,讓老三諸葛秋拿楊炯的筆,而讓老四諸葛冬拿盧照鄰的,以便最大程度消弭這一個無可避免的天然缺陷。可缺陷始終是缺陷,四兄弟可以變成鐵板一塊,而這四枝筆靈的裂隙,卻是無可彌補。

按說這段故事很生僻,少有人知。偏偏羅中夏最喜歡八卦,在鞠式耕那裏受特訓的時候,他對品詩鑒詞什麼的一直興趣缺缺,對這些文人之間的齟齬八卦卻大有熱情。剛才在滕王閣內,羅中夏看到楊炯的長槍,又想到王勃的滕王閣序,一下子聯想起這個典故。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王勃與楊炯兩管筆靈之間,因為這排名的曆史問題,暴露出了一點點的不協調。縱然諸葛春和諸葛秋兩人心意相通,邊塞筆和滕王筆卻未必如此默契。羅中夏抓住機會,趁著邊塞筆欲撤、滕王閣未封的一瞬間空檔,將青蓮化出一條鐵鉤,鉤著邊塞筆鑽入空間裂隙,隻在騰王閣內留下數麵盾牌迷惑諸葛春。

諸葛夏拚盡全力轟出去的蒺藜,炸的隻是一棟空蕩蕩的騰王閣罷了。

韋家這邊長出了一口氣,諸葛四兄弟卻都是臉色鐵青。他們這一套戰法演練已久,還從未出過紕漏,想不到今天卻被人抓住了破綻。

羅中夏見他們四個的臉色僵硬,心頭大爽,右手一指,快意道:「你們玩夠了,那麼該我了吧!」青蓮筆勢一振,祭出了攻擊力最強的七律〈胡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