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個問題會擺到你的辦公桌上讓你解決。問題相當清楚。但不管你要衝向哪個方向,在此之前,請你確保自己正在解決的是正確的問題——也可能它並不是先前交給你的那個問題。
一位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問題處理專家告訴我,商業問題的解決是有機而複雜的,就跟醫學問題一樣。病人到醫生的辦公室說,自己有一點發燒。他會告訴醫生自己的症狀:嗓子痛、頭疼、鼻子堵塞。醫生不會馬上就相信病人的結論,她會翻開病曆,問一些探究性的問題,然後再做出自己的診斷。病人也許是發燒,也許是感冒了,還可能得了什麼更厲害的病,但醫生不會依靠病人自己對自己所進行的診斷。
事實上,客戶對自己的診斷往往並不比醫生的病人更強。有時候帶給我們的問題表達得極不清楚。我在公司進行第一項研究的時候,我們的團隊接受的任務是幫助紐約的一家投資銀行“提高贏利能力”,這就像是一個病人告訴醫生“我覺得不舒服”一樣,另一個例子是,我的一個團隊前去為一家製造業公司的分支機構評估擴張機會。經過幾個星期的資料收集和分析之後,這個團隊意識到,這個分支機構需要的不是擴張,而是關閉或賣掉。
搞清楚交給你的問題是不是真正的問題,惟一的辦法就是更深入地挖掘。收集事實,問問題,到處逛。一般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搞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對不對。
當你確信自己是在為一個錯誤的問題傷腦筋時,你會做些什麼?當醫生認為病人的輕微症狀掩蓋了某些更為嚴重的問題時,她會告訴自己的病人:“瓊斯先生,我可以治療你的頭疼,不過我認為這是某種更為嚴重的病情的症狀,我會做進一步的檢查。”按照同樣的方法,你應該去找你的客戶或者是你的老板(隻要是最開始要求你進行投入的人就行)告訴他:“你讓我去了解X問題,但真正對我們的業績有影響的是來自於對Y問題的解決。隻要你真想的話,我現在就可以解決X問題,不過我認為把精力放在Y上麵更符合我們的利益。”如果你有支持自己的資料,客戶既可以接受你的建議,也可以讓你繼續處理原來的問題,但是你已經盡到了根據客戶的最佳利益行事的責任。
優秀員工座右銘解決正確的問題和正確解決問題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