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說:“珍惜你們的人魚吧,以及,不要相信輪換調令上的任何說辭——‘溫暖的氣候’隻能帶來更多的鳥屎!”
被遺忘的忠告終於敲響了費倫和同事們心中的警鍾,船還未駛出辛格海的範圍,他們就有了返航的念頭。
“海爾曼,”一位同事不確定地問費倫,“你覺得我們現在告訴迪倫芙愛維爾海的金槍魚都死光了,他會改變目的地嗎?”
費倫沉默地看著他。
同事痛苦地抱住了頭:“為什麼我們會忘了埃爾羅伊的事?!”
船上的氣氛變得沉痛。大家不約而同來到船尾,看著對芙愛維爾海一無所知的小迪倫,忍不住勸說:“迪倫,我們從這裏改變方向,可以到維納爾海。”
“可是我們已經決定去有金槍魚的那片海了,不是嗎?”迪倫疑惑地用歌聲回應。
“維納爾也有金槍魚。”
“為什麼?”小人魚好奇地問,“為什麼突然改主意了?”
“因為芙愛維爾海已經有主人了。”費倫決定實話實說,“而且那裏的人魚不太歡迎外來者。”
人魚並不是刻意追求獨居的生物。在一些麵積很大的海域,如果食物充足,人魚並不介意自己多出位鄰居,有繁殖需求的人魚更是會主動前往其他異性的領地尋求伴侶。
在這樣的認識下,迪倫顯然不太理解研究員們的擔憂,他沒有轉變方向的意思,反而安慰起憂心忡忡的人類:“我們會好好相處的——隻要食物夠多。”
和緩的曲調充滿安撫人心的意味,隻是它的聽眾們並不能因此而放心。
5.
從辛格海到芙愛維爾海,即使途中不折往任何港口停靠,也需要航行將近二十天,而在並不希望盡快到達目的地的費倫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整個航程耗費的時間成功達到了一個半月——可惜的是,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裏,他們依然沒能說服小迪倫改變心意。
或許是當初那條巨大的金槍魚給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迪倫對芙愛維爾海的好感牢固而不可動搖。
最後,無可奈何的人類隻能放棄無用的勸說。
“想象中的事物總是美好的,也許讓他親眼見識一下芙愛維爾海——還有埃爾羅伊——他就會自己改主意了。”
懷抱著這樣的想法,費倫和同事們駛入了旅程的終點。
到達預定海域是在一個正午。
那天的天氣十分晴朗,溼潤的海風卷起熱烈的溫度,炫目的太陽高高掛在天幕中央。海麵粼粼的反光讓甲板上的人都帶上了墨鏡,暗下的視野裏,一座被烏雲籠罩的小島就在正前方。
“那是什麼?”同事指著人工島的方向——怪異的陰影在那裏流動,“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有著同樣糟糕預感的費倫沒有說話。他正感覺自己聽到了什麼——那聲音就夾在海風中,斷斷續續,忽高忽低,還在以固定的時間間隔重複。
“咦?”船的一側響起了驚訝的短音。
那是剛剛上浮到水麵的迪倫。海麵過強的反光讓他的眼睛難受地眯了起來,但比起潛回海中,他似乎更想要和費倫進行交流。
“前麵有你們的‘歌聲’,就在那座島上。”迪倫告訴自己的研究員。
“你們的‘歌聲’”,這是小迪倫對電腦模擬出的人魚語言的稱呼。他想表達的意思很明確:前麵的人工島上有人正在播放模擬人魚語言的音頻。
人工島的作用,以及島上研究員的基本工作,在辛格海的時候費倫就向迪倫解釋過。看到小人魚詫異不解的表情,費倫微笑起來:“這裏研究員的工作和我們在辛格海時是一樣的……”